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14 \346\233\271\346\255\243\346\263\242/20240327\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5\237\272\347\241\200\345\256\211\350\243\205\347\263\273\347\273\237.md" "b/14 \346\233\271\346\255\243\346\263\242/20240327\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5\237\272\347\241\200\345\256\211\350\243\205\347\263\273\347\273\237.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0bad57911a0d4b7125670105d77e60c15188697 --- /dev/null +++ "b/14 \346\233\271\346\255\243\346\263\242/20240327\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5\237\272\347\241\200\345\256\211\350\243\205\347\263\273\347\273\237.md" @@ -0,0 +1,13 @@ +# 笔记 + +1、先准备一个至少8G的U盘,作为启动盘,然后在微软官网下载win11安装包到u盘内, + +2、重启电脑按住F2上进入电脑的BIOS界面,将启动顺序调整到U盘第一位 + +3、按F10保存后会进入安装界面 + + + +4、基本都是按照一下步操作进行安装 + +5、最后进入电脑首页后激活win系统即可 diff --git "a/14 \346\233\271\346\255\243\346\263\242/20240328\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5\237\272\347\241\200\345\237\272\347\241\200\347\273\203\344\271\240.md" "b/14 \346\233\271\346\255\243\346\263\242/20240328\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5\237\272\347\241\200\345\237\272\347\241\200\347\273\203\344\271\24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b5a6ae233739f784938bc116bea13b4074e7f4f7 --- /dev/null +++ "b/14 \346\233\271\346\255\243\346\263\242/20240328\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5\237\272\347\241\200\345\237\272\347\241\200\347\273\203\344\271\240.md" @@ -0,0 +1,186 @@ +# 笔记 +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的诞生是人类对计算工具的需求和早期开发开始的 +自动化的计算机需要有其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其工作的复杂性,需要机电方式来自动计算 +推动计算机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需求,新的需求决定新的发展方向 +1.1.2 计算机的关键人物 +图灵的布尔代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专业问题通用化 + +冯诺依曼的程序存储理念,将自动化运算实现,是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外存储器中,在执行时将程序和数据先从外存装入内存中。然后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自动地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概念的基本原理,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硬件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程序) 工作 +1.1.3 计算机的定义与组成 +@1 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 +@2 计算机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 +硬件系统:能够收集、加工、处理数据以及输出数据所需的设备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总和,是计算机工作的基础。 从硬件结构上来分:计算机硬件主要分为5个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相对硬件而言,为了充分发挥硬件系统性能和方便人们使用硬件系统,以及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设计的程序、数据、文档总和,它们在计算机中体现为一些触摸不到的二进制状态,存储在内存、磁盘、闪存盘、光盘等硬件设备上。 +1.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1.1.5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数值的复杂计算、量化 +数据处理:属于非数值处理,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但计算方法简单 +过程控制:实时对数据进行采集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机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模拟仿真,高效解决问题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的控制和管理,实现无图纸加工 +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包括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师行为进行授课)、计算机辅助测试CAT(通过与计算机交互进行学习和测试学习效果)、计算机管理教学CMI(一套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管理系统)。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利用硬件语言开发可编程芯片,扩展硬件系统功能。 +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与网络进行商务活动,从1996年开始,有着广阔前景 +文化教育:多媒体的远程教育,使得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加灵活 +娱乐:意味着更高品味的生活与娱乐方式 +1.1.6 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每秒处理的指令数量在不断增加 +计算精度高:包括对浮点型和整型数的运算精度 +存储容量大:存储计算机工作时产生的大量信息,而且提供各种外部存储器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布尔代数建立了计算机的逻辑基础,这也是智能化的一个基本条件 +按照程序自动运行:按照事先规定的步骤一步一步执行,直到完成所有的工作 +1.1.7 计算机历史与发展趋势 +@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 +1946年,美国宾尼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名字为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第1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器件,速度低,体积大,耗电多 +第2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器件,存储器采用磁芯和磁鼓,速度提高,体积减小,耗电降低 +第3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器件,速度提高,体积减小,耗电降低 +第4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器件,速度提高,体积减小,耗电降低 +第5代计算机: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电路芯片上,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对环境要求低 +@2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 +巨型化:存储容量更大。 +微型化:体积越来越小网络化:计算机无处不在,网络接口也无处不在智能化:模仿人类较高层次智能活动的能力。例如对弈系统,专家系统等。 +@3 未来计算机: + +分子、原子计算机:利用原子、分子作为计算机的导线和器件,并实现纳米寻址和系统结构。 +光计算机:利用全光交换器件代替电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生物DNA计算机:在逻辑处理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物理解决器件向微小发展方向的问题。 +微米、纳米流体计算机:利用微纳技术实现逻辑门,主要用于血液检测和药品开发与测试。 +1.2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2.1 数制的概念 +@1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主要是因为: + +电路设计简单,物理上最容易实现 +运算规则简单,工作可靠逻辑性强,便于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 +进制的特点:逢N进1;位权表示法 +@2 数制也称计数制,是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其中: +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即位权是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4 二进制运算: + +二进制算术运算:类似10进制运算,不过是逢2进1 +二进制逻辑运算:与(一假则假),或(一真则真),非(取反) +二进制小数运算:二进制小数的位权依次为2^(1/n) +@5 注意:二进制运算最后都是以加法形式进行,所以加法是计算机运算的基础 + +1.2.2 数制转换 +@1 10进制转2进制: + +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直至商为0; +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 +@2 10进制转8进制: + +整数部分除以8取余,直至商为0; +小数部分乘以8取整,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 +@3 10进制转16进制: + +整数部分除以16取余,直至商为0; +小数部分乘以16取整,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 +@4 2进制转8进制: + +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从右向左,每3位一组,转换成8进制 +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从左向右,不足时补0至3位,每3位为一组,转换成8进制 +@5 2进制转16进制: + +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从右向左,每4位一组,转换成16进制 +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从左向右,不足时补0至4位,每4位为一组,转换成16进制 +@6 2进制转换10进制: + +利用位权变换,直接得出结果即可 +8 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 +@@8.1 计算机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分为数值型和非数值型,而这些都需要直接用二进制进行表示。对于整型数有正负,需要用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来表示,对于无符号数没有正负,也就不需要符号位。 + +@@8.2 机器值与真值: + +符号被数值化的数据被称为机器数 +数值的数学表示形式被称为真值 +@@8.3 原码,反码,补码: + +原码:与机器码一致 +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对其原码逐位取反,但符号位除外 +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在其反码的末位加1。 +@9 定点数(小数点位置固定)与浮点数(小数点位置不固定): + +@@9.1定点数:小数点完全靠事先约定而隐含在不同的位置 + +根据小数位数是否固定,分为定点数和浮点数 +根据小数点固定的位置不同,定点数分为定点整数和定点小数两部分: +定点整数:若阶码J=0,尾数S为纯整数,此时,小数点固定在数的最低位之后 +定点小数:若阶码J!=0,通常将小数点固定在最高数据位的左边 +@@9.2 浮点数: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通常将其分为阶码和尾码两部分表示 + +阶码:确定数的范围 +尾码:确定数的精度 +说明:采用浮点数表示的数值范围比定点数要大 + +1.2.3 信息的存储单位 +@1 位(bit):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元(0、1) + +@2 字节(Byte):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8bit/Byte) + +@3 常用的字节计数单位: + +1KB=1024 Byte(2^10 B) +1MB=1024 KB(2^20 B) +1GB=1024 MB(2^30 B) +1TB=1024 GB(2^40 B) +@4 字长:CPU一次处理数据的二进制位数。 + +1.2.4 数值型数据的编码 +常用的数字型数据编码有BCD码(8421码),也称为2-10进制编码 +BCD码也是逢10进1,与10进制的运算规则完全相同 +注意:虽然4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16个值,但是后面6个在BCD码中没有用到 +1.2.5 非数值型数据的编码 +@1 ASCII字符编码(最常用):分为7位码和8位码 + +对于7位码:最高位不用,一共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 +对于8位码:最高位为奇偶校验位,后面同7位码一致 +@2 奇校验与偶校验 + +奇校验:在正确字节里,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否则在最高位补1 +偶校验:在正确字节里,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否则在最高位补1 +@3 汉字编码: + +国标码(交换码,GB2312):基本解决了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标准问题 +机外码: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汉字信息编码,是与计算机交互的第一接口 +机内码:计算机内部存储,对文字加工时所用的编码,每个汉字用2个机内码表示 +字形码:文字信息的输出,即字的形和体,人们可以看懂 +@4 多媒体编码:计算机中只有0和1,因此多媒体信息也要转换成2进制形式来存储 + +@@4.1 音频信息数字化:将音频信息量化,需要A/D转换和D/A转换 + +A/D转换: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 +通过A/D转换,在规定时间内将声音信号按照幅值量化,声音就被数字化了 +采用频率越高,采集的数据量就越大,越接近原始的模拟信息 +采样深度越高,采集的每个数据就越精确,越接近原始的模拟信息 +D/A转换: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 +通过D/A转换,在规定时间内将数字信息按照音频规定的形式输出,存储的声音就被模拟了 +@@4.2 视频信息数字化: + +视频信息的数字化同音频类似,需要两个指标来衡量,采用频率和采用深度 +采样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捕获画面帧的数量越多,画面的连续性就越好,动态连续性越好 +采样深度越高,采集到的每帧画面越清晰,静态上越接近于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