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b/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index 6cc25b1d938d1947043e63772ee8323988b36a23..b2f3032ab7fbefd6a3ae0da787b5ce16f58a30ea 100644 --- "a/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 "b/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 -128,13 +128,16 @@ - 作用 - 负责将物理层数据(透明)且可靠的传输到网络层 - 在相邻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 + - 将数据封装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 协议 - PPP协议-----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 - 设备 - 网桥 - 早期的二层网络设备,也叫桥接器 - 已被多端口的交换机取代 - - 交换机 + - 第二层交换机 + - 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转发 + - **同一网络的传输用交换机** ##### 作业 @@ -177,4 +180,17 @@ - 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https://baike.baidu.com/item/Telnet/810597?fromModule=lemma_inlink)、[FTP](https://baike.baidu.com/item/FTP/13839?fromModule=lemma_inlink)、[SMTP](https://baike.baidu.com/item/SMTP/175887?fromModule=lemma_inlink)等,是用来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或者按不同应用要求与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传输层; - 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UDP](https://baike.baidu.com/item/UDP/571511?fromModule=lemma_inlink)、TCP,是使用者使用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内部数据结合的通道,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 -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有ICMP、IP、IGMP,主要负责网络中数据包的传送等; - - 而网络访问层,也叫网络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主要协议有ARP、[RARP](https://baike.baidu.com/item/RARP/610685?fromModule=lemma_inlink),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对不同通信媒介有关信息细节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等。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而网络访问层,也叫网络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主要协议有ARP、[RARP](https://baike.baidu.com/item/RARP/610685?fromModule=lemma_inlink),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对不同通信媒介有关信息细节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等。 + + + +#### 网络层 + +- 设备:第三层交换机 +- 作用 + - 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路径的选择(寻址)并进行数据的分发。 + - **不同网络的传输用路由器** + - 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用的是IP协议 + - 数据传输:将源主机数据通过寻址传输,依赖IP地址到目的主机 + - 数据分发:数据帧太多,再分割,重组 + diff --git "a/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7_IP.md" "b/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7_IP.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dd9e16b881106b90e071ffc8234e7a733f9e896 --- /dev/null +++ "b/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7_IP.md" @@ -0,0 +1,18 @@ +#### IP协议 + +全称“国际互联协议”,IP地址按32位二进制IPv4(32个0或1组成)或按128位,16进制,IPv4; + +为了方便采用点分十进制。 + +##### 分类 + +- A类:最高位是0,占第一个字节,子网掩码:255.0.0.0 ,字节范围1-127,其中127为保留地址 +- B类:最高位是10,占第一、二个字节,子网掩码:255.255.0.0 ,字节范围128-191 +- C类:最高位是110,占第一、二、三个字节,子网掩码:225.225.225.0 ,字节范围192-223 +- D类:最高位是1110,占四个字节,子网掩码225.225.225.225 ,字节范围224-239,组播地址 +- E类:最高位是11110,占五个字节,字节范围240-255,保留为研究测试使用 + +##### 构成:网络号+主机号 + +- 网络地址 +- 主机地址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