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7d4f9a715350ed1c51c34d6ae6ede337b1b3ee75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UTF-8?q?=E9=99=88=E5=80=A9=E5=80=A9?= <2294221913@qq.com> Date: Thu, 4 Apr 2024 13:48:02 +0800 Subject: [PATCH] zy --- ...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 180 ++++++++++++++++++ 1 file changed, 180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diff --git "a/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b/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6cc25b1 --- /dev/null +++ "b/44 \351\231\210\345\200\251\345\200\251/20240403_\347\275\221\347\273\234\345\210\206\347\261\273&\346\213\223\346\211\221\345\233\276&\347\275\221\347\273\234\346\250\241\345\236\213.md" @@ -0,0 +1,180 @@ +#### 网络核心 + +- 交换机 +- 路由器 +- 通信链路 + - 光纤 + - 铜缆 + - 无线电 + - 激光链路 + +##### 网络核心的两大功能 + +- 路由 + - 全局操作 + - 确定数据分组从源到目标所使用的路径 +- 转发 + - 局部操作 + - 路由器或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分组转发出去 + - 即移动到该设备的某个输出接口 + +#### 网络分类 + +- 个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 - 一般10米半径以内 + - 便携式消费设备与通讯设备短距离通信网络---蓝牙耳机 +-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 - 最常见、要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 + - 局部共享 + - 文件共享 + - 打印机共享 + - 一种私有网络,局部地区形成的区域网络 + - 公司网络 + - 校园网络 + - 宿舍网络 + - 教室网络 + - 无线局域网WiFi +- 城域网MAN(Metropolition Area Network) + - 以城市为单位,连接城内的多个局域网 + - 局域网地理位置上的延伸 +-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 - 连接不同城市之间的城域网或局域网 + - 覆盖地理位置广,乃至覆盖地区或国家 +- 互联网(Internet) + - 国际网 + - 万维网(www) +- Network Area + +#### 网络拓扑图分类 + +- 星型结构 + - 以中央式节点为中心,又称**集中式网络** +- 环形结构 + - 每台计算机都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都是最后一个节点与第一个节点组合在一起 +- 树形结构 + - 树形拓扑有一个根节点,所有其他节点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层次结构,因此,它也称为**分层拓扑**。 +- 网状结构 + - 在此拓扑中,每个节点或设备都直接相互连接。 + - 可靠性高,不易管理和维护,也称为**分布式结构** +- 总线结构 + - 使用一根电缆连接所有的节点,主缆充当整个网络的主干,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充当计算机服务器 +- 混合结构 + - 组合了两个或多个拓扑 + +#### 网络模型 + +- OSI七层模型(官方使用标准) + - **物联网传话,表示应用** + - 应用层 + - 表示层 + - 会话层 + - 传输层 + - 网络层 + - 数据链路层 + - 物理层 +- TCP/IP四层模型(事实标准) + - 应用层(七层中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 - 传输层 + - 网络层 + - 网络接口层(七层中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五层模型(学习专用) + - 应用层(七层中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 - 传输层 + - 网络层 + - 数据链路层 + - 物理层 + +#### 物理层 + +- 功能 + - 负责在物理设备之间传递比特流(0101) + - 主要任务是确定传输设备接口的标准 + - 机械特性 + - 电气特性 + - 功能特性 + - 规定电平的表示含义,信号线的用途 + - 比如:-5v表示二进制的0;5v表示二进制的1 +- 传输介质 + - 数据需要在传输介质上传输 + - 导向传输介质(固体介质) + - 双绞线 + - 同轴电缆 + - 光纤 + - 非导向传输介质(空气,真空,海水) + - 无线电波----手机通信 + - 微波----卫星通信 + - 红外线,激光 +- 通信方式 + - 单工通信:一条通道,只能单向通信(广播) + - 半双工通信:两条通道,能双向通信,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对讲机) + - 全双工通信:两条通道,能双向通信,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电话) +- 物理层设备 + - 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逐渐衰减,衰减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失帧,会导致接收错误 + - 借用设备解决 + - 中继器:放大衰减的信号,延长通信距离 + - 集线器: + - HUB中心的意思 + - 多口的中继器 + - 放大信号的基础上提供多个接口 + - 多了数据共享功能 + +#### 数据链路层 + +- 功能 + - 透明传输 + - 封装成帧 + - 差错控制 + - 流量控制 +- 作用 + - 负责将物理层数据(透明)且可靠的传输到网络层 + - 在相邻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 +- 协议 + - PPP协议-----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 +- 设备 + - 网桥 + - 早期的二层网络设备,也叫桥接器 + - 已被多端口的交换机取代 + - 交换机 + +##### 作业 + +1. 什么是接入网 + + - 定义 + + 指[骨干网](https://baike.baidu.com/item/骨干网/0?fromModule=lemma_inlink)络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设备。其[长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长度/0?fromModule=lemma_inlink)一般为几百米到几公里,因而被形象地称为"最后一公里"。由于骨干网一般采用光纤结构,传输速度快,因此,接入网便成为了整个网络系统的瓶颈。接入网的接入方式包括铜线(普通电话线)接入、光纤接入、光纤同轴[电缆](https://baike.baidu.com/item/电缆/0?fromModule=lemma_inlink)(有线电视电缆)混合接入和无线接入等几种方式。 + + - 分类 + + 根据光接入节点位置不同,光纤接入方式又分为:FTTH、FTTB、FTTC和FTTO。传统接入网的主要接入方式主要有:V5接入、无源光网络接入(PON)、xDSL接入和光纤/同轴混合网接入(HFC)。 + + - 接入网 + - 无线 + - 固定终端 + - 移动终端 + - 有线 + - 纯双绞线(HDSL,ADSL,NDSL) + - 光纤、双绞线(FTTC,FTTR) + - 光纤、同轴电缆 + - 纯光纤网(FTTH,FTTO) + + - 特征 + + - 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 - 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 - 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 - 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https://baike.baidu.com/item/网络管理系统/0?fromModule=lemma_inlink),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 + + + + +2. 了解TCP/IP + +- TCP/IP 是用于因特网 (Internet) 的通信协议 +- 即传输控制/网络协议,也叫作网络通讯协议。 +- TCP/IP传输协议是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 + - 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https://baike.baidu.com/item/Telnet/810597?fromModule=lemma_inlink)、[FTP](https://baike.baidu.com/item/FTP/13839?fromModule=lemma_inlink)、[SMTP](https://baike.baidu.com/item/SMTP/175887?fromModule=lemma_inlink)等,是用来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或者按不同应用要求与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传输层; + - 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UDP](https://baike.baidu.com/item/UDP/571511?fromModule=lemma_inlink)、TCP,是使用者使用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内部数据结合的通道,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 + -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有ICMP、IP、IGMP,主要负责网络中数据包的传送等; + - 而网络访问层,也叫网络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主要协议有ARP、[RARP](https://baike.baidu.com/item/RARP/610685?fromModule=lemma_inlink),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对不同通信媒介有关信息细节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等。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