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1\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1\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a437cef96b15a4bcbb30fc97ee063c7b31c0d75a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1\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15 @@ +### 计算机网络常见硬件 + +##### 常见网络设备有: +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网桥 、 集线器 、 网关 、 VPN 服务器、 网络接口 卡(NIC)、 无线接入点 ( WAP )、 调制解调器 、 5G基站 、 光端机 、 光纤收发器 、光缆等等 + +三网融合、电脑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 + +无线络由器:无线发射器、路由器 + +交换器:用于连接同一网络下的不同设备,位于OS17层模型里的数据链层 +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位于OS17层模型中的网络层 + +三层交换机:工作于网络层的特殊的交换机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3\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3\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ddcac324c15f0b82dcde8eb7882a8dd56bbbade5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3\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12 @@ +### 双绞线 (理论极限传输距离100m 建议不超过80m) +1.线序:A类标准,B类标准,一般以B类标准较为常见 如下: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 +2.一共是4对,4对全接,可以提供最多1000m的带宽(或者速度) , 如过只接其中2对(4根),理论最大速度为100m + +3.直通线、交叉线 + +直通线: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 + +交叉线:用于相同设备之间的连接 + +(但是,最新的网络标准下,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线材之间,已经不再区分直通线和交叉线)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7\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7\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f18fb71bdb55f22af8e58af075ff077dc84ee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7\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26 @@ +### 光纤 +1.单模光纤(相对价钱较贵,传输距离远) + +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存在一种传输模式的光纤。单模光纤的传输损耗、传输色散都比较小。传输损耗小可以使得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更远一些,传输色散小有利于高速大容量的数据的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大容量的通信系统中,多数使用单模光纤。 + +2.多模光纤(相对价钱较便宜,传输距离较近) +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传输多种模式的光纤。按其折射率的分布分为突变型和渐变型。普通多模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2±0.02,芯径/外径为50μm/125μm其传输参数为带宽和损耗。由于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式多达数百个,各个模式的传播常数和群速率不同,使光纤的带宽窄,色散大,损耗也大,只适于中短距离和小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 + +光猫:光电转换器 光纤收发器 + +猫棒:mini版的光电转换器 + +电猫:ADSL + +3.光缆 +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传输多种模式的光纤。按其折射率的分布分为突变型和渐变型。普通多模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2±0.02,芯径/外径为50μm/125μm其传输参数为带宽和损耗。由于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式多达数百个,各个模式的传播常数和群速率不同,使光纤的带宽窄,色散大,损耗也大,只适于中短距离和小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 + +##### 同轴电缆 + +### 无线 + +1.无线电波 + +2.卫星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9\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9\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f3c95a0991e5bec2c1ccf76d492e076a7b85f0b1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09\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36 @@ +### 无线 +信道设置:ac68u + +### 无线电波:wifi5、wifi6、wifi7 +实现信号覆盖的方式,以下两种方式: + +AC+AP + +mesh + +### 卫星 +WG、G60S + +### 数据层链路 +##### 交换机: +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 + +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 +##### ARP: +数据解析地址协议(通过IP地址获取MAC地址的协议) + +##### 局域网 +其具备的安装便捷、成本节约、扩展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各类办公室内运用广泛 +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功能,在使用过程当中,通过维护局域网网络安全,能够有效地保护资料安全,保证局域网网络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 + +##### MAC: +局域网其实是通过MAC地址来通讯 + +##### 防范ARP病毒的方式 +设置静态IP地址 + +绑定IP地址和MAC + +PS:MAC地址理论上是不重复的,也不能修改,但大部分设备,其实是可以修改地址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0\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0\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62a1ca8ca16ac1ecbd4343c2cd72e9f4716d3a5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0\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30 @@ +### 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 + +二层交换机:傻瓜交换机,网管交换机(vlan) + +三层交换机:部分工作在网络层,提供一些路由器提供功能 + +### 应用层 + +HTTP + +FTP + +SFTP scp(secure) + +SMTP简单邮件发送协议 + +POP3邮件接收协议,企业邮件 + +软件:35.OM、stackflow + +IMAP + +telnet,水木年华的BBS,就使用telnet,DHCP自动分配地址 + +DNS域名解析 + +TPC:有连接的的可靠传输协议 + +UDP:没有连接的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1\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1\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2ee6eebf48e798b0cd5668d8c810365b6ab7ba3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1\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35 @@ +### 应用层 +IP地址:是分配给连接到计算机网络的每一个设备的数字标签 + +NAT(网络地址转换):将多个私有IP地址映射到一个公网IP地址 + +端口号范围: + +0-1000:一般的操作系统保留的端口号,不要去占用 + +10001-65535:可以作为用户层面的端口号,TPC和UDP两层协议,可以使用同一个端口 + +网络套接字:协议、主机名、端口号组成的 + +tpc:127.0.0.1:80 + +udp:127.0.0.1:80 + +http://127.0.0.0:80 + +###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用于确定IP地址中那一部分表示网络地址 + +2的8次方等于256,因为从0开始,所以范围0-255 + +172.16.70.0当前局域网的网络号172.16.70.1-172.16.70.254 +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一个网络中只有60台主机,请使用A类地址来规划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 + +第一段:172.16.70.0-172.16.70.63 172.16.70.1-172.16.70.62 + +第二段:172.16.70.64-172.16.70.127 172.16.70.172-172.16.70.126 + +第三段:172.16.70.129-172.16.70.192 172.16.70.65-172.16.70.191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2\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2\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d0d94d314b746327e8d411a43cd8ffd697ce491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2\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25 @@ +### Packet Tracher 介绍 + +Packet Tracer 是Cisco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 Packer Tracer 模拟器软件比Boson功能强大比Dynamips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 + +### 入门操作学习 + +安装 Packer Tracer + +利用一台型号为 2960 的交换机将 2pc 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 +分别设置 pc 机的 ip 地址 + +验证 pc 机间可以互通 +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 台 PC 2 台 直连线 + +PC1 IP: 192.168.1.2 Sub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 +PC2 IP: 192.168.1.3 Sub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PC1 ping PC2 Reply PC2 ping PC1 Reply PC2 ping Gateway + +Timeout + +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113552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5\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5\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fbd7648a7187dc57826637d66155a8904c3fd6db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5\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88 @@ + ## 思科操作系统命令基础: + + 1. 