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3.19\344\275\234\344\270\232.md" "b/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3.19\344\275\234\344\270\232.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aeb8b22dba1b93b44f972602b9a236674d0120d3 --- /dev/null +++ "b/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3.19\344\275\234\344\270\232.md" @@ -0,0 +1,37 @@ +### 作业1 了解计算机启动的四个步骤 + +第一阶段:BOIS +计算机通电后,第一件事就是读取BIOS。BIOS程序首先检查,计算机硬件能否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这叫做”硬件自检”(Power-On Self-Test),缩写为POST。 + +第二阶段:主引导记录 +自检完成后,BOIS按照”启动顺序”,把控制权转交给排在第一位的储存设备。读取该设备的第一个扇区,也就是读取最前面的512个字节。这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就叫做”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缩写为MBR)。 + +第三阶段:硬盘启动 +读取主引导记录后,计算机的控制权就要转交给硬盘的某个分区了,这里又分成三种情况。 + ++ 情况A:卷引导记录 + “卷引导记录”的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这个分区里的位置。然后,计算机就会加载操作系统了。 + ++ 情况B: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 计算机先读取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做”扩展引导记录”(Extended boot record,缩写为EBR)。它里面也包含一张64字节的分区表,但是最多只有两项(也就是两个逻辑分区)。 + + ``` + 计算机接着读取第二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再从里面的分区表中找到第三个逻辑分区的位置,以此类推,直到某个逻辑分区的分区表只包含它自身为止(即只有一个分区项)。因此,扩展分区可以包含无数个逻辑分区。 + + 但是,似乎很少通过这种方式启动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确实安装在扩展分区,一般采用下一种方式启动。 + ``` + ++ 情况C:启动管理器 +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读取”主引导记录”前面446字节的机器码之后,不再把控制权转交给某一个分区,而是运行事先安装的”启动管理器”(boot loader),由用户选择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 + +第四阶段:有了操作系统信息,控制权被转交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内核首先被载入内存。然后加载系统的各个模块,至此,全部启动过程完成。 + +### 作业2 了解BIOS和CMOS关系 +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只读存储器,不需要供电就可保持数据不丢失芯片上的程序,BIOS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检程序。 + +CMOS: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 RAM 芯片, CMOS用来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和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某些参数的设定的芯片,CMOS的特性是可读写的,因此在电脑的主板上是用来保存BIOS的设置电脑硬件参数的数据,这个芯片仅仅用来存储数据,CMOS是靠主板上的纽扣电池供电的,就算主机断电也能保存数据。 + +联系: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即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CMOS既是BIOS设置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BIOS设置系统参数的结果。 + +区别: bios保存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Setup程序),而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里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