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udy **Repository Path**: lnsis/study ## Basic Information - **Project Name**: study - **Description**: 个人学习 - **Primary Language**: Python - **License**: Not specified - **Default Branch**: master - **Homepage**: None - **GVP Project**: No ## Statistics - **Stars**: 0 - **Forks**: 0 - **Created**: 2021-01-12 - **Last Updated**: 2021-04-08 ## Categories & Tags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Tags**: None ## README # 函数 ## 函数简介 - 函数也是一个对象 - 对象是内存中专门用来存储数据的一块区域 - 函数可以用来保存一段可执行的代码,并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这些语句进行多次调用 - 创建函数: def 函数名([形参1,形参2,形参3,......,形参N]) : 代码块 - 函数名必须要符合标识符规范,可以包括字母、数字、下划线,但是不能以数字开头 - 函数中保存的代码不会立即执行,需要调用函数代码才会执行 - 调用函数 函数对象() - 定义函数一般都是要实现某种功能的 ## 函数参数 - 定义函数时,可以在函数名后的括号中()来定义数量不等的形参,多个形参之间要用,隔开 - 形参(形式参数),定义形参就相当于在函数内部定义了变量,但是并不赋值 - 实参(实际参数) - 如果函数定义时,制定了形参,那么在调用函数时也必须传递实参,实参会赋值给对应的形参,简单来说,有几个形参就必须传递几个实参 ## 函数式编程 - 在 python中,函数一般是一等对象 - 一等对象拥有以下特点: 1️⃣对象是在运行时创建的 2️⃣能赋值给变量或作为数据结构中的元素 3️⃣能作为参数传递 4️⃣能作为返回值返回 - 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至少要符合以下两个特点中的一个 1️⃣接收一个或多个函数作为参数 2️⃣将函数作为返回值返回 - 装饰器 # 对象(object) ## 什么是对象? - 对象是内存中专门用来存储数据的一块区域。 - 对象中可以存放各种数据(比如:数字、布尔值、代码(函数、类等)) - 对象由三部分组成: 1.对象的表示(id) 2.对象的类型(type) 3.对象的值(value) ## 面向对象(oop) - Python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 所谓的面向对象的语言,简单理解就是语言中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对象来进行的 - 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 - 面向过程将我们的程序的逻辑分解为一个一个的步骤,通过对每个步骤的抽象,来完成程序 - 例子: - 孩子上学 1.妈妈起床 2.妈妈洗漱 3.妈妈做早餐 4.妈妈叫孩子起床 5.孩子洗漱 6.孩子吃早餐 7.孩子上学 - 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将一个功能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步骤,我们通过完成一个一个小的步骤来完成程序 - 这种编程方式,符合我们人类的思维,编写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 但是这种方式编写的代码往往只是用于一个功能,如果要在实现别的功能,即使功能相差 极小,往往也需要重新编写代码,所以它的可复用性比较低,并且难以维护 -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关注的是对象,而不关注过程 - 对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说,一切皆是对象 - 例子: 1.妈妈叫孩子起床上学 -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所有的功能统一保存到对应的对象中 比如:妈妈的功能保存到妈妈的对象中,孩子的功能保存到孩子的对象中 要使用某个功能,直接找到对应的对象即可 - 这种方式编写的代码,便于阅读,并且比较容易维护,容易复用 - 但是这种方式编写,不太符合我们常规的思维,编写起来稍微麻烦一点 - 简单归纳一下,面向对象的思想 1.找对象 2.搞对象 ## 类(class) - 我们目前所学的都是Python的内置对象 - 但是内置对象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我们开发中经常需要自定义一些对象 - 类,简单理解它就相当于一张图纸。