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_toc.yaml b/archive/gcc/_toc.yaml
similarity index 91%
rename from 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_toc.yaml
rename to archive/gcc/_toc.yaml
index 78e5d355bde447337721e31db328022692895540..bd56f8c482f3cb94527477aac8a515f5a9ce2e34 100644
--- a/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_toc.yaml
+++ b/archive/gcc/_toc.yaml
@@ -9,4 +9,4 @@ sections:
- label: GCC 插件框架特性用户指南
href: ./pin_user_guide.md
- label: GCC 优化特性
- href: ./gcc-optimization-user-guide.md
+ href: ./gcc_optimization_user_guide.md
diff --git a/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gcc-optimization-user-guide.md b/archive/gcc/gcc_optimization_user_guide.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gcc-optimization-user-guide.md
rename to archive/gcc/gcc_optimization_user_guide.md
diff --git a/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kernel_fdo_user_guide.md b/archive/gcc/kernel_fdo_user_guide.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kernel_fdo_user_guide.md
rename to archive/gcc/kernel_fdo_user_guide.md
diff --git a/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link_time_binary_library_inlining_optimization.md b/archive/gcc/link_time_binary_library_inlining_optimization.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link_time_binary_library_inlining_optimization.md
rename to archive/gcc/link_time_binary_library_inlining_optimization.md
diff --git a/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overview.md b/archive/gcc/overview.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overview.md
rename to archive/gcc/overview.md
diff --git a/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pin_user_guide.md b/archive/gcc/pin_user_guide.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docs/zh/server/development/gcc/pin_user_guide.md
rename to archive/gcc/pin_user_guide.md
diff --git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configuring_the_ftp_server.md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configuring_the_ftp_server.md
index 132f79ba90c12b6dff2dbb0ef3d3bc33f8b49afa..ebcb0aabfc153eb09d1af85d0ea28024fd277163 100644
---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configuring_the_ftp_server.md
+++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configuring_the_ftp_server.md
@@ -393,7 +393,7 @@ ftp>
- 退出当前窗口,返回本地Linux终端
```shell
- ftp>!
+ ftp>!
```
### 下载文件
diff --git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rvice_management.md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rvice_management.md
index 878d03eb2f44788f106de05c52d98e5b7a94eedd..48f6b149745eea120b29d51d6fef45c5a5f17e83 100644
---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rvice_management.md
+++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rvice_management.md
@@ -587,7 +587,7 @@ systemd用目标(target)替代了运行级别的概念,提供了更大的
0
|
-runlevel0.target,poweroff.target
+ | runlevel0.target,poweroff.target
|
关闭系统。
|
diff --git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tting_up_the_database_server.md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tting_up_the_database_server.md
index 1fd897f2ad3731204960ee7aca906acbdbe2dc3b..f13522fc266b7d67ac3168596e23aba9e47e9121 100644
---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tting_up_the_database_server.md
+++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setting_up_the_database_server.md
