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html/stept3/web\345\211\215\347\253\257\347\254\224\350\256\260.md" "b/html/stept3/web\345\211\215\347\253\257\347\254\224\350\256\260.md"
index b36ae9773e7490c34271fe89cad7520e21918615..219234c6d062bc6debfa656fab361544ee0ee98f 100644
--- "a/html/stept3/web\345\211\215\347\253\257\347\254\224\350\256\260.md"
+++ "b/html/stept3/web\345\211\215\347\253\257\347\254\224\350\256\260.md"
@@ -315,7 +315,7 @@ css常用属性
差别1:本质的差别:link属于XHTML标签,而@import完全是CSS提供的一种方式。
差别2:加载顺序的差别:当一个页面被加载的时候(就是被浏览者浏览的时候),link引用的CSS会同时被加载,而@import引用的CSS会等到页面全部被下载完再被加载。所以有时候浏览@import加载CSS的页面时开始会没有样式(就是闪烁),网速慢的时候还挺明显。
差别3:兼容性的差别:@import是CSS2.1提出的,所以老的浏览器不支持,@import只有在IE5以上的才能识别,而link标签无此问题。
- 差别4:使用dom(document o 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 )控制样式时的差别:当使用javascript控制dom去改变样式的时候,只能使用link标签,因为@import不是dom可以控制的.
+ 差别4:使用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 )控制样式时的差别:当使用javascript控制dom去改变样式的时候,只能使用link标签,因为@import不是dom可以控制的.
```
## html 选择符/选择器
@@ -356,7 +356,7 @@ css常用属性
样式最终会执行在写在最后的选择符选择到的元素上,写在前面的选择符都是用来缩小范围的
伪类选择符 权重:0010
- a:link{属性:属性值;}超链接的初始状态;
+ a:link{属性:属性值;}超链接的初始状态;
a:visited{属性:属性值;}超链接被访问后的状态;
a:hover{属性:属性值;}鼠标悬停,即鼠标划过超链接时的状态;
a:active{属性:属性值;}超链接被激活时的状态,即鼠标按下时超链接的状态;
@@ -525,7 +525,7 @@ float 浮动属性--设置元素向哪个方向浮动显示
当父元素在一行上剩余空间容纳不下所有浮动元素显示,则浮动元素会换行到下一行显示,这个操作会一直到某一行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下所有浮动元素为止
换行到下一行显示的浮动元素是根据上一行最后一个浮动元素的低点作为这一行的显示顶点的
- 通过浮动可以写出 文字围绕图片显示的效果
+通过浮动可以写出 文字围绕图片显示的效果
浮动颜色可以遮挡住元素,但是不会遮挡文字显示,文字会在父元素的剩余空间中显示出来
```
@@ -766,7 +766,7 @@ em单位 相对单位 1em等于当前位置的字体大小值,默认情况下
给父元素添加 text-align: center;
```
-## html 置换元素与费置换元素
+## html 置换元素与非置换元素
```
在之前的浅谈HTML中的块级元素和内联元素中了解到了内联元素一般是不能设置宽高的,但是也有特殊。比如img是内联元素,但可以设置宽高,这肯定让不少人迷惑。这样我们就要引入HTML中置换元素的概念(非置换元素在w3c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姑且我们就把除置换元素外的元素当作非置换元素吧)
@@ -807,7 +807,7 @@ em单位 相对单位 1em等于当前位置的字体大小值,默认情况下
根据left/right/top/bottom进行元素的位置偏移值的设置
sticky 生成粘性定位的元素---了解即可
基于用户滚动的位置定位
- 从行为上有点向相对定位,不会使元素脱离文档六
+ 从行为上有点向相对定位,不会使元素脱离文档流
当粘性定位元素向上滚动到设置的目标位置时,会像固定定位一样将元素固定在浏览器窗口的位置
设定定位元素的位置偏移值
@@ -1323,7 +1323,7 @@ source 标签为媒介元素(比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