配置模式 + + + 用户模式:刚登录设备时的第一个模式,就是用户模式,该模式下只能够做一些基本的查看及验证命令; + +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使用 `enable` 命令,就进入了特权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执行更多的命令;在该模式下输入`exit`命令,则回到用户模式 + + 全局模式: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则可进入`全局模式` ,在该模式下可以对设备的全局特性或功能做一些调试,例如修改设备名称,定义特权密码,或者开启、关闭某个服务等;在该模式下输入`exit`命令,则回到特权模式; + + 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模式下使用`interface`关键字加上某个接口,例如 `interface serial 0/0`,则会进入到 `serial0/0` 这个接口的配置模式下,就可以针对该接口进行相应的配置,而且此时所做的配置只会影响这个接口。使用`exit`命令可以返回上一个模式 + +如下图所示为各模式之间的关系: + + ![20240414104426](https://oss.9ihub.com/test/20240414104426.png) + +2. 命令典型语法: + +![20240414110429](https://oss.9ihub.com/test/20240414110429.png) + +- 一条典型的 IOS 命令如上图所示,`ping`是关键字, `192.168.1.2`是参数,这条命令用于探测本地到 192.168.1.2 的连通性。 +- 再看 `hostname R1` 这条命令中,`hostname` 是关键字, `R1`是参数,这条命令被配置后设备的名称就变成了 R1。 +- 当然要注意的是特定的命令需要在正确的配置模式下完成输入才能生效,否则就有可能会报错。 + +3. 使用 IOS 的帮助功能 + +初学 IOS 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非常吃力,因为有太多的命令需要去记,其实不用着急,许多命令和关键字都是在重复使用中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而且 IOS 强大的帮助功能也使我们上手更容易。 + ++ 命令提示及补全 + +当我们要输入一个关键字, 但你却又忘记了这个关键字的全称而只是记得开头的几个字符,这时可以在键入头几个字符后按`?`号: +``` +R1(config)#ho? +hostname +``` + +上面的例子中,我想给设备改个名字,但是只记得关键字的开头是 ho,于是我输入`ho?`,系统会自动弹出 ho 开头的所有关键字。另外,如果输入一个关键字后,后续的关键字或者参数我们不知道要再键入什么信息了,亦可在键入该关键字后,输入空格,再输入`?`号: + +``` +R1(config)#hostname ? +WORD This system's network name +``` +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输入了 hostname,但是 hostname 后面该输入啥,我忘了,于是我使用问号,即可得到提示。 + +另外,IOS 还有命令补齐功能,也就是在你输入一个关键字的开头几个字符后,使用`[tab]`键(大小写切换键上面的那个键) ,系统会自动将命令补齐,例如下面的例子: + +``` +R1(config)#ho[tab] +R1(config)#hostname +``` + +我输入 ho 后接着按 Tab 键,系统自动将关键字补齐为 hostname。当然这里要求当前配置模式下 ho 开头的就这一个关键字。补充一点,其实 IOS 所有的命令,都可以采用简化的书写方式,只要不会引发歧义,例如`hostname hello`这条命令,等同于`ho hello`,也就是说关键字只输入了 `ho` 这两个字符,这大大提升了我们的配置效率,当然采用这种输入方式的前提是,输入的关键字不能有歧义, `ho`开头的不能存在 2 个或以上的关键字,如果存在,那就多输入几个字符,例如`host hello` + ++ 命令语法检查 + +当输入的命令有错误时,系统会弹出相应的报错: + +示例 1: +``` +R1(config)#router ospf +% Incomplete command. !! 命令不完整 +``` +命令没输完就按了回车,router ospf 后面还有其他参数。 + +示例 2: +``` +R1(config)#router ospd 1 +^ +%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 !! 箭头所指字符无法识别,可能输入有误 +``` + +示例 3: +``` +R1(config)#s +% Ambiguous command: `s` !! 未知的输入 + +``` +s 开头的关键字太多,只输入了一个字符,系统表示不知道你想输入啥。 + ++ 热键和快捷方式 + +常用的快捷键: + +- Tab 填写命令或关键字的剩下部分。 +- Ctrl-U 删除一整行 +- Ctrl-Z 退出配置模式并返回到执行模式 +- 向下箭头 用于在前面用过的命令的列表中向前滚动 +- 向上箭头 用于在前面用过的命令的列表中向后滚动 +- Ctrl-Shift-6 用于中断诸如 ping 或 traceroute 之类的 IOS 进程 +- Ctrl-C 放弃当前命令并退出配置模式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7\347\254\224\350\256\260.md"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7\347\254\224\350\256\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ae52baf039525c22a4985afadcfe0b99d15b9d6 --- /dev/null +++ "b/\351\237\251\345\245\225/2024.0417\347\254\224\350\256\260.md" @@ -0,0 +1,132 @@ + +## 技术原理: + +1. 二层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 +2.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 + - 通过交换机的 Console 端口 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 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 Console 端口进行配置。 + + - 通过 Telnet、 拨号等方式(TCP/IP协议)属于带内管理。 + +3. 交换机可以分为两种: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 + + - 二层交换机:也叫传统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二层交换机又分可分为傻瓜交换机和网管型交换机 + - 三层交换机: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由功能,能够实现IP数据包的转发 + +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 +用户模式            Switch> + +特权模式            Switch# + +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 +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 + +实验设备: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 + + +## 实验步骤: + +1. 