@@ -902,7 +902,7 @@ MariaDB的架构如[图2](#fig13492418164520)所示。
vgcreate datavg /dev/sdb
```
-3. 创建逻辑卷(其中600G为规划的逻辑卷大小,具体大小以实际情况为准;datalv为创建的逻辑卷的名字,具体名称以实际规划为准。)。
+3. 创建逻辑卷(其中600G为规划的逻辑卷大小,具体大小以实际情况为准;datalv为创建的逻辑卷的名字,具体名称以实际规划为准)。
```shell
lvcreate -L 600G -n datalv datavg
@@ -1524,7 +1524,7 @@ MySQL所使用的SQL语言是用于访问数据库的最常用标准化语言。
vgcreate datavg /dev/sdb
```
-3. 创建逻辑卷(其中600G为规划的逻辑卷大小,具体大小以实际情况为准;datalv为创建的逻辑卷的名字,具体名称以实际规划为准。)。
+3. 创建逻辑卷(其中600G为规划的逻辑卷大小,具体大小以实际情况为准;datalv为创建的逻辑卷的名字,具体名称以实际规划为准)。
```shell
lvcreate -L 600G -n datalv datavg
diff --git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er_and_user_group_management.md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er_and_user_group_management.md
index 14c45939e940610614034f5a65891b699f720a1d..c772377f56de102a09ff3802a538b6e61d771011 100644
---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er_and_user_group_management.md
+++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er_and_user_group_management.md
@@ -1,6 +1,6 @@
# 管理用户
-在Linux中,每个普通用户都有一个帐户,包括用户名、密码和主目录等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系统本身创建的特殊用户,它们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员帐户,默认用户名是root。同时Linux也提供了用户组,使每一个用户至少属于一个组,从而便于权限管理。
+在Linux中,每个普通用户都有一个账户,包括用户名、密码和主目录等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系统本身创建的特殊用户,它们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员账户,默认用户名是root。同时Linux也提供了用户组,使每一个用户至少属于一个组,从而便于权限管理。
用户和用户组管理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openEuler提供的用户管理和组管理命令,以及为普通用户分配特权的方法。
@@ -18,10 +18,10 @@ useradd [options] username
#### 用户信息文件
-与用户帐号信息有关的文件如下:
+与用户账号信息有关的文件如下:
-- /etc/passwd:用户帐号信息文件。
-- /etc/shadow:用户帐号信息加密文件。
+- /etc/passwd:用户账号信息文件。
+- /etc/shadow:用户账号信息加密文件。
- /etc/group:组信息文件。
- /etc/default/useradd:定义默认设置文件。
- /etc/login.defs:系统广义设置文件。
@@ -36,7 +36,7 @@ useradd [options] username
```
> **说明:**
->没有任何提示,表明用户建立成功。这时并没有设置用户的口令,请使用passwd命令修改用户的密码,没有设置密码的新帐号不能登录系统。
+>没有任何提示,表明用户建立成功。这时并没有设置用户的口令,请使用passwd命令修改用户的密码,没有设置密码的新账号不能登录系统。
使用id命令查看新建的用户信息,命令如下:
@@ -55,7 +55,7 @@ uid=502(userexample) gid=502(userexample) groups=502(userexample)
1. 口令长度至少8个字符。
2. 口令至少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中的任意3种。
-3. 口令不能和帐号一样。
+3. 口令不能和账号一样。
4. 口令不能使用字典词汇。
- 查询字典
在已装好的openEuler环境中,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导出字典库文件dictionary.txt,用户可以查询密码是否在该字典中。
@@ -90,7 +90,7 @@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 **说明:**
>若打印信息中出现“BAD PASSWORD: The password fails the dictionary check - it is too simplistic/sytematic”,表示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建议设置复杂度较高的密码。
-### 修改用户帐号
+### 修改用户账号
#### 修改密码
@@ -136,9 +136,9 @@ usermod -u UID username
该用户主目录中所拥有的文件和目录都将自动修改UID设置。但是,对于主目录外所拥有的文件,只能使用chown命令手动修改所有权。
-#### 修改帐号的有效期
+#### 修改账号的有效期
-如果使用了影子口令,则可以在root权限下,执行如下命令来修改一个帐号的有效期,其中 _MM_ 代表月份,_DD_ 代表某天,_YY_ 代表年份,_username_ 代表用户名,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如果使用了影子口令,则可以在root权限下,执行如下命令来修改一个账号的有效期,其中 _MM_ 代表月份,_DD_ 代表某天,_YY_ 代表年份,_username_ 代表用户名,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shell
usermod -e MM/DD/YY username
@@ -159,11 +159,11 @@ usermod -e MM/DD/YY username
> **说明:**
>不建议直接删除已经进入系统的用户,如果需要强制删除,请使用 userdel -f _Test_ 命令。
-### 管理员帐户授权
+### 管理员账户授权
-使用sudo命令可以允许普通用户执行管理员帐户才能执行的命令。
+使用sudo命令可以允许普通用户执行管理员账户才能执行的命令。
-sudo命令允许已经在/etc/sudoers文件中指定的用户运行管理员帐户命令。例如,一个已经获得许可的普通用户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sudo命令允许已经在/etc/sudoers文件中指定的用户运行管理员账户命令。例如,一个已经获得许可的普通用户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shell
