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e4ce79d748aff27acae8480975a93c06164de2a2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UTF-8?q?=E9=99=88=E6=AD=A3=E6=A5=A0?= <12461668+kkkjj2222222256@user.noreply.gitee.com> Date: Tue, 2 Apr 2024 04:27:05 +0000 Subject: [PATCH] =?UTF-8?q?=E9=99=88=E6=AD=A3=E6=A5=A0?=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Signed-off-by: 陈正楠 <12461668+kkkjj2222222256@user.noreply.gitee.com> --- .../20240402\347\275\221\347\273\234.md" | 23 +++++++++++++++++++ 1 file changed, 23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03\351\231\210\346\255\243\346\245\240/20240402\347\275\221\347\273\234.md" diff --git "a/03\351\231\210\346\255\243\346\245\240/20240402\347\275\221\347\273\234.md" "b/03\351\231\210\346\255\243\346\245\240/20240402\347\275\221\347\273\234.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fb9e64e --- /dev/null +++ "b/03\351\231\210\346\255\243\346\245\240/20240402\347\275\221\347\273\234.md" @@ -0,0 +1,23 @@ +``` +网线: 双绞线 水晶头:RJ-45 +交换机 +有mac地址,全球唯一 +交换机功能:自动学习mac地址,将其入端口的mac记录在表格内 +两台电脑可以直接连,但是多台需要用到交换机,交换机有三种,单播,组播,广播。 + + +路由器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广播可以访问的,可以通过ip地址连接,可以有网络 + +osi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连。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 +7.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各种应用程序协议协议有: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本传输协议)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DNS(域名系统) TELNET(远程终端协议) 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 POP3(邮局协议版本3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信息的语法语义以及他们的关联,如加密解密、转换翻译、压缩解压格式有,JPEG、ASCll、EBCDIC、加密格式等 [2]如LPP(轻量级表示协议) +5.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及管理会话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安全协议:SSL(安全套接字层协议)、TLS(安全传输层协议) +4.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接受上一层数据,在必要的时候把数据进行切割,并将这些数据交给网络层,并保证这些数据段有效到达对端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3.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控制子网的运行,如逻辑编址、分组传输、路由选择协议有:ICMP(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IGMP(组管理协议) IP(IPV4 IPV6)(互联网协议)安全协议、路由协议(vrrp虚拟路由冗余)2.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3]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物理寻址、同时将原始比特流转变为逻辑传输线路地址解析协议:ARP、P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1.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机械、电子、定时接口通信信道上的原始比特流传输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 +``` +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