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347\254\254\344\270\200\351\203\250\345\210\206\342\200\224\342\200\224\345\210\235\350\257\206\345\274\200\346\272\220/\344\274\201\344\270\232\350\247\206\350\247\222\347\234\213\345\276\205\345\274\200\346\272\220.md" "b/\347\254\254\344\270\200\351\203\250\345\210\206\342\200\224\342\200\224\345\210\235\350\257\206\345\274\200\346\272\220/\344\274\201\344\270\232\350\247\206\350\247\222\347\234\213\345\276\205\345\274\200\346\272\220.md" index dd0adcffd5134ec311d2a451eede0eb6f6c7232d..a2bc57156e6897a2e2abdfe041972ec1cd3bab2c 100644 --- "a/\347\254\254\344\270\200\351\203\250\345\210\206\342\200\224\342\200\224\345\210\235\350\257\206\345\274\200\346\272\220/\344\274\201\344\270\232\350\247\206\350\247\222\347\234\213\345\276\205\345\274\200\346\272\220.md" +++ "b/\347\254\254\344\270\200\351\203\250\345\210\206\342\200\224\342\200\224\345\210\235\350\257\206\345\274\200\346\272\220/\344\274\201\344\270\232\350\247\206\350\247\222\347\234\213\345\276\205\345\274\200\346\272\220.md" @@ -18,11 +18,10 @@ ## 视角 -1.开源的好处及优势 +1. 开源的好处及优势 +2. 开源的风险及劣势 -2.开源的风险及劣势 - -## 开源的好处及优势 +### 开源的好处及优势 开源软件的好处真的是数不胜数,首当其冲的就是,比如你要做一个项目,现在没有现成的框架。如果自己要去开发一套框架,那势必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写它,如果写的成熟点少则数天,多则数月,那么项目急着要做,总不能等你把框架开发完了再去写吧。 @@ -36,25 +35,24 @@ 总结一下: -> 开箱即用 - -> 选择性多 - -> 方便快捷 +- 开箱即用 +- 选择性多 +- 方便快捷 +- 技术解决方案交流 -> 技术解决方案交流 - -## 开源的风险及劣势 +### 开源的风险及劣势 开源软件不能被简单地认为只涉及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选型和开发。从企业视角看,开源软件还涉及产品外销时的知识产权法务风险、企业的研发效率、产品架构、软件生态系统、开放标准构建手段、人才竞备、商业利益角逐等。 企业可以用多个视角去理解开源的意义和价值 > 企业用多个视角看待开源 + 1. 把开源看作是一个外购件或技术获取方式,看到的问题是:如何开源选型获取新技术?如何在软件生命周期过程有效迭代管理? 2. 把开源看作外部协作的一种方式,看到的问题是:获取外部人才的一种方式。与社区的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公司协作。 3. 把开源当做发展手段:看到的问题是如何在新技术领域产生影响力;在新的技术和业务领域,如何通过开源,站在行业发展前沿等问题。 高德纳公司(Gartner)及Linux基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平均有29%的软件代码来自开源,在互联网背景下,开源软件比例高达80%。产品中大规模嵌入开源代码,会产生一系列研发管理问题: + 1. 版权许可证(license)选择不慎会潜伏知识产权法务风险,成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绊脚石。 2. 不同团队选择多种同类开源软件会带来巨大的管理成本。 3. 产品研发初期,如何在众多类似的开源组件中选择合适的代码?方向选择错误会导致陷入产品生态与业界不兼容的困境,面临放弃重写还是继续往下走的两难抉择。 @@ -63,6 +61,16 @@ 6. 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或完成之后,如果出现同类开源软件,该如何处理? +## 企业参与开源的动机 + +总的来说,企业参与开源项目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 + +1.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比如云计算厂商参与 CNCF 项目,大数据厂商参与 Hadoop 项目) +2. 增强公司的技术品牌和技术输出 +3. 为公司招聘人才提供标杆和增加吸引力 +4. 寻找商业化的机会(大公司的开源团队都有很多的商业化 KPI 压力) + + ``` 总体上讲,尚属比较初级的阶段,还需要补充和完善很多内容,比如,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给出适当的解答;对于企业主动贡献开源这块,说的比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