sudo /usr/sbin/useradd newuserl
diff --git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ing_dnf_to_manage_software_packages.md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ing_dnf_to_manage_software_packages.md
index f47245fe7e1276690895fe4b5d683a1d1cad8e91..95755347c0f1d3e73b118ab94a9d5e335ebc3f91 100644
--- a/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ing_dnf_to_manage_software_packages.md
+++ b/docs/zh/server/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or/using_dnf_to_manage_software_packages.md
@@ -295,7 +295,7 @@ repository部分允许您定义定制化的openEuler软件源仓库,各个仓
```
> **说明:**
->安装RPM包过程中,若出现安装失败,可参考[安装时出现软件包冲突、文件冲突或缺少软件包导致安装失败](./FAQ-54.md#安装时出现软件包冲突文件冲突或缺少软件包导致安装失败)。
+>安装RPM包过程中,若出现安装失败,可参考[问题5:安装时出现软件包冲突、文件冲突或缺少软件包导致安装失败](https://docs.openeuler.openatom.cn/zh/docs/common/faq/server/administration_faqs.html#%E9%97%AE%E9%A2%985-%E5%AE%89%E8%A3%85%E6%97%B6%E5%87%BA%E7%8E%B0%E8%BD%AF%E4%BB%B6%E5%8C%85%E5%86%B2%E7%AA%81%E3%80%81%E6%96%87%E4%BB%B6%E5%86%B2%E7%AA%81%E6%88%96%E7%BC%BA%E5%B0%91%E8%BD%AF%E4%BB%B6%E5%8C%85%E5%AF%BC%E8%87%B4%E5%AE%89%E8%A3%85%E5%A4%B1%E8%B4%A5)。
### 下载软件包
diff --git a/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guide.md b/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guide.md
index c20335b45a05671ee5ca60cb3a8b03198d505f8f..dfc1a8e434ceeafabdefa9a576ddf8728eb4e995 100644
--- a/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guide.md
+++ b/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guide.md
@@ -262,17 +262,18 @@
设置完成后,请单击左上角“完成”返回“安装概览”页面。
-## 设置Root帐户
+## 设置Root账户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Root帐户”,弹出设置“Root帐户”界面,如[图16](#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323165793018)所示,根据[密码复杂度](#密码复杂度)输入密码并再次输入密码进行确认。
+在“安装概览”页面中选择“Root账户”,弹出设置“Root账户”界面,如[图16](#zh-cn_topic_0186390266_zh-cn_topic_0122145909_fig1323165793018)所示,根据[密码复杂度](#密码复杂度)输入密码并再次输入密码进行确认。
> **说明:**
>
->- Root帐户是用来执行关键系统管理任务,不建议您在日常工作及系统访问时使用root帐户。
+>- Root账户是用来执行关键系统管理任务,不建议您在日常工作及系统访问时使用root账户。
>
->- 在“Root帐户”界面若选择“禁用Root帐户”则Root帐户将禁用。
+>- 在“Root账户”界面若选择“禁用Root账户”则Root账户将禁用。
+
+**图 16** root账户
-**图 16** root帐户

### 密码复杂度
@@ -281,7 +282,7 @@
1. 口令长度至少8个字符。
2. 口令至少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中的任意3种。
-3. 口令不能和帐号一样。
+3. 口令不能和账号一样。
4. 口令不能使用字典词汇。
> **说明:**
diff --git a/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modes.md b/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modes.md
index 6b126004152e14a321f8331952fdc8b55aeb6643..1ed855780029ba9f58235fd453f28014cdb8e87c 100644
--- a/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modes.md
+++ b/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installation_modes.md
@@ -147,7 +147,7 @@
- _fileName_ :文件名称。
- _diskSize_ :磁盘大小,用于指定块磁盘设备的大小,支持的单位有K、M、G、T,分别代表KiB、MiB、GiB、TiB。
- 例如,创建一个磁盘设备大小为32GB、格式为qcow2的镜像文件openEuler-imge.qcow2,命令和回显如下:
+ 例如,创建一个磁盘设备大小为32GB、格式为qcow2的镜像文件openEuler-image.qcow2,命令和回显如下:
```sh
$ qemu-img create -f qcow2 openEuler-image.qcow2 32G
diff --git a/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riscv_olk6.6_homologous_version.md b/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riscv_olk6.6_homologous_version.md
index 56805fd8b7e7c7ef00350f5874ee643cfa87b69c..5cfe97a97056826b32e6fd595f0e0714ed3e6f21 100644
--- a/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riscv_olk6.6_homologous_version.md
