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3bcdf0e1d42559be779a11c9997c123e4c1fba66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123 <123@qq.com> Date: Sat, 6 Apr 2024 19:33:12 +0800 Subject: [PATCH] =?UTF-8?q?=E7=AC=94=E8=AE=B0?=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 .../20240402.md" | 118 ++++++++++++++++++ .../20240403.md" | 47 +++++++ 2 files changed, 165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2.md" create mode 100644 "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3.md" diff --git "a/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2.md" "b/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2.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6e55e47 --- /dev/null +++ "b/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2.md" @@ -0,0 +1,118 @@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 + +有了网络之后: + +​ 1.传输数据 + +​ 2.有源地址 + +​ 3.有目的地址 + +​ 4.数据会被封装 + +集线器:(无脑发送信息) + +​ 1.将众多终端相连,形成网络。 + +​ 2.某终端发给他的数据,会被无脑转发。 + +​ 3.网络中的终端通过MAC地址识别。 + +​ a.每台能上网的设备都必须有MAC地址。 + +​ b.MAC地址是上网设备一出厂就有的 + +​ c.MAC地址:物理地址,以太网地址。 + + +交换机:比集线器强(有选择性发送) + +​ 1.很多的网口。 + +​ 2.负责同一网络的数据转发。 + +​ 3.交换机端口都有编号0/2 + +​ 4.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维护一张表,这个表记录了端口号和MAC的关系。 + +交换机中,数据传输的几种方式: + +​ 1.1对1 单播 + +​ 2.1对部分 组播 + +​ 3.1对多 广播 + +​ a.当目的地MAC:全是F就表示广播。 + +交换机: + +1.广播域(同一个交换机互发数据) + +2.局域网核心设备 + +3.通过MAC地址识别。 + +4.交换机可以再接交换机(理论上是无限的) + +路由器: + +1.隔离广播域(及连通广播域) + +2.维护路由表(记录ip的下一跳) + +3.这里用IP识别设备。 + +IP地址的构成: + +1.网络号 + +2.主机号 + +3.每个上网设备都要有一个IP才可以跨网连接。 + +4.不同的网络访问需要用到路由器。 + +5.通过IP的网络号就可以识别是不是同一网络。 + + +2.OSI七层模型 + +- **物理层**:(第一层) + +解决两个硬件之间怎么通信的问题,常见的物理媒介有光纤、电缆、中继器等。它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 +- **数据链路层:** +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该层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 +它的具体工作是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 + +- **网络层:** + +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有多台计算机,怎么找到要发的那台?如果中间有多个节点,怎么选择路径?这就是路由要做的事。 + +该层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该层的数据单位,由上一层数据打包而来)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这一层定义的是IP地址,通过IP地址寻址,所以产生了IP协议。 + +- **传输层:** + +当发送大量数据时,很可能会出现丢包的情况,另一台电脑要告诉是否完整接收到全部的包。如果缺了,就告诉丢了哪些包,然后再发一次,直至全部接收为止。 + +简单来说,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就是:监控数据传输服务的质量,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 +- **会话层:** + +虽然已经可以实现给正确的计算机,发送正确的封装过后的信息了。但我们总不可能每次都要调用传输层协议去打包,然后再调用IP协议去找路由,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自动收发包,自动寻址的功能。于是会话层出现了:它的作用就是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 +- **表示层:** + +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或者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处理的格式。 + +- **应用层:**(第七层) + +应用层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前端同学对应用层肯定是最熟悉的。 + diff --git "a/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3.md" "b/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3.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4d9e0b3 --- /dev/null +++ "b/13\351\237\251\347\224\263\347\220\246/20240403.md" @@ -0,0 +1,47 @@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 +1. 网络拓扑结构 + + 星型结构:网络有中心节点,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 + 环型结构:是由连接成封闭回路的望理解点组成的。 + + 树型结构:是总线型结构的扩展,其传输介质可有多条分支,但不形成闭合回路。 + + 总线型结构: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 + + 网状型结构: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联起来的。 + +2. 同层用协议,不同层用接口。 + +3. 带宽:单位时间内最大传输速率(M/s) + +4.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实际传输多少个比特(M/s) + +5. 传输介质: + + 1. 导向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 2. 非导向传输介质:无线电波-手机通信、微波-卫星通信、红外线、激光 + +6. 通信方式: + + 1. 单工通信:一条信道,只能单项通信。 + 2. 半双工通信:两条信道,能双向通信,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 + 3. 全双工信道:两条信道,能双向通信,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 + + + + + + + + + + + + + + + +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