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47\275\221\347\273\234\346\246\202\350\277\260.assets/wps1.png" "b/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47\275\221\347\273\234\346\246\202\350\277\260.assets/wps1.png"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48c721c3e4e35f68832efa71b5202cbc3dc9e0b Binary files /dev/null and "b/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47\275\221\347\273\234\346\246\202\350\277\260.assets/wps1.png" differ diff --git "a/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47\275\221\347\273\234\346\246\202\350\277\260.md" "b/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47\275\221\347\273\234\346\246\202\350\277\26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944e94cd4396e5a3bedba4c89b0efcfbfcb4b2 --- /dev/null +++ "b/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47\275\221\347\273\234\346\246\202\350\277\260.md" @@ -0,0 +1,121 @@ +交换机 + + 负责转发数据 + + 学MAC地址,并缓存 + + 通信方式 + + 广播,1个源地址正发送数据,any个主机接收(不是ALL) + + 单播,1个源地址发给另一个明确的源地址 + + 组播,部分接收 + + + +数据的封装 + +1. 通信的数据不仅有数据本身 +2. 包括: + +i. + + + + + + + +ü 互联网的构成 + +l 网络边缘 + +1. 位于互联网边缘的设备 +2. 如计算机,手机,服务器等智能终端 + +l 网络核心 + +1. 交换机 +2. 路由器 +3. 通信链路(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电,激光链路) + +l 接入网 + +ü 网络核心的功能 + +l 路由 + +1. 确定数据分组从源到目标所用的路径 +2. 全局操作 + +l 转发 + +1. 全发一遍 + +ü 网络分类 + +l 个域网PAN + +1. Personal Area Network +2. 便携式设备与通信设备短距离通信网络 +3. 10米半径以内 + +l 局域网LAN + +1. Local Area Network +2. 局部共享 +3. 一种私有网络,以局部地区形成的网络 +4. 无线局域网WLAN (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胖AP(家用,带控制功能,适用少量设备)(瘦AP(批量管理AP,多个AP使用同一个))) + +l 城域网MAN + +l 广域网WAN + +l 互联网 Internet(WWW 万维网) + +l Area Network + + + +ü 网络拓扑 + +![img](I:\2024计算机基础作业\计算机网络基础\network\13彭勇斌\网络概述.assets\wps1.png) + +Ø 星型网络为集中式网络 + +Ø 环形网络,区别于星型对中心的依赖 + +Ø 总线结构 + +Ø 网状结构(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结构复杂,实现成本较高,不易维护管理不常用于局域网) + +Ø 分布式结构 + +Ø 混合结构 + +ü 网络模型 + +l OSI七层模型 + +l TCP/IP四层模型(事实标准) + +l 五层参考模型 + +l 同层用协议,不同用接口 + +l 下层为上层服务 + +ü 性能指标 + +l 比特(bit位) + +l 速率(b/s,Kb/s,Mb/s) + +l 带宽(M/s) + +l 吞吐量 + +l 时延 + +l 往返时延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345\237\272\347\241\200\347\237\245\350\257\206.md" "b/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345\237\272\347\241\200\347\237\245\350\257\206.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ad275033802d7fbe98e953a2e9fc65e4b4c39778 --- /dev/null +++ "b/13\345\275\255\345\213\207\346\226\214/\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345\237\272\347\241\200\347\237\245\350\257\206.md" @@ -0,0 +1,51 @@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 +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 +最简单的网络组成:两台主机(网口),一条网线(双绞线) + +### 分时系统 + +概念:它是指多个终端(由键盘、显示器等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 +### 协议 + +概念:在计算机之间,事先达成一个详细的约定,并遵循这个约定进行处理方可建立通信 + +1. 必要性:事先约定,共同遵守 +2. 谁规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3. OSI: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于网路协议 + +### OSI参考模型 + +OSI,即开放式系统互连。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 + +1.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或用户请求提供各种请求服务。 +2. 表示层:将应用层的数据转换成网络能传输的格式。 +3. 会话层:决定采用哪个连接发送表示层给它的数据,不具有实际的传输功能。 +4. 传输层:根据会话层的规定的连接方式顺序,真实的开始建立连接,断开连接。(端口) +5. 网络层: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负责主机A和B之间的数据通信处理。(路由器) +6.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二进制化,再转给物理层。(二层交换机) +7. 物理层:机器只认0和1,二进制,电路是脉冲,电压等信号,实物网卡、网线、光纤。 + +以上组成了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 交换机 + +1、负责转发数据 + +2、学习MAC地址,并缓存起来 + +3、通信方式 + +1. 广播:1个源地址发送数据,any个主机接收(不是ALL) +2. 单播:1个源地址给另一个明确的源地址 +3. 组播:部分接收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