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18 \345\210\230\346\233\246/2025031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b/18 \345\210\230\346\233\246/2025031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03422fad45a003d864f7cbf37ef3b5833236597 --- /dev/null +++ "b/18 \345\210\230\346\233\246/20250318 \347\211\251\347\220\206\345\261\202.md" @@ -0,0 +1,138 @@ +# 物理层 + +物理层传输的是[比特流](Bit Stream),也就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序列。 + +**物理层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 定义标准 + +1. 机械特性: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接口形状、==引线数目==、==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 + +2.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范围==、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等。 + +3.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含义==,接口部件的信号线的用途。 + + 例如:描述一个物理层接口引脚处于高电平时的含义。 + +4. 规程特性:(过程特性)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的关系。 + +**数据通信基础** + +1. 术语 + + 1. 数据 + 2. 信号 + 1. 数字信号 + 2. 模拟信号 + 3. 信源 + 4. 信宿 + 5. 信道 + 6. 码元 + 7. 码元传输速率 + 8. 信息测试速率 + 9. 宽带 + +2. 三种通信方式 + + 1. 单工通信 + 2. 半双工通信 + 3. 全双工通信 + +3. 两种数据传输方式 + + 1. 串行传输 + 2. 并行传输 + +4. 编码与调制 + + 1. 信号 + 1. 信道 + 1. 基带信号 + 2. 宽带信号 + 3. 区别 + 2. 调制 + 1. 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 2. 模拟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 3. 失真 + 4. 码间串扰 + + **物理层传输介质** + + 1. 导向 + 1. 双绞线 + 2. 同轴电缆 + 3. 光纤 + 1. 单模光纤 + 2. 多模光纤 + 2. 非导向 + 1. 无线电波 + 2. 微波 + 1.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 2. 卫星通信 + 3. 红外线、激光 + + **物理层设备** + + 1. 中继器 + 2. 集线器 + 3. 网卡 + 4. 调制解调器 + 5. 光纤收发器 + 6. CAT-5线 + 7. RJ-45接头 + +# 作业 + +1. OSI模型各层的具体作用及协议:了解和尝试记忆 + + **物理层** + +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层,负责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二进制比特流。它定义了物理链路的建立、维护和拆除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包括信号线的功能、信号电平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物理连接器规格等。 + + **数据链路层** + +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它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 + **网络层** + + 网络层负责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它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网络层还需要进行拥塞控制和网际互连。 + + **传输层** + + 传输层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它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 + **会话层** + +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 + + **表示层** + +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它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包括数据压缩、解压缩、加密和解密。 + + **应用层** + + 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它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 +2. 知道物理层的任务,及其传输介质有哪些 + + 1. 确定连接设备的传输速率、传输介质的传输模式和编码方式、数据的传输距离以及规定接口标准等。 + 2. 物理层的作用是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实现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 + 3.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物理层位于最底层,负责处理与传输介质相关的细节,为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基础。 + 4. 物理层的传输介质,包括导向性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以及非导向性介质如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激光。 + +3. 查找物理层设备的图片和视频,知道它们长什么样,有什么用。 + + [计算机网络「二」—— 物理层(多图详解)-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qq_46331050/article/details/120206230) + +4. 总结中国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史 + + 1. 90年代中期至2000年:电话线+“猫” 龟速时代 + 2. 2000-2006:ADSL(2+)宽带异军突起 + 3. 2006到2011年半光纤时期,FTTX到小区,也就是常说的LAN宽带 + 4. 2011年至今:光纤入户,“光进铜退” + +5. 预习水晶头制作方法 + + ![image-20250319193249467](https://gitee.com/liuxizm/picture-warehouse/raw/master/img/upgit_20250319_1742383969.png) + +6. 书本:第41本练习题 + +![image-20250319194534031](https://gitee.com/liuxizm/picture-warehouse/raw/master/img/upgit_20250319_1742384734.png)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