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20\255\345\273\272repo\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b/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20\255\345\273\272repo\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index b9babe5dd2dda9af08a8556fd0f3c3db51f58e4b..19a34cc49359e87c601cdcd107190c5471e50c11 100644 --- "a/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20\255\345\273\272repo\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 "b/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20\255\345\273\272repo\346\234\215\345\212\241\345\231\250.md" @@ -1,7 +1,7 @@ # 搭建repo服务器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openEuler提供了多种repo源供用户在线使用,各repo源含义可参考[系统安装](./../Releasenotes/系统安装.md)。若用户无法在线获取openEuler repo源,则可使用openEuler提供的ISO发布包创建为本地openEuler repo源。本章节中以openEuler-22.03_LTS-aarch64-dvd.iso发布包为例,请根据实际需要的ISO发布包进行修改。 +>openEuler提供了多种repo源供用户在线使用,各repo源含义可参考[系统安装](./../Releasenotes/系统安装.md)。若用户无法在线获取openEuler repo源,则可使用openEuler提供的ISO发布包创建为本地openEuler repo源。本章节中以openEuler-22.03-LTS-aarch64-dvd.iso发布包为例,请根据实际需要的ISO发布包进行修改。 @@ -34,7 +34,7 @@ 请从如下网址获取openEuler的ISO发布包: -[https://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_LTS/ISO/](https://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_LTS/ISO/) +[https://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LTS/ISO/](https://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LTS/ISO/) ### 挂载ISO创建repo源 @@ -43,7 +43,7 @@ 示例如下: ``` -# mount /home/openEuler/openEuler-22.03_LTS-aarch64-dvd.iso /mnt/ +# mount /home/openEuler/openEuler-22.03-LTS-aarch64-dvd.iso /mnt/ ``` 挂载好的mnt目录如下: @@ -67,7 +67,7 @@ 可以拷贝ISO发布包中相关文件至本地目录以创建本地repo源,示例如下: ``` -# mount /home/openEuler/openEuler-22.03_LTS-aarch64-dvd.iso /mnt/ +# mount /home/openEuler/openEuler-22.03-LTS-aarch64-dvd.iso /mnt/ $ mkdir -p ~/srv/repo/ $ cp -r /mnt/Packages ~/srv/repo/ $ cp -r /mnt/repodata ~/srv/repo/ @@ -236,14 +236,14 @@ Packages为rpm包所在的目录,repodata为repo源元数据所在的目录, - 在root权限下拷贝镜像中相关文件至/usr/share/nginx/repo下,并修改目录权限。 ``` - # mount /home/openEuler/openEuler-22.03_LTS-aarch64-dvd.iso /mnt/ + # mount /home/openEuler/openEuler-22.03-LTS-aarch64-dvd.iso /mnt/ # cp -r /mnt/Packages /usr/share/nginx/repo # cp -r /mnt/repodata /usr/share/nginx/repo # cp -r /mnt/RPM-GPG-KEY-openEuler /usr/share/nginx/repo # chmod -R 755 /usr/share/nginx/repo ``` - openEuler-22.03_LTS-aarch64-dvd.iso存放在/home/openEuler目录下。 + openEuler-22.03-LTS-aarch64-dvd.iso存放在/home/openEuler目录下。 - 使用root在/usr/share/nginx/repo下创建repo源的软链接。 @@ -306,10 +306,10 @@ repo可配置为yum源,yum(全称为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 ``` [base] name=base - baseurl=http://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_LTS/OS/aarch64/ + baseurl=http://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LTS/OS/aarch64/ enabled=1 gpgcheck=1 - gpgkey=http://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_LTS/OS/aarch64/RPM-GPG-KEY-openEuler + gpgkey=http://repo.openeuler.org/openEuler-22.03-LTS/OS/aarch64/RPM-GPG-KEY-openEuler ``` diff --git "a/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37\245\347\234\213\347\263\273\347\273\237\344\277\241\346\201\257.md" "b/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37\245\347\234\213\347\263\273\347\273\237\344\277\241\346\201\257.md" index 