+++ b/docs/zh/server/installation_upgrade/installation/riscv_olk6.6_homologous_version.md
@@ -7,6 +7,7 @@
目前项目主要依托在 的 OLK-6.6 分支进行开发,并且会进一步回合到 OLK 的源码仓和制品仓上。

+
目前项目已经基本完成 SG2042 的同源工作,并且完成 TH1520 的基础同源工作。
## 支持的特性
diff --git a/docs/zh/server/quickstart/quickstart/quick_start.md b/docs/zh/server/quickstart/quickstart/quick_start.md
index a95a77e6500e6fa9bcd8f49c76fa1f8257f25a4d..392ab0dadfdbcb0f27c371112e876a6b4ce31373 100644
--- a/docs/zh/server/quickstart/quickstart/quick_start.md
+++ b/docs/zh/server/quickstart/quickstart/quick_start.md
@@ -85,9 +85,9 @@
在校验发布包完整性之前,需要准备如下文件:
-iso文件:openEuler-24.03-LTS-SP2-aarch64-dvd.iso
+- iso文件:openEuler-24.03-LTS-SP2-aarch64-dvd.iso
-校验文件:ISO对应完整性校验值,复制保存对应的ISO值
+- 校验文件:ISO对应完整性校验值,复制保存对应的ISO值
### 操作指导
@@ -215,8 +215,8 @@ iso文件:openEuler-24.03-LTS-SP2-aarch64-dvd.iso
>  **说明:**
>
- > - root帐户是用来执行关键系统管理任务,不建议您在日常工作及系统访问时使用root帐户。
- > - 在“ROOT密码”界面若选择“锁定root帐户”则root帐户将禁用。
+ > - root账户是用来执行关键系统管理任务,不建议您在日常工作及系统访问时使用root账户。
+ > - 在“ROOT密码”界面,若选择“锁定root账户”,则root账户将禁用。
>
**密码复杂度**
@@ -225,7 +225,7 @@ iso文件:openEuler-24.03-LTS-SP2-aarch64-dvd.iso
1. 口令长度至少8个字符。
2. 口令至少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中的任意3种。
- 3. 口令不能和帐号一样。
+ 3. 口令不能和账号一样。
4. 口令不能使用字典词汇。
>  **说明:**
diff --git a/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account_list.md b/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account_list.md
index 594e43206644bc6da9625321958e802ed6e9d1c0..fbfa682fc7d8e03fd17f5f025e37c91cb1becdee 100644
--- a/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account_list.md
+++ b/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account_list.md
@@ -3,4 +3,4 @@
| 用户名 | 默认密码 | 用户用途 | 用户状态 | 登录方式 | 备注 |
|--- |--- | --- | --- |--- |--- |
| root | openEuler12#$| 虚拟机镜像默认用户 | 启用 | 远程登录 | 登录使用openEuler虚拟机镜像安装的虚拟机 |
-| root | openEuler#12 | 登录GRUB2 | 启用 | 本地登录、远程登录 | GRUB (GRand UnifiedBootloader) 是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用来引导不同系统(如Windows、Linux)。
GRUB2是GRUB的升级版。系统启动时,可以通过GRUB2界面修改启动参数。为了确保系统的启动参数不被任意修改,需要对GRUB2界面进行加密,仅在输入正确的GRUB2口令时才能修改。 |
+| root | openEuler#12 | 登录GRUB2 | 启用 | 本地登录、远程登录 | GRUB (GRand Unified Bootloader) 是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用来引导不同系统(如Windows、Linux)。
GRUB2是GRUB的升级版。系统启动时,可以通过GRUB2界面修改启动参数。为了确保系统的启动参数不被任意修改,需要对GRUB2界面进行加密,仅在输入正确的GRUB2口令时才能修改。 |
diff --git a/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contribution.md b/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contribution.md
index 2ca0b88e86daff77e168913e3960adb7d8b728cd..73713101e427e48b0a47ffc8a35dd97e2b411c88 100644
--- a/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contribution.md
+++ b/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contribution.md
@@ -20,4 +20,4 @@ openEuler将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不同的特别
## IRC
-openEuler也在IRC开辟了频道,作为提供社区支持和交互的额外渠道。详情请参见[openEuler IRC](https://gitee.com/openeuler/community/blob/master/zh/communication/IRCs.md)。
+openEuler也在IRC开辟了频道,作为提供社区支持和交互的额外渠道。详情请参见《[openEuler IRC](https://gitee.com/openeuler/community/blob/master/zh/communication/IRCs.md)》。
diff --git a/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key_features.md b/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key_features.md
index e7d4ab5f1317e6578950f38852720f193d89317d..4c19c94ce797a264689389ee09d43f9b109be5bf 100644
--- a/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key_features.md
+++ b/docs/zh/server/releasenotes/releasenotes/key_features.md
