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a0d34060697efd3269046cb4ed474df6e8d9968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UTF-8?q?=E5=90=B4=E5=BF=97=E7=BF=94?= <230825509@qq.com> Date: Mon, 8 Apr 2024 13:07:34 +0800 Subject: [PATCH] =?UTF-8?q?=E4=BD=9C=E4=B8=9A?=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 62 ++++++++++ ...21\347\232\204\346\236\204\346\210\220.md" | 109 ++++++++++++++++++ 2 files changed, 171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1\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create mode 100644 "\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3\344\272\222\350\201\224\347\275\221\347\232\204\346\236\204\346\210\220.md" diff --git "a/\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1\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b/\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1\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2b0e320 --- /dev/null +++ "b/\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1\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 -0,0 +1,62 @@ +## 计算机网络 + +##### 最简单的网络 + +1.两台主机(网口) + +2.一条网线(双绞线,抗干扰) +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 +城域网(MAN)Metropoltian Area Network +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 +### OSI参考模型 + +OSI,即开放式系统互连。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或用户请求提供各种请求服务。 + +表示层:将应用层的数据转换成网络能传输的格式。 + +会话层:决定采用哪个连接发送表示层给它的数据,不具有实际的传输功能。 + +传输层:根据会话层的规定的连接方式顺序,真实的开始建立连接,断开连接。(端口) + +网络层: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负责主机A和B之间的数据通信处理。(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二进制化,再转给物理层。(二层交换机) + +物理层:机器只认0和1,二进制,电路是脉冲,电压等信号,实物网卡、网线、光纤。 + +### 协议 + +1、必要性 + +2、ISO国际标准化 + +3、OSI开放式 + +### 交换机 + +1、负责转发数据 + +2、学习MAC地址,并缓存起来 + +3、通信方式 + +1.广播:1个源地址发送数据,any个主机接收(不是ALL) + +2.单播:1个源地址给另一个明确的源地址 + +3.组播:部分接收 + +### 数据封装 + +1、通信的数据:不仅有数据本身 + +2、包括:1.源地址 2.目的地址 + diff --git "a/\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3\344\272\222\350\201\224\347\275\221\347\232\204\346\236\204\346\210\220.md" "b/\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3\344\272\222\350\201\224\347\275\221\347\232\204\346\236\204\346\210\22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a1330ec --- /dev/null +++ "b/\345\220\264\345\277\227\347\277\224/20240403\344\272\222\350\201\224\347\275\221\347\232\204\346\236\204\346\210\220.md" @@ -0,0 +1,109 @@ +## 互联网的构成 + +### 概述 + +#### 网络边缘 + +如桌面计算机,位于网络边缘,如桌面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服务器,其他智能终端 + +#### 网络核心 + +网络核心由各种路由/转发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通信链路 1.光纤 2.铜缆 3.无线电 + +#### 网络核心的两大功能 + +路由,转发 + +#### 网络分类 + +按分布范围分类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PAN) + +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因特网Internet,其作为范围为全球 + +#### 网络拓扑 +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总的结点(路由器,主机)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 +总线型: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 +星型:每个终端或计算机都以单独的线路和中央设备相连 + +环型:所有计算机接口设备连接成一个环 + +网状型:一般情况下,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条路径与其他结点相连,多用于广域网 + +树形结构:采用多级星型网络 + +混合结构:由星型,环形,总线型结合的网络结构 + +#### 网络模型 +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行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 +网络模型有: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四层参考模型,五层参考模型 + +OSI七层参考模型(开放互联系统) + +由低至高有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 + +TCP/IP四层参考模型 + +### 网络接口层 + +包括用于协议IP数据已有网络介质上的传输的协议 + +确定网络数据包的形式 + +### 网络层 + +对应OSI的网络层,本层包含IP协议、RIP协议负责数据的包装、寻址和路由。同时还包含网间控制报文协议用来提供网络诊断信息 + +该层能确定计算机的位置 + +### 传输层 + +对应于OSI的传输层,提供两种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其中TCP提供可靠的数据流运输服务,UDP提供不可靠的用户数据报服务 +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面向连接,可靠) + +UDP面向无连接 + +### 应用层 + +应用层对应OSI的应用层和表达层、会话层 + +#### 通信方式: + + 单工通信:一条信道,只能单向通信(广播) + + 半双工通信:两条信道,能双向通信,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对讲机) + + 全双工通信:两条信道,能双向通信,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打电话) + + 物理层设备:(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到一定程度会造成信号失帧,导致接收错误) + + 中继器:放大衰弱信号,延长通信距离 + + 集线器:(HUB 中心的意思) 多口的中继器,放大信号的基础上提供多个接口,多了数据共享功能 + +#### 性能指标 + +##### 并发数 + +并发数是指在同一个时间点,同时请求服务的客户数量。 + +##### 吞吐率 + +吞吐率指的是服务处理请求的效率,计算方式为 ( 总处理请求数 / 总耗时 )。 + +## 什么是接入网 + +接入网络是指将端系统接入到边缘路由器的物理链路,边缘路由器是端系统到任何其他远程端系统的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 + +## 什么是分布式结构 + +**分布式系统架构** + +分布式结构是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这种结构中,数据分布存储在多台服务器上。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是由分布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多个逻辑相关的数据库组成的,其中,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具有独立处理能力,可以执行局部应用运算,也可通过网络执行全局应用运算 +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物理上是分布存储的,即数据存放在计算机网络上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而在逻辑上,数据之间有语义的联系,属于一个系统。访问数据的用户既可以是本地用户,也可以是通过网络连接的用户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