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967760cb82fefca96370614d416da5e166025f91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tan <123> Date: Mon, 20 May 2024 23:56:14 +0800 Subject: [PATCH] biji --- ...60\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 0 ...24.05.15-Linux\345\237\272\347\241\200.md" | 67 ++++++++ ...ux\347\232\204\345\221\275\344\273\244.md" | 154 ++++++++++++++++++ 3 files changed, 221 insertions(+) rename "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345\260\206md\347\254\224\350\256\260\347\224\237\346\210\220HTML\345\217\221\345\210\260\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 "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4-\345\260\206md\347\254\224\350\256\260\347\224\237\346\210\220HTML\345\217\221\345\210\260\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100%) create mode 100644 "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5-Linux\345\237\272\347\241\200.md" create mode 100644 "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8-linux\347\232\204\345\221\275\344\273\244.md" diff --git "a/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345\260\206md\347\254\224\350\256\260\347\224\237\346\210\220HTML\345\217\221\345\210\260\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b/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4-\345\260\206md\347\254\224\350\256\260\347\224\237\346\210\220HTML\345\217\221\345\210\260\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345\260\206md\347\254\224\350\256\260\347\224\237\346\210\220HTML\345\217\221\345\210\260\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rename to "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4-\345\260\206md\347\254\224\350\256\260\347\224\237\346\210\220HTML\345\217\221\345\210\260\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diff --git "a/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5-Linux\345\237\272\347\241\200.md" "b/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5-Linux\345\237\272\347\241\200.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586ce19 --- /dev/null +++ "b/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5-Linux\345\237\272\347\241\200.md" @@ -0,0 +1,67 @@ +#### Linux基础 + +1.Linux是操作系统的内核,以其为基础会有很多发行版本, + +​ RedHat(收费商业版本),Centos(是RedHat的社区版本), + +​ Debian,Ubantu(是以Debian+桌面皮肤的版本) + +2.学习Debian两种方法 + +​ 1.安装虚拟机,再安装Debian,快照 + +​ 2.利用华为云,快照功能,对服务器进行存档 + +3.准备虚拟机VM17版本,Debian 12.5 64位的ISO文件 + +4.先安装VM,再创建一个新虚拟机 + +5.下载一个Debian的安装镜像 https://www.debian.org/ + +6.用SSH远程登录Debian + +7.默认Debian没有安装SSH服务端,自己安装一个 + +1. ```js + apt-get install ssh -y // 需要root权限,安装SSH服务端 + ip addr show // 查看IP地址 + ifconfig // 需要root权限,可以借权sudo + // 以上两步,就可以用普通用户远程登录了,但是默认下root是不可以直接登录的。需对ssh做配置 + + // 为了方便我们编辑文件。安装一个vim编辑器,默认是vi + ``` + + + +1. 修改ssh的服务端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文件 + + ```js + vim /etc/ssh/sshd_config + Port 22// 开启端口22 + PermitRootLogin yes // 允许root登录 + 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 采用密码验证模式 + PermitEmptyPasswords no // 禁用空密码 + + + // 重启ssh,让修改后的配置生效 + systemctl restart ssh + // /etc/init.d/ssh restart 同上的效果 + ``` + + + +2. 如何借用root权限 + + 1. ```js + 1. 安装sudo + apt-get install sudo -y + 2. 