@@ -16,7 +16,7 @@ openEuler兼容NVIDIA、Ascend等主流算力平台的软件栈,为用户提
- AI框架镜像:以SDK镜像为基础,安装AI框架软件,如PyTorch或TensorFlow。此外,通过此部分镜像也可快速搭建AI分布式场景,如Ray等AI分布式框架。
- 模型应用镜像:在AI框架镜像的基础上,包含完整的工具链和模型应用。
-相关使用方式请参考[openEuler AI 容器镜像用户指南](https://forum.openeuler.org/t/topic/4189/4)。
+相关使用方式请参考《[openEuler AI 容器镜像用户指南](https://forum.openeuler.org/t/topic/4189/4)》。
#### sysHAX大语言模型异构协同加速运行时
@@ -30,7 +30,7 @@ sysHAX大语言模型异构协同加速运行时专注于单机多卡环境下
AI 集群在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性能劣化,导致性能劣化的原因很多且复杂。现 有方案是在发生性能劣化之后利用日志分析,但是从日志收集到问题定界根因诊断以及现 网闭环问题需要长达 3-4 天之久。基于上述痛点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在线慢节点定界方 案,该方案能够实时在线观测系统关键指标,并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算法对观测数据进 行实时分析给出劣慢节点的位置,便于系统自愈或者运维人员修复问题。
-基于分组的指标对比技术提供了 AI 集群训练场景下的的慢节点/慢卡检测能力。这项技术通过 sysTrace实现,新增内容包括配置文件、算法库、慢节点空间维度对比算法和慢节点时间维度对比,最终输出慢节点异常时间、异常指标以及对应的慢节点/慢卡 ip, 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特性主要功能如下:
+基于分组的指标对比技术提供了 AI 集群训练场景下的慢节点/慢卡检测能力。这项技术通过 sysTrace实现,新增内容包括配置文件、算法库、慢节点空间维度对比算法和慢节点时间维度对比,最终输出慢节点异常时间、异常指标以及对应的慢节点/慢卡 ip, 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特性主要功能如下:
- 配置文件:主要包括待观测指标类型、指标算法配置参数以及数据接口,用于初始化慢节点检测算法。
- 算法库:包括常用的时序异常检测算法 spot 算法,k-sigma 算法,异常节点聚类算法和相似度度量算法。
@@ -42,7 +42,7 @@ AI 集群在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性能劣化,导致性能劣
在后摩尔时代,GPU、TPU 和 FPGA 等专用异构加速器设备正不断涌现,它们与 CPU 类似,需要将数据放在本地内存(例如 LPDDR 或 HBM)中以提高计算速度。加速器厂商们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发复杂的内存管理系统。 现行加速器内存管理方案存在诸多缺陷:
- CPU 侧内存管理与加速器侧分离,数据显式搬移,加速器内存管理的易用性和性能难以平衡。
-- 大模型场景下加速器设备 HBM 内存(Hign BandWidth Memory)严重不足,现有的手动 swap 方案性能损耗大且 通用性差。
+- 大模型场景下加速器设备 HBM 内存(High BandWidth Memory)严重不足,现有的手动 swap 方案性能损耗大且 通用性差。
- 搜推、大数据场景存在大量无效数据搬移,缺少高效内存池化方案。
Linux 现有的 HMM 框架,编程复杂度高且依赖人工调优,性能和可移植性差,引发 OS 社区反弹,最终导致 HMM 方案搁浅。异构加速器领域亟需高效的统一内存管理机制。异构通用内存管理框架 GMem (Generalized Memory Management),提供了异构内存互联的中心化管理机制,且 GMem API 与 Linux 原生内存管理 API 保持统一,易用性强,性能与可移植性好。加速器使用 GMem API 将内存接入统一地址空间后,可自动获得 GMem 面向异构内存编程优化的能力。与此同时,加速器驱动无需重复实现内存管理框架,大幅降低开发维护带来的成本。开发者使用一套统一申请、释放的 API,即可完成异构内存编程,无需处理内存搬移等细节。在加速器 HBM 内存不足时,GMem 可将 CPU 内存作为加速器缓存,透明地超分HBM,无需应用手动 swap。GMem 提供高效免搬移的内存池化方案,当内存池以共享方式接入后,可解决数据反复搬移的痛点。
@@ -82,7 +82,7 @@ openEuler Intelligence目前支持通过自然语言调用环境资源,在本
## 嵌入式场景创新
-openEuler发布面向嵌入式领域的版本openEuler 24.03 LTS SP2,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嵌入系统软件平台,在南北向生态、关键技术特性、基础设施、落地场景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openEuler Embedded 24.03 LTS SP2版本围绕以制造、机器人为代表的OT领域持续深耕,通过行业项目垂直打通,不断完善和丰富嵌入式系统软件栈和生态。在软件包生态方面,回合了oebridge特性,支持在线一键安装openEuler镜像仓软件包,并支持在Yocto镜像构建时通过oebridge直接安装openEuler RPM包快速实现镜像定制。此外,还扩展支持了oedeploy特性,能够快速完成AI软件栈、云原生软件栈的部署。在内核支持方面,持续完善了meta-openeuler的内核配置,配合oeaware实时调优功能实现干扰控制以增强系统实时性。
+openEuler发布面向嵌入式领域的版本openEuler 24.03 LTS SP2,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嵌入系统软件平台,在南北向生态、关键技术特性、基础设施、落地场景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openEuler Embedded 24.03 LTS SP2版本围绕以制造、机器人为代表的OT领域持续深耕,通过行业项目垂直打通,不断完善和丰富嵌入式系统软件栈和生态。在软件包生态方面,合入了oebridge特性,支持在线一键安装openEuler镜像仓软件包,并支持在Yocto镜像构建时通过oebridge直接安装openEuler RPM包快速实现镜像定制。此外,还扩展支持了oedeploy特性,能够快速完成AI软件栈、云原生软件栈的部署。在内核支持方面,持续完善了meta-openeuler的内核配置,配合oeaware实时调优功能实现干扰控制以增强系统实时性。
- **南向生态**:openEuler Embedded Linux当前主要支持ARM64、x86-64、ARM32、RISC-V等多种芯片架构,未来计划支持龙芯等架构,从24.03 版本开始,南向支持大幅改善,已经支持树莓派、海思、瑞芯微、瑞萨、德州仪器、飞腾、赛昉、全志等厂商的芯片。
- **嵌入式弹性虚拟化底座**:openEuler Embedded的弹性虚拟化底座是为了在多核片上系统(SoC, System On Chip)上实现多个操作系统共同运行的一系列技术的集合,包含了裸金属、嵌入式虚拟化、轻量级容器、LibOS、可信执行环境(TEE)、异构部署等多种实现形态。