1dabeacef5fce8573fb54a725e0d775d0a47cc29..07970ebf1f061edd90f3533966f6967f2a798fdd 100644 --- "a/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37\245\347\234\213\347\263\273\347\273\237\344\277\241\346\201\257.md" +++ "b/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6\237\245\347\234\213\347\263\273\347\273\237\344\277\241\346\201\257.md" @@ -11,10 +11,10 @@ ``` $ cat /etc/os-release NAME="openEuler" - VERSION="22.03_LTS" + VERSION="22.03 LTS" ID="openEuler" - VERSION_ID="22.03_LTS" - PRETTY_NAME="openEuler 22.03_LTS" + VERSION_ID="22.03" + PRETTY_NAME="openEuler 22.03 LTS" ANSI_COLOR="0;31" ``` diff --git "a/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7\256\241\347\220\206\350\277\233\347\250\213.md" "b/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7\256\241\347\220\206\350\277\233\347\250\213.md" index a0df8539f2f0b639d27dd96b10312a129c8178a0..9c6ead1eb8de90a52931991882aacaddcc14fc06 100644 --- "a/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7\256\241\347\220\206\350\277\233\347\250\213.md" +++ "b/docs/zh/docs/Administration/\347\256\241\347\220\206\350\277\233\347\250\213.md" @@ -117,7 +117,7 @@ top命令输出的实例如[图1](#zh-cn_topic_0151921029_f289234fcdbac453796200 ### kill命令 -当需要中断一个前台进程的时候,通常足使用“Ctrl+c”组合键,而对于后台进程不能用组合键来终止,这时就可以使用kill命令。该命令可以终止前台和后台进程。终止后台进程的原因包括:该进程占用CPU的时间过多、该进程已经死锁等。 +当需要中断一个前台进程的时候,通常使用“Ctrl+c”组合键,而对于后台进程不能用组合键来终止,这时就可以使用kill命令。该命令可以终止前台和后台进程。终止后台进程的原因包括:该进程占用CPU的时间过多、该进程已经死锁等。 kill命令是通过向进程发送指定的信号来结束进程的。如果没有指定发送的信号,那么默认值为TERM信号。TERM信号将终止所有不能捕获该信号的进程。至于那些可以捕获该信号的进程可能就需要使用KILL信号(它的编号为9),而该信号不能被捕捉。 diff --git a/docs/zh/docs/Installation/FAQ.md b/docs/zh/docs/Installation/FAQ.md index 277485bc497d5275bd66f57761e527d326e5f344..a362d6e867361a9aa7020c837c19d46852a92f3f 100644 --- a/docs/zh/docs/Installation/FAQ.md +++ b/docs/zh/docs/Installation/FAQ.md @@ -123,7 +123,7 @@ UUID=afcc811f-4b20-42fc-9d31-7307a8cfe0df /boot ext4 defaults,x-systemd.device-t ### 解决方法 -检查安装源是否存在异常。使用新的安装源。 +检查安装源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异常,使用新的安装源。 ## 如何手动开启kdump服务 @@ -252,22 +252,22 @@ kdump内核预留内存参数说明如下: >图形模式下也可以按“Ctrl+Alt+F6”回到图形界面,点击[图1](#fig115949762617)右下角的“Refresh”刷新存储配置生效。 -## x86物理机UEFI模式由于security boot安全选项问题无法安装 +## x86物理机UEFI模式由于Secure Boot安全选项问题无法安装 ### 问题现象 -x86物理机安装系统时,由于设置了BIOS选项security boot 为enable(默认是disable),导致系统一直停留在“No bootable device”提示界面,无法继续安装,如[图2](#fig115949762617)所示。 +x86物理机安装系统时,由于设置了BIOS选项Secure Boot 为enable(默认是disable),导致系统一直停留在“No bootable device”提示界面,无法继续安装,如[图2](#fig115949762617)所示。 **图 2** “No bootable device”提示界面 ![](./figures/No-bootable-device.png) ### 原因分析 -开启security boot后,主板会验证引导程序及操作系统 ,若没有用对应的私钥进行签名,则无法通过主板上内置公钥的认证。 +开启Secure Boot后,主板会验证引导程序及操作系统 ,若没有用对应的私钥进行签名,则无法通过主板上内置公钥的认证。 ### 解决方法 -进入BIOS,设置security boot为disable,重新安装即可。 +进入BIOS,设置Secure Boot为disable,重新安装即可。 1. 系统启动时,按“F11”,输入密码“Admin@9000”进入BIOS。 @@ -282,7 +282,7 @@ x86物理机安装系统时,由于设置了BIOS选项security boot 为enable ![](./figures/select.png)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设置security boot为disable之后,保存退出,重新安装即可。 + >设置Secure Boot为Disable之后,保存退出,重新安装即可。 ## 安装openEuler时,软件选择页面选择“服务器-性能工具”,安装后messages日志有pmie_check报错信息 diff --git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4\275\277\347\224\250kickstart\350\207\252\345\212\250\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md"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4\275\277\347\224\250kickstart\350\207\252\345\212\250\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md" index 1d60850438e76724398489c55f10beb30d49ddd1..c0341ed655ebf52d216b9b9bd552c1f11f6542b1 100644 ---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4\275\277\347\224\250kickstart\350\207\252\345\212\250\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md" +++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4\275\277\347\224\250kickstart\350\207\252\345\212\250\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md" @@ -66,7 +66,7 @@ kickstart 安装提供一个安装过程自动化的方法,可以是部分自 **PXE** -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预启动执行环境),工作于Client/Server的网络模式,支持PXE的客户端在启动过程中,能够从DHCP服务器获取IP结合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协议可以实现客户端的网络引导和安装。 +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预启动执行环境),工作于Client/Server的网络模式,支持PXE的客户端在启动过程中,能够从DHCP服务器获取IP结合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协议可以实现客户端的网络引导和安装。 **TFTP** diff --git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5\207\206\345\244\207.md"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5\207\206\345\244\207.md" index 6dbe4738105619bb00f96b1661722255ec64652d..f790b1359c263426955628e4b62c64f27b0318c1 100644 ---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5\207\206\345\244\207.md" +++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5\207\206\345\244\207.md" @@ -11,20 +11,20 @@ 1. 登录[openEuler社区](https://openeuler.org/zh/)网站。 2. 单击“下载”进入页签,进入版本下载页面。 -3. 单击卡片 openEuler 22.03_LTS 上的“获取ISO”,显示ISO下载列表。 +3. 单击卡片 openEuler 22.03-LTS 上的“获取ISO”,显示ISO下载列表。 - aarch64:AArch64架构的ISO。 - x86\_64:x86\_64架构的ISO。 - source:openEuler源码ISO。 4. 根据实际待安装环境的架构选择需要下载的 openEuler 的发布包和校验文件。 - 若为AArch64架构。 1. 单击“aarch64”。 - 2. 若选择本地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_LTS-aarch64-dvd.iso”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_LTS-aarch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 3. 若选择网络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_LTS-netinst-aarch64-dvd.iso”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_LTS-netinst-aarch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 2. 若选择本地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LTS-aarch64-dvd.iso”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LTS-aarch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 3. 若选择网络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LTS-netinst-aarch64-dvd.iso”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LTS-netinst-aarch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 若为x86\_64架构。 1. 单击“x86\_64”。 - 2. 若选择本地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_LTS-x86\_64-dvd.iso”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_LTS-x86\_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 3. 若选择网络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_LTS-netinst-x86\_64-dvd.iso ”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_LTS-netinst-x86\_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 2. 