将普通用户名加入 + vim /etc/sudoers + ## + ##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 root ALL=(ALL) ALL + 用户名 ALL=(ALL) ALL + + ``` + + 2. 重新登录普通用户,就可以使用sudo功能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8-linux\347\232\204\345\221\275\344\273\244.md" "b/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8-linux\347\232\204\345\221\275\344\273\244.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fbb9521 --- /dev/null +++ "b/17\351\273\204\344\270\275\345\207\244/2024.05.18-linux\347\232\204\345\221\275\344\273\244.md" @@ -0,0 +1,154 @@ +#### linux的命令 + +Linux采用典型的树文件系统结构,一个/表示一个目录,以/开头的是绝对路径,D表示目录 + +liunx的几个原则 + +​ 1.严格区分大小写 + +​ 2.一切根源就是/ + +​ 3.写命令等,不要漏掉空格 + +​ 4.有严格的权限之分,安全性好 + +​ 5.一切皆文件 + +/bin目录是liunx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包含了整个文件系统的基础结构 + +bin 常规执行程序存放位置,普通用户 + +​ /bin/ls 列出当前目录内容 + +​ /bin/cp 复制文件 + +​ /bin/mv 移动文件 + +sbin 存放系统管理员需要的系统管理命令,只有系统管理员权限执行 + +​ 例如:/sbin/reboot 重启系统命令 + +​ /sbin/ifconfig 配置网络接口命令 + +boot 包含引导加载程序和内核文件(重要,不能随意更改) + +dev 所有系统配置文件 + +​ /dev/sda 第一块磁盘 + +​ /dev/sdb 第二块磁盘 + +​ /dev/sda1 第一块磁盘第一个分区 + +​ /dev/sda2 第一块磁盘第二个分区 + +etc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 + +​ /etc/配置目录 /etc/硬盘分区 + +​ 例如:/atc/network/interfaces 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 +​ /etc/apt/sources.list apt软件源配置文件 + +​ /etc/nginx/nginx.conf nginx软件配置文件 + +​ /etc/ssh/sshd-config sshd服务端配置文件 +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所在地 + +root root用户的家目录 + +lib 系统库文件 + +mnt 挂载手动临时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 +media 挂载可移动介质的挂载点 + +opt 第三方软件包安装目录 + +usr 大部分用户安装程序文件 + +proc 虚拟文件系统,提供有关系统和运行程序的信息 + +sys 包含虚拟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和统计数据 + +tmp 临时文件 + +usr 大部分用户安装的程序和文件 + +var 包含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缓存 + +lost+found 文件系统检查将损坏的文件片段放置处(有可恢复的文件,也有不可恢复的文件) + + + +df 显示系统中各文件系统硬盘使用情况 + +cd 切换目录 例如:cd /dev 切换到dev文件 + +ls 列出文件或文件夹 + +su 切换身份 + +sudo 临时借用一次 + +cat 显示指定文件 + +rm 删除文件 + +logout 登出 + +login 登录 + +ctrl+l 清屏 + + + +#### 作业 + +1.什么是环境变量 + +环境变量是包含关于系统及当前登录用户的[环境信息](https://wenwen.sogou.com/s/?w=环境信息&ch=ww.xqy.chain)的字符串,一些软件程序使用此信息确定在何处放置文件(如[临时文件](https://wenwen.sogou.com/s/?w=临时文件&ch=ww.xqy.chain)). + +任何用户都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用户的环境变量。但是,只有管理员才能添加、修改或删除[系统环境](https://wenwen.sogou.com/s/?w=系统环境&ch=ww.xqy.chain)变量 + +设置环境变量,方法如下: + +点击我的电脑然后按右键——属性——高级——环境变量——新建——名称/路径 + + + +2. +tanjc@hlif:~$ cd /home 切换到/home +tanjc@hlif:/home$ ls 查看文件 +tanjc +tanjc@hlif:/home$ mkdir 国家 +mkdir: 无法创建目录 "国家": 权限不够 +tanjc@hlif:/home$ su root 切换到root +密码: +root@hlif:/home# mkdir 国家 创建国家文件夹 + +以上七个步骤最后演变为:/国家/省份/市/县/镇/村/姓名 然后在这后面打上mkdir -p 学号姓名 + +``` +mkdir -p 可以创建多级文件夹 +``` + +root@hlif:/home/国家/市/区/镇/村/姓名/2244310625黄丽凤# cd 2244310625黄丽凤 +root@hlif:/home/国家/市/区/镇/村/姓名/2244310625黄丽凤# vim 进入编辑模式 +root@hlif:/home/国家/市/区/镇/村/姓名/2244310625黄丽凤# cat 日记.txt + 写作业很烦很烦很烦,害怕丘丘抽人抽到我,好像凑不到四百字,不写了。 + +root@hlif:/home/国家/市/区/镇/村/姓名/2244310625黄丽凤# cd /home +root@hlif:/home# ls +国家 tanjc +root@hlif:/home# cd 国家 +root@hlif:/home/国家# cd /home +root@hlif:/home# tar -zcvf 中国.tar.gz 中国 压缩中国这个文件夹 +root@hlif:/home# ls +国家 中国.tar.gz tanjc +root@hlif:/home# apt-get install lrzsz 安装解压工具 +root@hlif:/home# sz 中国.tar.gz 解压到电脑 + + +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