@@ -153,7 +153,7 @@ DevStation 是基于openEuler的智能LiveCD桌面版开发者工作站,专为
- 社区原生工具生态:新增 oeDeploy(一键式部署工具)、epkg(扩展软件包管理器)、devkit和 openEuler Intelligence,实现从环境配置到代码落地的全链路支持。 oeDevPlugin插件+oeGitExt命令行工具支持:专为 openEuler 社区开发者设计的 VSCodium 插件,提供 Issue/PR 可视化管理面板,支持快速拉取社区代码仓、提交 PR,并实时同步社区任务状态。 openEuler Intelligence智能助手:支持自然语言生成代码片段、一键生成 API 文档及 Linux 命令解释。
- 图形化编程环境:集成了图形化编程工具,降低了新手的编程门槛,同时也为高级开发者提供了可视化编程的强大功能,预装 Thunderbird 等办公效率工具。
-- MCP智能应用生态构建:Devstation 深度集成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框架,构建完整的智能工具链生态,预装MCP智能工具链,支持oeGitExt、rpm-builder 等核心MCP Server,提供社区事务管理、RPM打包等能力,将传统开发工具(如Git、RPM构建器)通过MCP协议进行智能化封装,提供自然语言交互接口。
+- MCP智能应用生态构建:DevStation 深度集成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框架,构建完整的智能工具链生态,预装MCP智能工具链,支持oeGitExt、rpm-builder 等核心MCP Server,提供社区事务管理、RPM打包等能力,将传统开发工具(如Git、RPM构建器)通过MCP协议进行智能化封装,提供自然语言交互接口。
- 系统部署与兼容性增强:广泛的硬件支持,特别优化对主流笔记本/PC 硬件的兼容性(触摸板、Wi-Fi 、蓝牙),重构内核构建脚本(kernel-extra-modules),确保裸机部署体验。灵活部署形态,支持 LiveCD(一键运行无需安装)、裸机安装、虚拟机部署。
## virtCCA特性增强
@@ -173,7 +173,7 @@ DevStation 是基于openEuler的智能LiveCD桌面版开发者工作站,专为
KAE是基于鲲鹏920新型号处理器提供的硬件加速解决方案,包括HPRE、SEC、ZIP设备,可用于加解密和压缩解压缩,能够显著降低处理器消耗,提高处理器效率。KAE直通热迁移是指虚拟机在配置KAE直通设备时,进行热迁移的能力,可以为KAE设备的使用提供更强的灵活性和业务不中断的保障。
-smmu脏页跟踪是实现直通设备高效、可靠的热迁移的关键技术。在ARM架构中,通过纯软件方式进行脏页跟踪,会带来了较大的性能损耗。HTTU(Hardware Translation Table Udate)允许硬件自动更新smmu页表状态,在进行写操作时会自动置对应页表项的写权限位,热迁移时扫描页表的写权限位进行脏页统计。
+smmu脏页跟踪是实现直通设备高效、可靠的热迁移的关键技术。在ARM架构中,通过纯软件方式进行脏页跟踪,会带来了较大的性能损耗。HTTU(Hardware Translation Table Update)允许硬件自动更新smmu页表状态,在进行写操作时会自动置对应页表项的写权限位,热迁移时扫描页表的写权限位进行脏页统计。
## Kuasar机密容器
@@ -203,9 +203,9 @@ secGear远程证明统一框架是机密计算远程证明相关的关键组件
UEFI度量启动时会将度量操作记录到ACPI table CCEL (Confidential Computing Event log)。secGear统一远程证明框架基于ACPI table CCEL (Confidential Computing Event log)实现对virtCCA机密虚机UEFI度量启动的远程证明。secGear远程证明通过对Event log文件内容处理,验证virtCCA机密虚机UEFI启动过程的完整性和可信性,并为后续远程证明提供可信的证据。
-使用secGear远程证明时,远程证明代理会获取virtCCA机密虚机上的Event log文件内容。如果存在Event log文件,则将其内容及其他必要信息封装成报告,发送至远程证明服务进行报告校验,最终由远程证明服务给出包含Event Log验证结果的证明报告;如果不存在,则与Direct Boot模式相同,仅封装必要信息发送至远程证明服务进行报告校验,远程证明服务返回不包含Event Log验证结果的证明报告。
+使用secGear远程证明时,远程证明代理会获取virtCCA机密虚机上的Event log文件内容。如果存在Event log文件,则将其内容及其他必要信息封装成报告,发送至远程证明服务进行报告校验,最终由远程证明服务给出包含Event log验证结果的证明报告;如果不存在,则与Direct Boot模式相同,仅封装必要信息发送至远程证明服务进行报告校验,远程证明服务返回不包含Event log验证结果的证明报告。
-virtCCA机密虚机开启IMA度量后,在IMA策略配置时支持使用pcr参数指定使用的virtCCA寄存器。如果同时启动IMA度量和UEFI度量,则需要在IMA策略配置时需要设置pcr=4,指定使用virtCCA最后一个寄存器,避免度量扩展冲突。
+virtCCA机密虚机开启IMA度量后,在IMA策略配置时支持使用pcr参数指定使用的virtCCA寄存器。如果同时启动IMA度量和UEFI度量,则需要在IMA策略配置时设置pcr=4,指定使用virtCCA最后一个寄存器,避免度量扩展冲突。
## GCC for openEuler CFGO反馈优化特性增强
@@ -230,7 +230,7 @@ GCC CFGO反馈优化共包含三个子特性:CFGO-PGO、CFGO-CSPGO、CFGO-BOLT
密码相关应用除了要求提供高效的密码运算能力外,还往往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密钥管理能力,密钥的安全是安全的基础,密钥如果被窃取则安全无从谈起。目前大量应用的密钥管理方式存在着简单粗放的问题,有的甚至把密钥以明文形式直接存储在文件系统中,密钥的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密码技术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一种既安全又易用的密钥管理使用方式。
-TKM是海光的内生密码技术之一。传统的密钥管理方案通常使用单独的密码卡,通过PCIE等外接于主板上,与CPU通过总线连接。传统方案增加硬件成本的同时,加大了主板硬件设计的复杂度,也增加了暴露面,容易受总线类物理攻击。 CPU利用内置安全处理器对密钥管理做了相关支持与拓展,在CPU内部实现了TKM(Trusted Key Management Module)模块。
+TKM是海光的内生密码技术之一。传统的密钥管理方案通常使用单独的密码卡,通过PCIe等外接于主板上,与CPU通过总线连接。传统方案增加硬件成本的同时,加大了主板硬件设计的复杂度,也增加了暴露面,容易受总线类物理攻击。 CPU利用内置安全处理器对密钥管理做了相关支持与拓展,在CPU内部实现了TKM(Trusted Key Management Module)模块。
## 支持树莓派
diff --git a/docs/zh/server/security/trusted_computing/protection_for_interpreted_applications.md b/docs/zh/server/security/trusted_computing/protection_for_interpreted_applications.md
