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16 \347\250\213\350\210\234/20240403 \347\275\221\347\273\234\345\237\272\347\241\200.md" "b/16 \347\250\213\350\210\234/20240403 \347\275\221\347\273\234\345\237\272\347\241\20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0f4a4db11f2c9e64b1f7168bfe32a58bce28ffc --- /dev/null +++ "b/16 \347\250\213\350\210\234/20240403 \347\275\221\347\273\234\345\237\272\347\241\200.md" @@ -0,0 +1,201 @@ +#### 一、互联网的构成 + +- 网络边缘 + + 1、位于互联网边缘的设备 + + 2、如桌面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服务器、其它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家居设备) + +- 网络核心:交换机、路由器、通信链路 + +- 接入网:常指的是从本地交换机或运营商的城域网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所有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这些设备和介质包括线路设备、传输设施等,主要作用是使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接入各种网络服务,如web浏览、电子邮件、语音通信等。传输技术包括ADSL、Cable Modem、光纤接入等 + +#### 二、网络核心的两大功能 + +- 路由 + + 1、全局操作 + + 2、确定数据分组从源到目标所使用路径 + +- 转发 + + 1、路由器或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分组转发出去 + + 2、即移动到该设备 + + 3、局域操作 + +#### 三、网络分类 + +###### 1、个域网 (Personal Area Network):是最小范围的网络类型,通常仅涵盖个人设备的连接。 + +特点: + +- 极小范围: PAN覆盖的范围非常小,通常不超过几米。 +- 个人设备连接:用于连接个人设备,如智能手机、耳机和智能手表。 +- 蓝牙技术: 蓝牙是常见的PAN连接技术。 + +应用范围 + +- 无线耳机:用于将耳机与智能手机或其他音频源连接。 + +- 智能家居: 用于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智能门锁和智能温控器。 + +- 医疗设备: 用于连接患者监护设备和医疗传感器。 + + ------ + + + +###### 2、局域网 LAN:是一种覆盖较小地理区域的网络。LAN通常用于连接位于同一建筑物或相对较近位置的设备。 + +特点: + +- 范围有限: LAN通常覆盖的范围相对较小,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等。 +- 高速连接: LAN提供高速数据传输,通常以千兆位每秒或更高的速度。 +- 常见拓扑结构: LAN可以采用星型、总线型或环形拓扑结构。 + +应用领域: + +- 办公室网络:用于在办公室内连接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 +- 家庭网络:用于在家庭中连接多个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 +- 学校网络:用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目的,支持教学和学生的在线学习。 + +###### 3、城域网 MAN:覆盖比LAN更大的地理区域,通常涵盖整个城市或城市区域 + +特点: + +- 中等范围: MAN的覆盖范围比LAN大,但仍然比WAN小。 +- 跨越城市: 通常用于连接不同城市区域的组织或机构。 +- 多种连接技术: MAN可以使用光纤、无线连接等多种技术。 + +应用领域: + +- 城市政府:用于城市政府部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 +- 医疗保健: 连接不同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和远程医疗服务。 +- 金融机构: 用于银行和金融公司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 + +###### 3、广域网 WAN:跨越更大的地理区域,通常连接不同城市、国家甚至大洲的设备。 + +特点: + +- 广泛范围:WAN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连接遥远的地点。 +- 多种传输媒介:WAN可以使用电话线、光纤、卫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传输媒介。 +- 互联网的一部分: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WAN。 + +应用范围: + +- 企业网络:用于连接跨国公司的各个分支机构,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办公。 +- 云计算: 通过WAN访问云服务,如云存储和云应用程序。 +- 远程教育: 用于在线教育、远程培训和电子学习。 + +###### 4、互联网 Internet + +定义:互联网又称国际网络,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 +###### 5、Area Network + +#### 四、网络拓扑 + +1. 星型结构 + - 定义:以中央设备(如交换机或集线器)为中心,所有其他设备通过独立的链路直接连接到中央设备。 + - 优点:故障隔离性较好,易于管理和扩展。 + - 缺点:中央设备成为单点故障,一旦中央设备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工作。 +2. 环型结构 + - 定义:每个设备都与其相邻设备直接连接,形成一个环形连通结构。数据通过环路在设备之间传输,每个设备都可以将数据接收和转发给下一个设备 + - 优点: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即使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数据仍然可以在环路中传输。 + - 缺点:数据只能顺时针或逆时针传输,限制了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3. 总线结构 + - 定义: + - 优点: + - 缺点: +4. 网状结构 + - 定义:网状拓扑中,每个设备都与其他设备直接连接,形成一个全连接的结构。每个设备都有多个链路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冗余路径和多路径传输 + - 优点:具有高度的冗余性和可靠性,即使某条链路或设备故障,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 - 缺点:复杂性和成本较高,常用于关键应用场景或特定需求的高可用性网络中。 +5. 树形结构 + - 定义:树状拓扑是以根节点为中心,通过多个层次的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父节点和多个子节点 + - 优点:状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地管理大型网络,并提供较好的容错能力 + - 缺点: +6. 混合结构 + - 定义:混合型拓扑结构是将两种单一拓扑结构混合起来,取两者的优点构成的拓扑 + - 优点: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一旦网络发生故障,只要诊断出哪个网络设备有故障,将该网络设备和全网隔离即可…… + - 缺点:需要选用智能网络设备,实现网络故障自动诊断和故障节点的隔离,网络建设成本比较高。依赖于中心节点。如果连接中心的设备出现故障,则整个网络会瘫痪,故对中心设备的可靠性和冗余性要求都很高。 + + 7.分布式:拓扑网络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具有高可靠性、扩展性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已经在现代的网络应用中广泛应用。 + +#### 五、网络模型 + +1. OSI七层模型(物联网传话,表示应用) +2. TCP/IP四层模型 + - 应用层:FTP、TELNET、HTTP、SNMP、TFTP、NTP + - 传输层:TCP、UDP + - 网络互联层:IP + - 主机到网络层:…… +3. 五层参考模型 + - 应用层 + - 传输层 + - 网络层【路由器三层】 + -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二层】 + - 物理层 +4. 同层用协议,不同层用接口 + +#### 六、性能指标 + +1. 比特:bit ,记为b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量的基本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信息量的单位,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 +2. 速率:指的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3. 带宽:单位时间内最大传输速率(m/s) +4.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实际传输多少个比特 +5. 时延:数据从一段到另一端所需要时间(s) +6. 往返时延: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再到发送端所需要的时间(s) + +#### 七、物理层 + +1. 功能: + + - 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 + - 检测和处理物理层出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例如,传输介质的故障和噪声干扰等。 + - 将数据转换成适合于传输的电信号或光信号,以及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它们转换回原始数据形式 + +2. 传输介质 + + - 导向介质 + - 双绞线 + - 同轴电缆 + - 光纤 + - 非导向介质 + - 无线电:手机通信、基站…… + - 微波:卫星通信 + - 红外线、激光 + +3. 通信方式 + + - 单工:仅有一个方向的通信 + - 半双工:允许双方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接收 + - 全双工:允许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 +4. 物理层设备 + + - 中继器:接收一个信号,然后将信号转发给下一个设备。这样,中继器可以帮助网络信号传输更远。但是,由于中继器不能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因此在使用中继器时需要注意信号是否变弱。【单口】 + - 集线器:,用于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中。集线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多个输入端口连接到一个输出端口上,以便将所有计算机的数据转发给网络上的其他设备。【多口的中继器】 + - 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NIC)也称为网络适配器、网卡或网路接口控制器,是一种允许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中的设备。它位于计算机的主板上,负责将计算机中的数字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以便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 - 线缆:线缆是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的媒介。根据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线缆,例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 + #### 八、数据链路层 + + 1. 作用 + 2. 功能 + - 帧同步 + - 差错控制 + - 流量控制 + - 链路管理 + 3. 重要协议 + - 点对点协议 + - 以太网 + - 高级数据链路协议 + - 帧中继 + - 异步传输模式 + 4. 设备 + - 网桥 + - 交换机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