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351\203\255\346\202\246\350\277\216/20240318 \345\256\211\350\243\205\350\275\257\344\273\266.md" "b/\351\203\255\346\202\246\350\277\216/20240318 \345\256\211\350\243\205\350\275\257\344\273\266.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e46322cb896918b39c223c6dc9589a1767dab33 --- /dev/null +++ "b/\351\203\255\346\202\246\350\277\216/20240318 \345\256\211\350\243\205\350\275\257\344\273\266.md" @@ -0,0 +1,105 @@ +## 笔记 + +**安装软件的注意事项:** + +1. 选择合适的安装路径: + + 1.1 避开系统盘,why? ==》会卡,重装系统后避免重要软件被删除 + +2. 安装路径避开中文 + + 1.1 中文在一些软件识别中是乱码,出现不必要的异常 + +3. 有的时候,最好不要有空格 + +4. 给软件分类 + + + +**卸载** + +1. 移动端,一键删除 +2. PC端,不要只删除快捷方式,不要只删除文件,最好从设置中卸载 + + + +**软件的常用菜单** + +帮助关于:看版本信息,看序列号或购买信息,激活软件 + + + +## 作业 + +1. 理解计算机启动的四个步骤 + + boot:启动 + + 第一阶段:BIOS + +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缩写为ROM)发明,开机程序被刷入ROM芯片,计算机通电后,第一件事就是它。 + + 这块芯片里的程序叫做"基本输出输入",简称为 BIOS + + 1.1 硬件自测 + + ​ BIOS 程序首先检查,计算机硬件能否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这叫做"硬件自测"(Power-On Self-Test),缩写为POST。 + + ​ 如果硬件出现问题,主板会发出不同含义的蜂鸣,启动中止。如果没有问题,屏幕就会显示出CPU,内存,硬盘等信息 + + 1.2 启动顺序 + + 硬件自检完成后,BIOS把控制权转交给下一阶段的启动程序。 + + 这时,BIOS需要知道,"下一阶段的启动程序"具体存放在哪一个设备。也就是说,BIOS需要有一个外部储存设备的排序,排在前面的设备就是优先转交控制权的设备,这种排序叫做"启动顺序"(Boot Sequence) + + 打开BIOS的操作界面,里面就有一项时"设定启动顺序" + + 第二阶段:主引导记录 + + BIOS按照"启动顺序",把控制权转交给排在第一位储存设备 + + 这时,计算机读取该设备的第一个扇区,也就是读取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如果这512个字节的最后两个字节是ox55和oxAA,表明这个设备可以用于启动;如果不是,表明设备不能用于启动。控制权于是被转交给"启动顺序"中的下一个设备。 + + 这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就叫做"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缩写为MSR) + + 2.1 主引导记录的结构 + + "主引导记录"只有512个字节,放不了太多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到硬盘哪一个位置去找操作系统。 + + 主引导记录由三个部分组成: + + 1、第1-446字节:调用操作系统的机器码 + + 2、第447-510字节:分区表 + + 3、第511-512字节:主引导记录签名 + + 其中,第二部分"分区表"的作用是,将硬盘分为若干个区 + + 第三阶段:硬盘启动 + + 读取主引导记录后,计算机的控制权就要转交给硬盘的某个分区了,这里又分成三种情况。 + + 3.1 情况A:卷引导记录 + “卷引导记录”的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这个分区里的位置。然后,计算机就会加载操作系统了。 + + 3.2 情况B: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 计算机先读取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做”扩展引导记录”(Extended boot record,缩写为EBR)。它里面也包含一张64字节的分区表,但是最多只有两项(也就是两个逻辑分区)。 + + 计算机接着读取第二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再从里面的分区表中找到第三个逻辑分区的位置,以此类推,直到某个逻辑分区的分区表只包含它自身为止(即只有一个分区项)。因此,扩展分区可以包含无数个逻辑分区。 + + 但是,似乎很少通过这种方式启动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确实安装在扩展分区,一般采用下一种方式启动。 + + 3.3 情况C:启动管理器 +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读取”主引导记录”前面446字节的机器码之后,不再把控制权转交给某一个分区,而是运行事先安装的”启动管理器”(boot loader),由用户选择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 + + 第四阶段:操作系统 + + 有了操作系统信息,控制权被转交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内核首先被载入内存。然后加载系统的各个模块,至此,全部启动过程完成。 + +2. 理解BIOS和COMS的关系 + + **区别**:B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P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 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 Setup程序);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里 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CMOSRAM芯片靠 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 + + **联系**:BIOS与CMOS既相关又不同: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 段;CMOS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 BIOS是一组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及系统设置信息。CMOS具有保 存数据的功能,保存着系统初始化时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它们的联系是通过BIOS设置程序 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