index 25f10695397d7387aebd856061f1cdeaeb0b83cd..3a4d18f4262a876dbdbcfc9702ef21fdd9ae1827 100644
--- a/docs/zh/server/security/trusted_computing/protection_for_interpreted_applications.md
+++ b/docs/zh/server/security/trusted_computing/protection_for_interpreted_applications.md
@@ -33,7 +33,7 @@ execveat()是于Linux 3.19/glibc 2.34版本开始支持的系统调用函数,
execveat()系统调用的函数类型为:
-```
+```bash
int execveat(int dirfd, const char *pathname,
char *const _Nullable argv[],
char *const _Nullable envp[],
@@ -77,7 +77,7 @@ int execveat(int dirfd, const char *pathname,
内核版本大于6.6.0-54.0.0.58,glibc版本大于等于2.38-41。
-```
+```bash
glibc-2.38-41.oe2403sp1.x86_64
kernel-6.6.0-54.0.0.58.oe2403sp1.x86_64
```
@@ -86,7 +86,7 @@ kernel-6.6.0-54.0.0.58.oe2403sp1.x86_64
可编写如下测试程序(test.c)进行参数功能测试:
-```
+```bash
#define _GNU_SOURCE
#include
@@ -112,19 +112,19 @@ int main(void)
**步骤1:** 编译测试代码:
-```
+```bash
gcc test.c -o test
```
**步骤2:** 创建测试脚本test.sh:
-```
+```bash
echo "sleep 10" > test.sh
```
**步骤3:** 如果测试脚本具备合法的可执行权限,则execveat返回0:
-```
+```bash
# chmod +x test.sh
# ./test
execveat: Success
@@ -133,7 +133,7 @@ access_ret = 0
**步骤4:** 如果测试脚本不具备合法的权限,则execveat返回-1,错误码为Permission denied:
-```
+```bash
# chmod -x test.sh
# ./test
execveat: Permission denied
@@ -157,12 +157,12 @@ kernel-6.6.0-54.0.0.58.oe2403sp1.x86_64
**步骤1:** 设置系统中所有脚本文件的权限为可执行
```bash
-find / -name "*.sh" --exec chmod +x {} \;
+find / -name "*.sh" -exec chmod +x {} \;
```
**步骤2:** 设置启动参数并重启系统,添加的启动参数为:
-```
+```bash
exec_check.bash=1
```
@@ -183,13 +183,13 @@ hello world
获取支持该特性的jdk代码:
-```
+```jdk
https://gitee.com/openeuler/bishengjdk-8/tree/IMA_Glibc2_34
```
按照如下流程编译:
-```
+```jdk
https://gitee.com/openeuler/bishengjdk-8/wikis/%E4%B8%AD%E6%96%87%E6%96%87%E6%A1%A3/%E6%AF%95%E6%98%87JDK%208%20%E6%BA%90%E7%A0%81%E6%9E%84%E5%BB%BA%E8%AF%B4%E6%98%8E
```
@@ -197,14 +197,14 @@ https://gitee.com/openeuler/bishengjdk-8/wikis/%E4%B8%AD%E6%96%87%E6%96%87%E6%A1
**步骤1:** 确保系统中所有.class文件和.jar文件的可执行权限
-```
+```jdk
find / -name "*.class" chmod +x {} \;
find / -name "*.jar" chmod +x {} \;
```
**步骤2:** 设置启动参数并重启系统,添加的启动参数为:
-```
+```jdk
exec_check.java=1
```
@@ -212,7 +212,7 @@ exec_check.java=1
可编写如下测试程序(HelloWorld.java)进行参数功能测试:
-```
+```jdk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220,7 +220,7 @@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
```
-```bash
+```jdk
# javac HelloWorld.java
Access denied to /home/bishengjdk/bishengjdk-8/install/jvm/openjdk-1.8.0_432-internal/lib/tools.jar
# chmod +x /home/bishengjdk/bishengjdk-8/install/jvm/openjdk-1.8.0_432-internal/lib/tools.jar
diff --git a/docs/zh/tools/desktop/dde/dde_userguide.md b/docs/zh/tools/desktop/dde/dde_userguide.md
index 666ddcd8452f751c359ed151e3d36d1b18b77576..c95e0a34a4277f486480038e81034f13361f04df 100644
--- a/docs/zh/tools/desktop/dde/dde_userguide.md
+++ b/docs/zh/tools/desktop/dde/dde_userguide.md
@@ -45,10 +45,10 @@ DDE桌面环境是一款美观易用、安全可靠的图形化操作界面。
1. 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
2. 单击 **排序方式**,您可以:
- - 单击 **名称**,将按文件的名称顺序显示。
- - 单击 **大小**,将按文件的大小顺序显示。
- - 单击 **类型**,将按文件的类型顺序显示。
- - 单击 **修改时间**,文件将按最近一次的修改日期顺序显示。
+ - 单击 **名称**,将按文件的名称顺序显示。
+ - 单击 **大小**,将按文件的大小顺序显示。
+ - 单击 **类型**,将按文件的类型顺序显示。
+ - 单击 **修改时间**,文件将按最近一次的修改日期顺序显示。
> 窍门:*您也可以勾选 **自动排列**,桌面图标将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按照当前排序规则排列,有图标被删除时后面的图标会自动向前填充。*
@@ -404,9 +404,9 @@ DDE桌面操作系统通过控制中心来管理系统的基本设置,包括
