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5f1a43f6442c5af39cfd075924754cc02e0c08d1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UTF-8?q?=E5=90=B4=E5=A8=81=E9=9C=86?= <2214508616@qq.com> Date: Mon, 17 Mar 2025 08:34:18 +0000 Subject: [PATCH] =?UTF-8?q?=E6=96=87=E7=90=B3=C2=B7=E5=A4=A9=E8=A1=8C?= =?UTF-8?q?=E8=80=85?=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Signed-off-by: 吴威霆 <2214508616@qq.com> --- ...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 140 ++++++++++++++++++ 1 file changed, 140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04 \345\220\264\345\250\201\351\234\206/20250317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diff --git "a/04 \345\220\264\345\250\201\351\234\206/20250317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b/04 \345\220\264\345\250\201\351\234\206/20250317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1ffb5c1 --- /dev/null +++ "b/04 \345\220\264\345\250\201\351\234\206/20250317 \350\256\241\347\256\227\346\234\272\347\275\221\347\273\234.md" @@ -0,0 +1,140 @@ +# 计算机网络分类 + +1. **按分布范围分类** + + - **广域网(WAN)**。也称远程网。关于网提供长距离通信,通常是`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的区域,比如跨国通信。连接关于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 - **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覆盖范围约`5~50km`,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因此有时也常并入局域网的范围进行讨论。 + - **局域网(LAN)**。范围`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区域。一般用微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线路相连。`传统上,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而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 + - **个人区域网(PAN)**。覆盖范围大约`十米`左右。指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b4fb732c1d7aaf9302cf56d641169513.png) + +2. **按拓扑结构分类** + + -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总的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如总线形、环形)表示的网路结构,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 - 分为四类:`总线形、星形、环形、网状形`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79a0aaba80f8ecf43003d355b7d2acab.png) + + - 总线形: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 - 星形:每个终端或计算机都以单独的线路和中央设备相连 + - 环形:所有计算机接口设备连接成一个环 + - 网状形:一般情况下,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条路径与其他结点相连,多用于广域网 + +3. **按传输技术分类** + + - 广播式网络。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接受到该分组的计算机将通过检查目的地之来决定是否接受该分组。 + - 点对点网络。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 + +4. **按使用者分类** + + - 公用网(Public Network)。也称公众网。指电信公司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 + -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指某个部门为满足本单位特殊业务需要而建造的网络。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人提供服务。如铁路、典礼、军队等部门专用网络。 + +5. **按交换技术分类** + + - **电路交换网络**。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建立起一条专用的通路用于传输数据,包括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传输数据(一直占用通信资源)和断开连接(释放通信资源)三个阶段。最典型的电路交换网是传统电话网络。该类网络的特点是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条管道中传送。 + - **报文交换网络**。也称`存储-转发网络`。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码等辅助信息,然后封装成报文、这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再转发给下一个结点,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到达目的结点,每个报文可以单独选择到达目的结点的路径。 + - **分组交换网络**。也称`包交换网络`。其原理是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组成分组(包),以`储存-转发方式`传输。 + +6. **按传输介质分类** + + - 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 - 有线网络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等 + - 无线网络可分为蓝牙、微波、无线电等类型 + + + + +# TCP/IP协议 + +### 简介 + +TCP/IP协议实际上是一个协议族。 + +TCP/IP协议**主要**由网络层的IP协议 和 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 + +IP 或 ICMP、TCP 或 UDP、TELNET 或 FTP、以及 HTTP 等都属于 TCP/IP 协议,他们与 TCP 或 IP 的关系紧密。因此,也称 TCP/IP 为网际协议群。 + +**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 +打个比方:TCP协议就相当于中国邮政快递,用来做运输 +IP协议就相当于邮政编码,用来唯一标记目的地。 + +### TCP协议 + +> TCP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工作在传输层。提供面向链接的,可靠的传输服务(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 +- **面向链接**:数据传输之前,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要建立连接,才可以传输数据 +- **可靠的**:数据传输是有序的,要对数据进行校验,数据不会丢失 + +与TCP协议对应的还有一个UDP协议。 + +### UDP协议 + +> 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只有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 +- **面向无连接**:传输方和接收方不需要建立连接,在传输数据之前没有明确的连接链路(即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一条链路传输) +- **不可靠**:因为数据的传输不是通过一条链路完成的,因此接收方接收的数据不一定按照发送数据的顺序接收,这样就可能造成数据包的丢失 + +传输方和接收方不需要建立连接,用于对数据实时性和安全性不高的场合。可以用于视频会议。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d36ece35b6f4d10638261969a5a41cba.png#pic_center) + +### IP协议 + +IP协议是TCP/IP协议的核心,**所有的TCP,UDP等数据都以IP数据格式传输**。IP协议没有提供一种数据未传达以后的处理机制,这被认为是上层协议:TCP或UDP要做的事情,所以IP不是可靠的协议。 + +**IP地址的分类**: + +内网地址: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 +内网地址是局域网内给主机分配的IP地址,该地址外网无法直接访问,只能内网主机之间进行访问。 + +*补充:* +(1)**建立TCP连接** + +TCP连接就是通过TCP协议在2台主机(的两个程序之间)之间建立起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主机就可以通过该通道相互传送数据,TCP连接也称为Sock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9b37306da354b852a80fd77556ff73b3.png#pic_center) +(2)**协议://域名:端口号** + +**域名**:因为IP地址不方便记忆,所以通过域名来对应IP,只要记住域名就相当于记住了IP地址。 + +**端口号**:有了TCP和IP以后,就可以实现主机之间的通信。但是一台主机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所以我们需要端口号来区分数据是属于哪一个应用程序的。 + +#### 参考示意图 + +![2](https://gitee.com/wwwt006/bed/raw/604f30c66563be9823f329f30e054f6074629f28/images/%E6%8A%A5%E6%96%87.png) + +![2](https://gitee.com/wwwt006/bed/raw/604f30c66563be9823f329f30e054f6074629f28/images/%E8%AF%A6%E8%A7%A3.jpg) + + + +# OSI七层模型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七层模型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划分为七个不同层次的标准化框架。每一层都负责不同的功能,从物理连接到应用程序的处理。这种模型有助于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通信时,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网络通信的过程。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64ee1bbf8dbec49d9437ebb5493cff16.png#pic_center) +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这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顶层,提供用户接口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在这一层,用户可以访问各种网络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该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换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它还提供了数据格式转换和语法转换的功能。 +-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负责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它还提供了数据的同步和检查点恢复功能,以确保通信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负责数据的分段、传输控制、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它主要使用 TCP(传输控制协议)和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来实现这些功能。 +-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以及网络中的寻址和拥塞控制。它选择最佳的路径来传输数据包,以确保它们能够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进行传输。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提供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服务,负责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出现的错误。它还控制访问物理媒介的方式,以及数据帧的传输和接收。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定义了连接主机的硬件设备和传输媒介的规范。它确保比特流能够在网络中准确地传输,例如通过以太网、光纤和无线电波等媒介。 + +#### 参考示意图 + +![1](https://gitee.com/wwwt006/bed/raw/master/images/%E5%90%84%E5%B1%82%E8%A7%A3%E9%87%8A.png) + + + +![2](https://gitee.com/wwwt006/bed/raw/master/images/%E9%82%AE%E9%80%92%E6%9C%8D%E5%8A%A1%E7%A4%BA%E4%BE%8B.webp) + +# 作业: + +1. 书本的12/13页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