若选择本地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LTS-x86\_64-dvd.iso”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LTS-x86\_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 3. 若选择网络安装,分别将发布包 “openEuler-22.03-LTS-netinst-x86\_64-dvd.iso ”和校验文件“openEuler-22.03-LTS-netinst-x86\_64-dvd.iso.sha256sum”下载到本地。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网络安装方式的 ISO 发布包较小,在有网络的安装环境可以选择网络安装方式。 @@ -39,7 +39,7 @@ 为了防止软件包在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原因或者存储设备原因出现下载不完整的问题,在获取到软件包后,需要对软件包的完整性进行校验,通过了校验的软件包才能部署。 -这里通过对比校验文件中记录的校验值和手动方式计算的iso文件校验值,判断软件包是否完成。若两个值相同,说明iso文件完整,否则,iso完整性被破坏,请重新获取iso发布包。 +这里通过对比校验文件中记录的校验值和手动方式计算的iso文件校验值,判断软件包是否完整。若两个值相同,说明iso文件完整,否则,iso完整性被破坏,请重新获取iso发布包。 ### 前提条件 diff --git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14\207\345\257\274.md"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14\207\345\257\274.md" index 8891cc7c34285ca5981de63e5aef68c8080e967c..0d1d5a22486e39aa05f1ee89fed652e33ded9b72 100644 ---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14\207\345\257\274.md" +++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14\207\345\257\274.md" @@ -12,7 +12,7 @@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在安装开始前,需要保证服务器启动选项为光驱优先。安装步骤以BMC挂载虚拟光驱进行光盘安装的操作举例。通过物理光驱安装的操作简单,启动安装后的流程相同,在此不再说明。 -1. 在虚拟界面工具栏中,单击虚拟光驱工具如下图所示。 +1. 在虚拟界面工具栏中,单击虚拟光驱图标如下图所示。 **图 1** 光驱图标 ![](./figures/CD-ROM_drive_icon.png) @@ -23,8 +23,8 @@ ![](./figures/Image_dialog_box.png) 2. 在镜像对话框中,选择“镜像文件”, 并单击“浏览”。弹出“打开”对话框。 -3. 选择镜像文件,单击“打开”。然后在镜像对话框中,单击“连接”。当“连接”显示为“断开”后,表示虚拟光驱已连接到服务器。 -4. 在工具栏中,单击重启工具重启设备,如下图所示。 +3. 选择镜像文件,单击“打开”。然后在镜像对话框中,单击“连接”。当“连接”变为“断开”后,表示虚拟光驱已连接到服务器。 +4. 在工具栏中,单击重启图标重启设备,如下图所示。 **图 3** 重启图标 ![](./figures/restarticon.png) @@ -84,12 +84,12 @@ 如果您想退出安装,可以单击“退出”并在弹出的“您确定要退出安装程序吗?”对话框中单击“是”重新进入“安装引导界面”。 -**图 6** 安装概览 +**图 6** 安装信息摘要 ![](./figures/installation_overview.png) ## 设置键盘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键盘”,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添加或者删除多个键盘布局。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键盘”,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添加或者删除多个键盘布局。 - 要查看键盘布局,请在左侧选框中单击选中该键盘布局,然后单击下面的“键盘”按钮。 - 要测试键盘布局,请在左侧选框中添加键盘布局,然后在右上角键盘图标处进行点击切换为目标键盘,单击右侧文本框内部,输入文本以确认所选键盘布局可正常工作。 @@ -97,11 +97,11 @@ **图 7** 键盘布局 ![](./figures/Keyboard_layout.png)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设置系统语言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语言支持”,设置系统的语言。如[图8](#zh-cn_topic_0186390098_zh-cn_topic_0122145772_fig187301927172619)所示,用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中文”。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语言支持”,设置系统的语言。如[图8](#zh-cn_topic_0186390098_zh-cn_topic_0122145772_fig187301927172619)所示,用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中文”。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若选择“中文”,系统安装完成后,使用VNC登录不支持中文显示,使用串口登录支持中文显示,使用SSH登录时是否支持中文显示与使用的SSH客户端有关。若选择“English”,则无影响。 @@ -110,11 +110,11 @@ **图 8** 语言支持 ![](./figures/languagesupport.png)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设置时间和日期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时间和日期”,设置系统的时区、日期、时间等。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时间和日期”,设置系统的时区、日期、时间等。 