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既可以支撑前台作业,也可以支撑后台决策。 能力:核心是企业内部某种能力提炼。 共享:这种能力在企业内部有共享的需求。
组织介绍

输入图片说明

一.中台为什么属于企业架构理论

企业架构理论强调企业业务能力模型的梳理。

企业业务能力模型构建,需要和企业的产品模型构建相融合。因为企业对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能力整合后的外在表现;而企业自身的能力组件是企业的内聚能力核心。

企业支撑多业务板块(通常是按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型态切分)对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内部能力是有共享性的。

按照企业业务能力模型演进原理:

    A:内部专业性提升,是指某个能力的标准化、共享化和服务化的过程,并且伴随着这个过程逐步提升自身专业性能力。

    B:外部专业性提升,重点强调的是企业聚焦于能够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把没有必要提升竞争力的领域靠生态资源去协同。

因此中台进行共享能力的提炼、集中、服务建设就是企业内部专业性和外部专业性提升的必然过程。

二.中台的核心定位是什么?

按照我自己对中台的理解,中台的核心定位包括几个词:

中台:既可以支撑前台作业,也可以支撑后台决策。

能力:核心是企业内部某种能力提炼。

共享:这种能力在企业内部有共享的需求。

服务:以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能力展示。这种服务只有先标准化才能被封装,只有被封装为能力组件,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解决什么问题)、调用输入接口是什么、调用的输出接口是什么,才能以服务的型态被共享。

数据:服务在企业内的调用,都伴随着数据流动。重点是输入、输出、自身处理逻辑、沉淀数据内容。

组织:谁负责提炼这个能力(企业架构负责人)、谁负责持续运营管理这个能力。没有共享组织的持续支撑,构建这个能力就没有业务责任方。

赋能:让企业的前后台用户深入理解这个功能对其业务实现的价值,推广和持续性的优化赋能是组织之间协同的必要性。

三.中台的主要实施策略

这里主要讲的是中台策略要实施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企业需要有业务能力模型梳理,识别共享服务能力。

企业需要微服务架构,共享能力以能力组件的型态封装,为前后台提供服务。

如果服务需要弹性扩展,企业需要有支撑服务的云化基础。

能力的组件化封装,必须伴随着业务标准(含业务处理流程和规则)、数据标准梳理的过程。

四.中台和主数据的关系

这个也是被经常问到的问题。核心逻辑是“主数据”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台服务能力。因为既然叫主数据,就应该在企业内被共享,被统一定义和识别,因此主数据的“增删改查”在企业内很容易形成共享服务能力,也属于中台建设的一部分。

那么,数据中台到底是什么呢?

用一句话来简单的介绍,“数据中台是数据服务(Data API)工厂”,数据中台的核心是Data API。
输入图片说明
Data API是数据中台的核心,它是连接前台和后台的桥梁,通过API的方式提供数据服务,而不是直接把数据库给前台、让前台开发自行使用数据。至于产生DataAPI的过程,怎么样让DataAPI产生得更快,怎么样让DATA API更加清晰,怎么样让DATA API的数据质量更好,这些是要围绕数据中台去构建的能力。

某多产业现代物流集团,在2017年就通过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台,为业务人员提供了数据资产创新服务,将数据以API的形式提供给前台,从而将新产品从想法到上线的时间,提高了数倍。

在金融领域,所有的产品、服务、交易本身就是数据化的。我们看到最复杂的业务领域,电信行业现在的网络建设,网络优化,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电脑上,利用各种工具软件来处理基站和网络的数据,将网络洞察数据转换成网络扩容需求数据,将扩容需求数据设计成网络架构数据,在讲网络架构数据处理成各种不同设备型号的配置数据,同步的产生财务、物流、服务数据等。整个过程90%的工作量在处理各类数据,最后把结果数据传递到现实世界,安排发货,安装,验收等行为。而现在所提倡的工业4.0,智能制造本身也是将生产过程数据化,在数字化世界里用数据来重构工厂本身,从而利用数字化的强大的计算能力,快速的搜索能力,数据的预测能力来增强和优化业务本身。

未来企业的业务运营,从操作本质上来讲就是加工和处理数据。数据中台就是企业的数据服务工厂,完成从数据到价值的加工过程。

摘自:https://blog.csdn.net/wowotuo/article/details/89195518

成就
7
Star
1.7K
Fork
成员(1)
385826 5188 1578922240
qixiaowei

搜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