diff --git a/SUMMARY.md b/SUMMARY.md index 46f8fe15fd0585c76f31159462f3458d1dcf7479..1bffb3a742eb27fd4a537e80f7fe86990c763508 100644 --- a/SUMMARY.md +++ b/SUMMARY.md @@ -5,8 +5,10 @@ * [云原生场景](./cloud_native/README.md) * [一云多芯硬件生态](./multi_arch/README.md) * [Intel SPR平台支持](./multi_arch/intel_spr_support.md) + * [开源硬件 RISC-V 支持](./multi_arch/riscv.md) * [运维与性能](./devops_perf/README.md) * [软硬件协同](./sw_hw_codesign/README.md) + * [面向芯片研发和验证的操作系统 SiliconFastOS](./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md) * [安全可信](./security_trust/README.md) * [编程语言](./lang_runtime/README.md) * [社区基础设施](./dev_infra/README.md) diff --git a/materials/imgs/multi_arch/riscv/riscv_overview.png b/materials/imgs/multi_arch/riscv/riscv_overview.png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c49720e26cdb5201ad520e6e4b8444715b04209 Binary files /dev/null and b/materials/imgs/multi_arch/riscv/riscv_overview.png differ diff --git a/materials/imgs/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siliconfastos_overview.png b/materials/imgs/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siliconfastos_overview.png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ebd917dd45f65193e1a39b9b1880ada0656148 Binary files /dev/null and b/materials/imgs/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siliconfastos_overview.png differ diff --git a/multi_arch/riscv.md b/multi_arch/riscv.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318c40ff38a330076fa818021d5c28613ddcf0e --- /dev/null +++ b/multi_arch/riscv.md @@ -0,0 +1,19 @@ +# 开源硬件 RISC-V 支持 +tags: 一云多芯硬件生态, Anolis8 + +## 背景介绍 +RISC-V 是一套开源指令集为拥抱更加开放的芯片生态,指令集标准和扩展标准采用全球共享共治的模式,于 Arm 和 x86 有很大不同,因此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再未来有着很大应用潜力。龙蜥社区正式成立了 RISC-V ARCH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全面兼容并促进 RISC-V 生态发展。 + +## 关键技术 +龙蜥社区 RISC-V SIG 秉承 RISC-V 共享共治的模式,与 PTG、中科院软件所 PLCT 实验室、统信等高校和公司共同建设龙蜥社区 RISC-V 软硬件生态。 + +![Anolis RISC-V 生态](../materials/imgs/multi_arch/riscv/riscv_overview.png) + +龙蜥操作系统 5.10 内核全面支持 RISC-V 指令集,在 arch、mem、ftd、GPU、VPU 等内核子系统方面合入补丁 70+。在 BaseOS 方面,龙蜥社区完成了 3000+ 个软件包在 RISC-V 架构上的适配,极大的丰富了 RISC-V 软件包的生态。在桌面镜像方面,龙蜥社区提供了基于 XFACE 的桌面镜像,并全面支持 RISC-V 架构。再生产力应用方面,支持了 JAVA、Python、NodeJS 等主流语言。 + +除此之外,龙蜥社区还完成了 Alibaba Dragonwell、Alibaba Node、APython 等云上应用,以及 LibreOffice、Firefox、Open-Rocket 等办公套件,和 NCNN 等 AI 应用在 RISC-V 架构上的适配。帮助 RISC-V 在桌面和数据中心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 +目前,龙蜥社区已经联合平头哥、统信软件、中科院软件所 PLCT 实验室共同打造了围绕 RISC-V 芯片、OS 和生态应用的软硬件全栈平台,帮助 RISC-V 架构继续在嵌入式领域发光发热,并逐步迈入桌面和数据中心领域。 + +## 应用场景 +目前,龙蜥社区提供的 RISC-V Anolis 已经支持平头哥高性能 RISC-V平台:曳影 1520,能够在曳影 1520 上流畅运行 Anolis 桌面环境,在此之上还能运行 LibreOffice、Firefox、Droganwell、NCNN 等生产力软件和云上应用。Anolis 提供的 GPU、VPU 等驱动能够完美释放曳影 1520 在音视频领域的硬件潜能。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md b/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d49e6bf740590860fbb521304506aa39f895ab1 --- /dev/null +++ b/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md @@ -0,0 +1,22 @@ +# 面向芯片研发和验证的操作系统SiliconFastOS +tags: 软硬件协同, Anolis23 + +## 背景介绍 +随着 ARM 和 RISC-V 芯片研发的大爆发,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制造厂商甚至是云厂商都开始参与到芯片领域中来。面对芯片使用者尤其是处理器芯片与日俱增的需求,且芯片研发研发和流片成本高,芯片制造厂商必须要提高芯片质量,并缩短芯片研发周期,迅速对市场作出反应,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借着ARM和RISC-V架构更加开放的生态,业界陆续提出了了芯片敏捷开发方案。 + +## 技术方案 +芯片验证时,软件运行在 FPGA 平台上。具有运行速度慢、硬件变化快且没有 ROM 等特点。造成了在基于 OS 的芯片验证过程中OS启动速度慢、命令行工具不够丰富、却少芯片验证环境、灵活性差和使用成本高等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龙蜥社区开发了芯片验证操作系统 SiliconFastOS。SiliconFastOS 具有 OS 启动加速、丰富的命令行工具、原生验证环境、灵活的配置手段和开箱即用等特点,可以帮助提高芯片验证效率,缩短芯片研发周期。 + +![SiliconFastOS Overview](../materials/imgs/sw_hw_codesign/siliconfastos/siliconfastos_overview.png) + +1. 最小化 rootfs,SiliconFastOS 尽可能去掉在开发过程中不会使用到的命令,从而减少内核解压 rootfs 和创建页表的时间。此外,SiliconFastOS 内建 build system,支持使用者选择单个软件包中的单个命令来构建最终的 rootfs,可以在尽可能减小 rootfs 大小的前提下,提供丰富的命令行工具,兼顾启动速度和 rootfs 镜像大小。 +2. 裁剪内核。SiliconFastOS 去掉了在芯片验证阶段不会使用的内核驱动,裁剪内核镜像的大小。SiliconFastOS 还使用了 PCIe delay 等方式进一步缩短OS。 +3. 原生芯片验证环境。SiliconFastOS 内部提供了轻量级内核异步单元测试框架 Munit,帮助开发,管理、运行大量的内核单元测试用例。还提供了芯片验证测试框架 Bee,可以和 Munit 搭配使用,同时管理内核和用户态的测试用例。此外,还包含了丰富的芯片验证工具集,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和修复软硬件bug。 +4. 一键编译,开箱即用。SiliconFastOS 内部使用 Kbuild 搭建,和 linux 内核一脉相承,开发者可以快速上手,利用Kbuild灵活配置 rootfs 软件包和内核,一键生成最终 OS 镜像。 + +## 技术优势 +基于OS的端到端芯片验证系统 +传统的基于固件和硬件的芯片验证方案在芯片级仿真、调试、硬件固件交互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但随着软硬件融合程度加深,需要更多的端到端验证方案来验证硬件设计对上层应用的影响。相比于固件和硬件方案,基于 OS 的芯片验证系统在灵活性、软硬件协同、对端到端真实场景的模拟、还有工具生态丰富度上面都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SiliconFastOS 还提供了 Bee + Munit 组成的原生芯片验证环境,帮助使用者开发,管理和运行大量的端到端测试用例。使用SiliconFastOS + Bee + Munit的组合方案,可以帮助芯片在流片前评估硬件设计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各种软硬件协同设计、硬件加速器和异构硬件设计的流片风险。 + +## 应用场景 +SliconFastOS(开源链接:alibaba/SiliconFastOS (github.com),在倚天710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作为端到端的验证系统与硬件验证协同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倚天710的研发效率。SliconFastOS作为通用的芯片验证系统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提高芯片验证的研发效率,目前也支持了 RISC-V 架构,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架构的芯片验证平台(如:仿真,FPGA )中使用。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