在我们程序中我们需要根据类来创建对象 - 类就是对象的图纸 - 我们也称对象是类的实例(instance) - 如果多个对象是通过一个类创建的,我们称这些对象是一类对象 - 像int()、float()、bool()、str()、dict()、list()等...这些都是对象 a = int(10) # 创建一个int类的实例,等价于 a = 10 - 我们自己定义的类都需要使用大写字母开头,使用大驼峰命名法(帕斯卡命名法)来对类命名 - 类也是一个对象! - 类就是一个用来创建对象的对象! - 类是一个type类型的对象,定义类实际就是定义了一个type类型的对象 ## 使用类创建对象的流程 1.创建一个变量mc 2.在内存中创建一个新对象 3.将对象的id赋值给变量 ## 类的定义 - 类和对象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程序中的内容的抽象。 - 实际上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部分构成: 1.数据(属性) 2.行为(方法) - 在类的代码块中,我们可以定义变量和函数 变量会成为该类实例的公共属性,所有的该类实例都可以通过 对象.属性名 的形式访问 函数会成为该类实例的公共方法,所有的该类实例都可以通过 对象.方法名() 的形式调用方法 - 注意: 方法调用时,第一个参数有解析器自动传递,所以定义方法时,至少要定义一个形参 - 实例为什么能访问到类中的属性和方法? 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是公共的,任何该类的实例都能访问 - 属性和方法查找的流程 当我们调用一个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时,解析器会先在当前对象中寻找是否含有该属性 如果有,则直接返回当前对象的属性值 如果没有,则去当前对象的类对象中寻找,如果有则返回类对象的属性值,如果没有则报错! - 类对象和实例对象中都可以保存属性(方法) - 如果这个属性(方法)是所有的实例共享的,则应该将其保存到类对象中 - 如果这个属性(方法)是某个实例独有的,则应该保存到实例对象中 - 一般情况下,属性保存到实例对象中,而方法保存到类对象中 ## 创建对象的流程 p1 = Person()的运行流程 1.创建一个变量p1 2.在内存中创建一个新对象 3.__init__(self)方法执行 4.将对象的id赋值给变量 ## 类的基本结构 class 类名([父类]): 公共的属性... # 对象的初始化方法 def __init__(self,...): ... # 其他方法 def method_1(self,...): .... def method_2(self,...): .... ... # 异常与文件 ## 异常 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 使用了没有赋值过的变量 使用了不存在的索引 除0 ... 这些错误在程序中,我们称其为异常。 程序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程序会立即终止,异常以后的代码全部不会执行。 ## 处理异常 程序运行时出现异常,目的并不是让我们的程序终止。 Python是希望在出现异常时,我们可以编写代码对异常进行处理。 try语句: try: 代码块(可能出错的代码块) except 异常类型 as 异常名: 代码块(出现错误后处理错误的代码块) except 异常类型 as 异常名: 代码块(出现错误后处理错误的代码块) except 异常类型 as 异常名: 代码块(出现错误后处理错误的代码块) else: 代码块(没出错执行的代码块) finally: 代码块(该代码块总是会执行) try是必须的,else语句有没有都行,except和finally至少有一个。 可以将可能出现的错误的代码放在try语句,如果代码没有错,则会正常执行 如果出现错误,则会执行except子句中的代码,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代码处理异常 避免因为一个问题影响整个程序的运行。 ## 异常的传播(抛出异常) 当我们在函数中出现异常时,如果在我们函数中对异常进行了处理,则异常不会再继续传播, 如果函数中没有对异常处理,则异常会继续向函数调用处传播。 如果函数调用处处理了异常,则不再传播,如果没有处理则继续向调用处传播, 直到传递到全局作用于(主模块),如果依然没有处理,则程序终止,并且显示异常信息。 当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以后,所有的异常信息会被保存到一个专门的异常对象中。 而异常传播时,实际上就是异常对象抛给了调用处。 比如:IndexError类的对象专门用来表示索引的异常。 NameError类的对象专门用来表示变量错误的异常。 ... ## 抛出异常 - 可以使用raise语句来抛出异常 raise语句后跟一个异常类 或 异常的实例 ## 文件(file) - 通过Python程序对计算机中各种文件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 I/0(Input/Output) - 操作文件的步骤: 1️⃣打开文件 2️⃣对文件进行各种操作(读、写),然后保存 3️⃣关闭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