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4fe5da6de773deb9c4ef41c4247270e6a5add67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UTF-8?q?=E6=9D=8E=E6=80=9D?= <1662679300@qq.com> Date: Tue, 18 Mar 2025 22:12:39 +0800 Subject: [PATCH] 3.18 --- ...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 157 ++++++++++++++++++ 1 file changed, 157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21 \344\270\201\346\235\250\346\202\246/2025031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diff --git "a/21 \344\270\201\346\235\250\346\202\246/2025031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b/21 \344\270\201\346\235\250\346\202\246/2025031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6767138 --- /dev/null +++ "b/21 \344\270\201\346\235\250\346\202\246/2025031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 -0,0 +1,157 @@ +### 20250318 物理层 +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比特流,确保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 + +#### 1.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 +- **比特流传输**:在物理介质上传输0和1的比特流。 +- **电气、机械、功能和规程特性**:定义接口的电气、机械特性及传输规程。 +- **物理连接管理**:管理硬件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 +#### 2. **物理层的功能** + +- **信号编码**:将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 **数据传输**: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 +- **同步**:确保发送和接收端的同步。 +- **物理拓扑**:定义网络设备的物理布局。 + +#### 3. **物理层的传输介质** + +- **有线介质**: + - **双绞线**:常见于以太网,如Cat5e、Cat6。 + - **同轴电缆**:用于电视信号和早期以太网。 + - **光纤**:高速、长距离传输,如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 **无线介质**: + - **无线电波**:用于Wi-Fi、蓝牙。 + - **微波**:用于卫星通信和地面微波链路。 + - **红外线**:短距离通信,如遥控器。 + +#### 4. **物理层设备** + +- **网卡(NIC)**:连接计算机与网络。 +- **集线器(Hub)**:连接多个设备,广播数据。 +- **交换机(Switch)**:智能转发数据。 +- **路由器(Router)**:连接不同网络,路由数据包。 +- **调制解调器(Modem)**: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转换。 + +#### 5. **物理层协议** + +- **Ethernet**:局域网常用协议。 +- **USB**:通用串行总线,用于设备连接。 +- **Bluetooth**:短距离无线通信。 +- **DSL**:数字用户线路,用于宽带接入。 + +#### 6. **物理层的挑战** + +- **信号衰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减弱。 +- **噪声干扰**:外部电磁干扰影响信号质量。 +- **带宽限制**:物理介质的传输能力有限。 + + + +### 作业 + +### 1. OSI模型各层的具体作用及协议 + +**OSI模型**(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分为七层,每层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 **作用**: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比特流。 + - **协议**:Ethernet, USB, Bluetooth, DSL。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 **作用**:提供节点到节点的数据传输,处理物理地址(MAC地址)。 + - **协议**:Ethernet, PPP, HDLC, VLAN。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 **作用**: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处理逻辑地址(IP地址)。 + - **协议**:IP, ICMP, ARP, RIP, OSPF。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 **作用**: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 **协议**:TCP, UDP, SCTP。 +- **会话层(Session Layer)** + - **作用**:管理会话和连接,控制对话的建立、维护和终止。 + - **协议**:NetBIOS, PPTP, RPC。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 **作用**:处理数据的格式和编码,确保数据能被应用层理解。 + - **协议**:SSL/TLS, JPEG, MPEG。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 **作用**: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接口。 + - **协议**:HTTP, FTP, SMTP, DNS, Telnet。 + +### 2. 物理层的任务及传输介质 + +- **任务**: + - 传输原始比特流。 + - 定义电气、机械、功能和规程特性。 + - 管理硬件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 **传输介质**: + - **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 - **无线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 +### 3. 物理层设备的图片和视频 + +- **设备**: + - **网卡(NIC)**:连接计算机与网络。 + - **集线器(Hub)**:连接多个设备,广播数据。 + - **交换机(Switch)**:智能转发数据。 + - **路由器(Router)**:连接不同网络,路由数据包。 + - **调制解调器(Modem)**: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转换。 + +### 4. 中国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史 + +- **1990年代**: + - **拨号上网**:通过电话线,速度56Kbps。 + +- **2000年代初**: + - **ADSL**:通过电话线,速度提升至几Mbps。 + +- **2000年代中期**: + - **光纤接入**:FTTH/FTTB,速度大幅提升至100Mbps以上。 + +- **2010年代**: + - **4G LTE**:移动宽带,速度达100Mbps。 + - **光纤普及**:城市广泛覆盖,速度达1Gbps。 + +- **2020年代**: + - **5G**:移动宽带,速度达10Gbps。 + + - **千兆光纤**:家庭和企业广泛使用,速度达1Gbps以上。 + + + +### 4. 课本作业 + +1. 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__D__。 + - A. 半双工通信 + - B. 单工通信 + - C. 数据报 + - D. 全双工通信 +2.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___A___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 - A. 光纤 + - B. 同轴电缆 + - C. 双绞线 + - D. 微波 +3. 该数据传输速率为4800bit/s,采用十六相调制,则信号传输速率为___D___。 + - A. 4800 Baud + - B. 3600 Baud + - C. 2400 Baud + - D. 1200 Baud +4.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___C___。 + - A. 时分多路复用(TDM) + - B. 频分多路复用(FDM) + - C. 波分多路复用(WDM) + - D. 码分多路复用(CDMA) +5. 下列关于曼彻斯特编码的叙述中,___B___是正确的。 + - A. 为确保收发同步,将每个信号的起始边界作为时钟信号 + - B. 将时钟与数据取值都包含在信号中 + - C. 这种模拟信号的编码机制特别适合传输语音 + - D. 每位的中间不跳变时表示信号的取值为1 + +------ + +**二、填空题** + +1. 可以将脉码调制分为三个过程,即_采样、量化____和__编码____。 +2. 信号的电平是___**随时间**___连续变化的。 +3. FDM是指___频分多路复用___。 +4.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___全双工通信___。 +5. 利用___调制___,数字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Gi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