1. 在控制中心首页,单击 。
2. 单击 **多屏显示模式**。
3. 选择一种显示模式。
- - **复制** 将主屏的显示内容复制到其他屏幕。
- - **扩展** 将主屏的显示内容扩展到其他屏幕,扩大桌面区域。
- - **自定义** 设置显示模式,主屏、分辨率、刷新率和屏幕旋转方向。
+ - **复制** 将主屏的显示内容复制到其他屏幕。
+ - **扩展** 将主屏的显示内容扩展到其他屏幕,扩大桌面区域。
+ - **自定义** 设置显示模式,主屏、分辨率、刷新率和屏幕旋转方向。
在多屏环境下,按下 **Super** + **P**调出多屏显示模式的OSD。
@@ -449,7 +449,7 @@ DDE桌面操作系统通过控制中心来管理系统的基本设置,包括
1. 在控制中心首页,单击 。
2. 选择文件类型进入默认程序列表。
-3. 单击列表下的,选择desktop文件(一般在/usr/share/applications),或特定的二进制文件。
+3. 单击列表下的,选择desktop文件(一般在/usr/share/applications),或特定的二进制文件。
4. 该程序将添加到列表,并自动设置为默认程序。
#### 删除默认程序
@@ -589,17 +589,17 @@ VPN即虚拟专用网络,其主要功能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
1. 在控制中心首页,单击 。
2. 单击 **输出**,进入输出设备配置界面,您可以:
- - 在输出设备后面的下拉框中选择输出设备类型。
- - 通过拖曳滑块调节输出音量和左/右声道平衡。
- - 打开 **音量增强**,音量的可调节区间由0-100% 转变为0-150%。
+ - 在输出设备后面的下拉框中选择输出设备类型。
+ - 通过拖曳滑块调节输出音量和左/右声道平衡。
+ - 打开 **音量增强**,音量的可调节区间由0-100% 转变为0-150%。
#### 输入设备
1. 在控制中心首页,单击 。
2. 单击 **输入**,进入输入设备配置界面,您可以:
- - 在输入设备后面的下拉框中选择输入设备类型。
- - 通过拖曳滑块调节输入音量。
- - 打开 **开启** 按钮,还可以设置 **噪音抑制** 功能。
+ - 在输入设备后面的下拉框中选择输入设备类型。
+ - 通过拖曳滑块调节输入音量。
+ - 打开 **开启** 按钮,还可以设置 **噪音抑制** 功能。
> 窍门:*通常,需要调大输入音量,确保能够听到声源的声音,但是音量不宜过大,因为这会导致声音失真。可以对着麦克风以正常说话的音量讲话,并观察反馈音量的变化,变化较明显,则说明输入音量合适。*
@@ -647,8 +647,8 @@ VPN即虚拟专用网络,其主要功能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
1. 在控制中心首页,单击 。
2. 单击 **时间设置** 。
- - 开启或关闭自动同步配置。
- - 设置正确的时间和日期。
+ - 开启或关闭自动同步配置。
+ - 设置正确的时间和日期。
3. 单击 **确定**。
#### 设置时间日期格式
diff --git a/docs/zh/tools/desktop/kiran/kiran_userguide.md b/docs/zh/tools/desktop/kiran/kiran_userguide.md
index 51bb6f02d132a3f503efaa416ab2939210d212b5..339b2098a677fbdc7bc8b15bcc68fc416932a86e 100644
--- a/docs/zh/tools/desktop/kiran/kiran_userguide.md
+++ b/docs/zh/tools/desktop/kiran/kiran_userguide.md
@@ -105,10 +105,10 @@ Kiran桌面是一款以用户和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稳定、高效、易用
### 4.5.账户管理工具
账户管理工具工具是对用户和组进行管理的一个简单易用工具,您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对用户和组群进行配置和管理,主要包括:
-1)增加用户,设置用户属性;
-2)修改用户属性;
-3)显示用户属性;
-4)删除用户;
+1)增加用户,设置用户属性;
+2)修改用户属性;
+3)显示用户属性;
+4)删除用户;
用户属性包括:账号、口令(密码)、登录 shell,用户组属性指在该组包含哪些用户。
@@ -157,11 +157,11 @@ Kiran桌面是一款以用户和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稳定、高效、易用
主题可以对系统的对话框风格,菜单风格,系统面板风格,图标风格进行统一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定制。
-1)主题设置
+1)主题设置
系统中默认已提供了多套主题,可以在主题浏览对话框中浏览主题的相关信息。点击主题浏览对话框中的主题,即可设置系统主题,如图所示:

-2)自定义主题
+2)自定义主题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自定义”按钮,来根据用户的喜好定制系统主题,如下图所示:自定义主题包括:
a.控制;
b.色彩;
@@ -175,12 +175,12 @@ e.指针;
用户可以对桌面背景进行设置,可以修改颜色、样式。
-1)背景图片设置
+1)背景图片设置
如下图所示,点击壁纸文件浏览对话框中的壁纸,即可将桌面设置为此壁纸。

-2)样式
+2)样式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样式下拉式选择框来调整壁纸填充桌面背景时的方式。填充方式有以下六种方式:
a.平铺;
@@ -190,7 +190,7 @@ d.比例放大;
e.伸展;
f.适合宽度。
-3)壁纸的添加与删除
+3)壁纸的添加与删除
用户可以通过“添加”按钮添加自己喜欢的壁纸,如下图所示:

@@ -198,7 +198,7 @@ f.适合宽度。
点击“打开”即可添加壁纸。
同时可以点击“删除”按钮来删除用户不喜欢的壁纸。具体步骤:选择壁纸,点击“删除”。
-4)桌面背景色彩填充设置
+4)桌面背景色彩填充设置
用户如果不喜欢用壁纸来设置桌面背景,也可以用色彩来设置背景,在壁纸选择对话框中选择无壁纸选项,即可使用色彩来填充桌面背景。
填充色彩的方式有三种:
@@ -210,7 +210,7 @@ c.垂直梯度。
#### 4.6.3.字体
-1)字体设置
+1)字体设置
用户可以通过字体设置来设置系统图形界面的各种类型的字体,字体类型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a.应用程序字体;
@@ -221,7 +221,7 @@ e.等宽字体。

-2)字体效果设置与详情设置
+2)字体效果设置与详情设置
字体渲染效果设置
用户可以通过字体渲染效果设置来设置系统图形界面的以下四种类型的字体效果:
@@ -233,7 +233,7 @@ d.次像素平滑;

-3)字体细节设置
+3)字体细节设置
字体效果的一些详情设置可以通过“细节”按钮进行设置。详情设置包括:
a.字体分辨率;
@@ -243,7 +243,7 @@ d.字体次像素排序。

-4)用户可以设置界面,选择是否在菜单显示图标和在按钮中显示图标:
+4)用户可以设置界面,选择是否在菜单显示图标和在按钮中显示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