用console线缆连接计算机的串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口上。 + + - 认识设备的 Console 接口 + + 工业级的数据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一般都有配备 Console 口,用于设备的配置及管理,该接口会标记“Console” ,或者 CON 字样,如下: + + 上图所示的是一个 RJ45 的 Console 口,也就是采用水晶头的 Console 线进行连接的接口,大部分数通设备都是 RJ45 的 Console 接口。 + + - 准备好相关线缆 + + Console 线缆一般会随设备装箱,线缆的一端为 RJ45 水晶头,另一端为 DB9 的串口接头。RJ45 接头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 RJ45 标准的 Console 口,线缆另一端的串口用于连接 PC机,现在大部分台式机都有串口可以直接连接 Console 线缆。遗憾的是,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上并没有配置串口,因此我们需要另一根线缆来转接,这就是 USB-RS232 线缆。这根线缆可以说是数通工程师必备的工作工具,各大电子产品商铺均有销售(USB-RS232 需要安装驱动才可使用,驱动程序安装包随线缆附送)。 + + - 使用线缆连接设备 + + 将 USB-RS232 线缆的 USB 接口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线缆另一头的 RS232 接头连接到 Console 线的串口, Console 线的 RJ45 接头则连接网络设备的 Console 口,配置环境即可搭建完成。 + + +2. 在计算机上启用超级终端(Terminal),使用其默认配置参数,使计算机与交换机通过console接口建立连接。 + + - 使用终端软件如Win自带的终端、SecureCRT、Putty,新建连接 + + - 选择使用串行口连接, + + - 设置连接参数,如下所示: + + + 注意:此处 Port 的选择,视实际情况而定,当用笔记本通过 USB-RS232 线缆转接 Console 线管理设备时, USB-RS232 线缆是需要在 windows 系统上安装驱动程序的,这实际上是在笔记本电脑上通过 USB 接口来模拟 COM 口,因此安装完成的结果是在系统中会出现一个模拟的 COM口,该 COM 口编号可在右键“我的电脑”- “计算机管理”- “设备管理”- “端口(COM 和 LPT)”中看到相应的编号,该接口编号要与 SecureCRT 中 Port 选项对应: + + + 完成后,勾选“save session”将会话保存,然后点击 Connect 按钮,正常的话即可登陆到设备的命令行管理界面,现在就可以开始愉快地配置设备了: + + +    - 熟悉一些常用的命令: + +    进入特权模式(en) +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t) + +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 +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 +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 +    设置密码(提高设备安全) + +    进入特权模式的[明/密文]密码(同时设置则只有后者生效) + +    用于[console/vty] 线路下的登录密码 + +    帮助信息(如?、 co?、 copy?) + +    命令简写(如 conf t) + +    命令自动补全(Tab) + +    中断测试(Ctrl+c) + +    退回 到特权模式(Ctrl+z ) + +    在特权模式下重启交换机(Reload)  + +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 + +``` + PC0(超级终端下) +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 t +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cisco1 //设置密码为cisco1(明文显示) + 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cisco2 //覆盖并设置密码为cisco2(密文显示) + Switch(config)#no enable password //取消明文密码 + Switch(config)#hostname S2960 //设置主机名为S2960 + S2960(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单端口模式 S2960(config)#interface fa 0/1 + S2960(config-if)#exit //返回到上一级模式 + S2960(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4 //进入多端口模式 + S2960(config-if)#exit + S2960(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254 //设置默认网关 + S2960(config)#ip domain-name cisco.com //设置域名 + S2960(config)#ip name-server 200.0.0.1 //设置域名服务器 + S2960(config)#no ip domain-lookup //禁止域名解析,避免特权模式下的错误解析 + S2960(config)#end //返回到特权模式 + //同时将PC0的网卡改成全双工模式,100M速率,否则链路不通 + S2960#terminal no monitor //关闭调试信息输出到终端 + S2960(config)#show ? //帮助命令提示 + S2960(config)#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当前配置信息 + S2960(config)#show mac-address-table //显示MAC地址表 + S2960(config)#write memory //保存当前配置到内存中 + S2960(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console线路模式 + S2960(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设置console线路的登录密码 + S2960(config-line)#login //须先设置好密码,才能启用密码登录功能 + S2960(config-line)#end + S2960#show r //命令缩写:show running-config + S2960#config t + S2960(config)#line console 0 + S2960(config-line)#no login //关闭密码登录,即免密码登录 + S2960(config-line)#no password //取消密码 + S2960(config-line)#w //命令缩写: write memo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