设置时区时,用户可通过鼠标在地图上单击指定的城市,也可以通过页面顶部的“地区”和“城市”下拉菜单中进行选择,如[图9](#zh-cn_topic_0186390096_zh-cn_topic_0122145900_fig1260162652312)所示。 @@ -127,11 +127,11 @@ **图 9** 日期和时间 ![](./figures/dateandtime.png)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设置安装源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安装源”,指定安装源的位置。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安装源”,指定安装源的位置。 * 当使用完整光盘安装,安装程序会自动探测并显示安装源信息,用户直接使用默认配置即可,不需要进行设置,如[图10](#zh-cn_topic_0186390100_zh-cn_topic_0144427079_fig93633295132)所示。 @@ -169,11 +169,11 @@ 安装过程中,如果“设置安装源”有疑问,可参考“[选择安装源出现异常](./FAQ.html#选择安装源出现异常)”。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选择安装软件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软件选择”,指定需要安装的软件包。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软件选择”,指定需要安装的软件包。 用户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在左侧选择一个“最小安装”,在右侧选择安装环境的附加选项,如[图11](#zh-cn_topic_0186390261_zh-cn_topic_0122145865_fig03031519101414)所示。 @@ -184,11 +184,11 @@ >- 在最小安装的环境下,并非安装源中所有的包都会安装。如果用户需要使用的包未安装,可将安装源挂载到本地制作repo源,通过DNF工具单独安装。 >- 选择“虚拟化主机”时会默认安装虚拟化组件qemu、libvirt、edk2,且可在附件选项处选择是否安装ovs等组件。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设置安装目的地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安装目的地”,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磁盘及分区。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安装目的地”,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磁盘及分区。 在[图12](#fig1195417125015)所示的页面中您可以看到计算机中的本地可用存储设备。 @@ -207,7 +207,7 @@ **自动** -如果是在未使用过的存储设备中执行全新安装,或者不需要保留该存储设备中任何数据,建议选择“自动”进行自动分区。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如果是在未使用过的存储设备中执行全新安装,或者不需要保留该存储设备中任何数据,建议选择“自动”进行自动分区。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自定义** @@ -230,11 +230,11 @@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按钮,弹出“更改摘要”对话框,提示更改产生的变更信息。 -点击“接受更改”,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点击“接受更改”,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设置网络和主机名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网络和主机名”,设置系统的网络功能。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网络和主机名”,设置系统的网络功能。 安装程序会自动探测可本地访问的接口。探测到的接口列在左侧方框中,右侧显示相应的接口详情,如[图14](#zh-cn_topic_0186390264_zh-cn_topic_0122145831_fig123700157297)所示。用户可以通过页面右上角的开关,来开启或者关闭网络接口。开关默认是关闭状态,若设置安装源选择的是在网络上安装,需要开启开关。用户还可以单击“配置”以配置选中的接口。勾选“自动以优先级连接”选项,即可将该网卡设置为开机自启动,如[图15](#zh-cn_topic_0186390264_zh-cn_topic_0122145831_fig6)所示。 @@ -246,11 +246,11 @@ **图 15** 配置网络 ![](./figures/confignetwork1.png)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设置根密码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根密码”,弹出设置“ROOT密码”界面,如[图16](#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323165793018)所示,根据[密码复杂度](#密码复杂度)输入密码并再次输入密码进行确认。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根密码”,弹出设置“ROOT密码”界面,如[图16](#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323165793018)所示,根据[密码复杂度](#密码复杂度)输入密码并再次输入密码进行确认。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 -273,11 +273,11 @@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在已装好的openEuler环境中,可以通过`cracklib-unpacker /usr/share/cracklib/pw_dict > dictionary.txt`命令导出字典库文件dictionary.txt,用户可以查询密码是否在该字典中。 -完成设置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完成设置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创建用户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创建用户”,弹出“创建用户”的界面如[图17](#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237715313319)所示。输入用户名,并设置密码。另外您还可以通过“高级”选项设置用户主目录、用户组等,如[图18](#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28716531312)所示。 +在“安装信息摘要”页面中选择“创建用户”,弹出“创建用户”的界面如[图17](#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237715313319)所示。输入用户名,并设置密码。另外您还可以通过“高级”选项设置用户主目录、用户组等,如[图18](#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28716531312)所示。 **图 17** 创建用户 ![](./figures/createuser.png) @@ -285,7 +285,7 @@ **图 18** 高级用户配置 ![](./figures/Advanced_User_Configuration.png) -完成设置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完成设置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 开始安装 diff --git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26\271\345\274\217\344\273\213\347\273\215.md"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26\271\345\274\217\344\273\213\347\273\215.md" index e7b28e335031a479ff32ab3e3d4982a1e6a474cb..46740186e49fd143068a98047943ba5b68e7816a 100644 --- "a/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26\271\345\274\217\344\273\213\347\273\215.md" +++ "b/docs/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46\226\271\345\274\217\344\273\213\347\273\215.md" @@ -103,8 +103,8 @@ # dd if=/home/testuser/Downloads/openEuler-21.09-aarch64-dvd.iso of=/dev/sdb bs=512k ```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如isolinux描述,由mkisofs命令创建的ISO 9660 文件系统会通过BIOS固件启动,但只能从CD、DVD和BD等介质启动。所以在使用dd命令制作x86的启动U盘前需要使用 isohybrid -u your.iso 对iso进行处理,然后正常使用dd命令将iso写入u盘即可。(该问题仅影响X86)。 -5. 等待镜像写入完成,拔掉USB盘。 +>如isolinux描述,由mkisofs命令创建的ISO 9660 文件系统会通过BIOS固件启动,但只能从CD、DVD和BD等介质启动。所以在使用dd命令制作x86的启动U盘前需要使用 isohybrid -u your.iso 对iso进行处理,然后正常使用dd命令将iso写入u盘即可。(该问题仅影响x86)。 +5. 等待镜像写入完成,安全退出USB盘并拔掉。 镜像写入过程中不会有进度显示,当\#号再次出现时,执行如下命令将数据同步写入磁盘。退出root账户,拔掉USB盘。此时,您可以使用该USB盘作为系统的安装源。 diff --git a/docs/zh/docs/Quickstart/quick-start.md b/docs/zh/docs/Quickstart/quick-start.md index 676c359fca1673455e0144436744ea587b94c251..e14cb49e1d80ebf51cb365bf30e644c587bc3d71 100644 --- a/docs/zh/docs/Quickstart/quick-start.md +++ b/docs/zh/docs/Quickstart/quick-start.md @@ -159,7 +159,7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集成远程控制台以进入远程虚拟控制台,如选择“Java集成远程控制台\(共享\)”。 -4. 在虚拟界面工具栏中,单击虚拟光驱工具如下图所示。 +4. 在虚拟界面工具栏中,单击虚拟光驱图标如下图所示。 **图 2** 光驱图标 ![](./figures/CD-ROM_drive_icon.png) @@ -171,7 +171,7 @@ 5. 在镜像对话框中,选择“镜像文件”, 并单击“浏览”。弹出“打开”对话框。 6. 选择镜像文件,单击“打开”。然后在镜像对话框中,单击“连接”。当“连接”显示为“断开”后,表示虚拟光驱已连接到服务器。 -7. 在工具栏中,单击重启工具重启设备,如下图所示。 +7. 在工具栏中,单击重启图标重启设备,如下图所示。 **图 4** 重启图标 ![](./figures/restarticon.png) @@ -196,13 +196,13 @@ **图 6** 选择语言 ![](./figures/selectlanguage.png) -2. 在安装概览界面,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配置项。 +2. 在安装信息摘要界面,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配置项。 - 配置项有告警符号的,表示用户必须完成该选项配置后,告警符号消失,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 配置项无告警符号的,表示该配置项已有默认配置。 - 所有配置项均无告警符号时用户才能单击“开始安装”进行系统安装。 - **图 7** 安装概览 + **图 7** 安装信息摘要 ![](./figures/Installation_Overview.png) 1. 选择“软件选择”,设置“软件选择”配置项。 @@ -216,7 +216,7 @@ >- 在最小安装的环境下,并非安装源中所有的包都会安装。如果用户需要使用的包未安装,可将安装源挂载到本地制作repo源,通过DNF工具单独安装。 >- 选择“虚拟化主机”时会默认安装虚拟化组件qemu、libvirt、edk2,且可在附件选项处选择是否安装ovs等组件。 -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2. 选择“安装目的地”,设置“安装目的地”配置项。 @@ -225,7 +225,7 @@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ice.gif) **须知:** >在选择您需要安装的设备时,建议不要选择NVMe SSD存储介质作为操作系统的安装磁盘。 - 您还需要进行存储配置以便对系统分区。您可以手动配置分区,也可以选择让安装程序自动分区。如果是在未使用过的存储设备中执行全新安装,或者不需要保留该存储设备中任何数据,建议选择“自动”进行自动分区。如[图9](#fig153381468101)所示。 + 您还需要进行存储配置用于对系统分区。您可以手动配置分区,也可以选择让安装程序自动分区。如果是在未使用过的存储设备中执行全新安装,或者不需要保留该存储设备中任何数据,建议选择“自动”进行自动分区。如[图9](#fig153381468101)所示。 **图 9** 安装目标位置 ![](./figures/Target_installation_position.png) @@ -235,7 +235,7 @@ >- 系统如果配置了swap分区,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时,会使用swap分区。虽然 swap分区可以增大物理内存大小的限制,但是如果由于内存不足使用到swap分区,会增加系统的响应时间,性能变差。因此在物理内存充足或者性能敏感的系统中,不建议配置swap分区。 >- 如果需要拆分逻辑卷组则需要选择“自定义”进行手动分区,并在“手动分区”界面单击“卷组”区域中的“修改”按钮重新配置卷组。 -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3. 选择“根密码”,设置“根密码”配置项。 @@ -262,10 +262,10 @@ >![](./public_sys-resources/icon-note.gif) **说明:** > 在已装好的openEuler环境中,可以通过`cracklib-unpacker /usr/share/cracklib/pw_dict > dictionary.txt`命令导出字典库文件dictionary.txt,用户可以查询密码是否在该字典中。 - **图 10** root密码 + **图 10** ROOT密码 ![](./figures/root_password.png) - 设置完成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 设置完成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4. 选择“创建用户”,设置“创建用户”配置项。 @@ -277,7 +277,7 @@ **图 12** 高级用户配置 ![](./figures/Advanced_User_Configuration.png "高级用户配置") - 完成设置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 完成设置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返回“安装信息摘要”页面。 5. 设置其他配置项,其他配置项可以使用默认配置。 @@ -287,7 +287,7 @@ ![](./figures/Installation_Procedure.png) 4. 安装完成后重启系统。 - openEuler完成安装后,单击“重启”按钮,系统将重新启动。 + openEuler完成安装后,单击“重启系统”按钮,系统将重新启动。 @@ -306,10 +306,10 @@ ``` # cat /etc/os-release NAME="openEuler" - VERSION="22.03_LTS" + VERSION="22.03 LTS" ID="openEuler" - VERSION_ID="22.03_LTS" - PRETTY_NAME="openEuler 22.03_LTS" + VERSION_ID="22.03" + PRETTY_NAME="openEuler 22.03 LTS" ANSI_COLOR="0;31" ``` diff --git "a/docs/zh/docs/Releasenotes/\345\205\263\351\224\256\347\211\271\346\200\247.md" "b/docs/zh/docs/Releasenotes/\345\205\263\351\224\256\347\211\271\346\200\247.md" index 6e937911d18fabe929494dade4c57f6264c5899f..945cf444d3d4df16a034db32f62906466da11fd2 100644 --- "a/docs/zh/docs/Releasenotes/\345\205\263\351\224\256\347\211\271\346\200\247.md" +++ "b/docs/zh/docs/Releasenotes/\345\205\263\351\224\256\347\211\271\346\200\247.md" @@ -47,16 +47,16 @@ ## 轻量安全容器增强 基于Stratovirt轻量虚拟化技术,实现容器级别的低负载和虚拟机高安全。 -- **支持UEFI启动**,支持UEFI启动、ACPI表的构建以及为虚拟机添加包括vrtio-pci在内的PCIe/PCI设备。 +- **支持UEFI启动**,支持UEFI启动、ACPI表的构建以及为虚拟机添加包括virtio-pci在内的PCIe/PCI设备。 - **支持VFIO**,提供将host上物理设备直通给虚拟机的能力,使虚拟机获得接近裸设备的高性能。 - **支持直通设备热插拔**,支持virtio-blk-pci、virtio-net-pci和VFIO等设备的热插拔,有效避免更换外设引起的系统停机和业务中断。 ## iSulad增强 -- **shimv2**,shimv2 进程了收编 kata-runtime,kata-shim, kata-proxy进程,通过加载⼀次运⾏时并通过 RPC 调⽤来处理各种容器 +- **shimv2**,shimv2 进程收编了 kata-runtime,kata-shim, kata-proxy进程,通过加载⼀次运⾏时并通过 RPC 调⽤来处理各种容器 ⽣命周期管理命令来简化体系结构,不必为每个容器⼀直运⾏⼀个容器运⾏时 ## eggo支持容器管理双平面部署 -eggo是openEuler云原生Sig组K8S集群部署管理项目,提供高效稳定的集群部署集群的能力。 +eggo是openEuler云原生Sig组K8S集群部署管理项目,提供高效稳定的集群部署的能力。 - **集群配置版本化管理**,配置统一Git repo版本化管理,使用仓库汇总和跟踪集群的配置信息。 - **X86/ARM双平面**,实现OS双平面集群化部署、监控、审计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