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g_insert_elapse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WDR-Snapshot\347\224\237\346\210\220\346\200\247\350\203\275\346\212\245\345\221\212.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WDR-Snapshot\347\224\237\346\210\220\346\200\247\350\203\275\346\212\245\345\221\212.md"
index f4ef2c30fe3ad1ef4d22a67cbb99becd84bc7640..18c58ef9a84a28c69fc383118853d142fb97fe61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WDR-Snapshot\347\224\237\346\210\220\346\200\247\350\203\275\346\212\245\345\221\212.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WDR-Snapshot\347\224\237\346\210\220\346\200\247\350\203\275\346\212\245\345\221\212.md"
@@ -4,7 +4,7 @@
## 前提条件
-WDR Snasphot在启动后(即参数[enable\_wdr\_snapshot](zh-cn_topic_0242371547.md#zh-cn_topic_0237124757_section983311682019)为on时), 且快照数量大于等于2时可以生成报告。
+WDR Snasphot在启动后(即参数[enable\_wdr\_snapshot](系统性能快照.md#zh-cn_topic_0237124757_section983311682019)为on时), 且快照数量大于等于2时可以生成报告。
## 操作步骤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2\214\350\277\233\345\210\266\345\255\227\347\254\246\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2\214\350\277\233\345\210\266\345\255\227\347\254\246\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index 79deb8fd20e6cece7c579f7ec794574b60fcbb0b..6d0ad0a4efc616f8a4f5bc4ba189f27fbade2642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2\214\350\277\233\345\210\266\345\255\227\347\254\246\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2\214\350\277\233\345\210\266\345\255\227\347\254\246\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 -52,7 +52,7 @@ SQL定义了一些字符串函数,在这些函数里使用关键字而不是
(1 row)
```
-- substring\(string \[from int\] \[for int\]\)
+- substring\(string [from int] \[for int\]\)
描述:截取子串。
@@ -68,6 +68,22 @@ SQL定义了一些字符串函数,在这些函数里使用关键字而不是
(1 row)
```
+- substr\(string, from int \[, for int\]\)
+
+ 描述:截取子串。
+
+ 返回值类型:bytea
+
+ 示例:
+
+ ```
+ postgres=# SELECT substr(E'Th\\000omas'::bytea from 2 for 3) AS RESULT;
+ result
+ ----------
+ \x68006f
+ (1 row)
+ ```
+
- trim\(\[both\] bytes from string\)
描述:从string的开头和结尾删除只包含bytes中字节的最长字符串。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15\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15\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index 14f1d80c59019c5e7a8d79d06e3a9d5e7f50504c..86607f5808359331142dbd099667a19069d987b7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15\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15\344\270\262\345\207\275\346\225\260\345\222\214\346\223\215\344\275\234\347\254\246.md"
@@ -19,7 +19,7 @@
```
> **说明:**
- >单字段内部连续连接操作不能超过180次,若超过需拆分为多个连续连接的字符串,它们之间再做连接操作。
+ >单字段内部连续连接操作不建议超过180次,若超过需拆分为多个连续连接的字符串,它们之间再做连接操作。
>例如:str1||str2||str3||str4 拆分为 \(str1||str2\)||\(str3||str4\)。
-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77\347\224\250SQL\345\207\275\346\225\260\346\216\245\345\217\243\350\277\233\350\241\214\351\200\273\350\276\221\350\247\243\347\240\201.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77\347\224\250SQL\345\207\275\346\225\260\346\216\245\345\217\243\350\277\233\350\241\214\351\200\273\350\276\221\350\247\243\347\240\201.md"
index 60b66bf6b67859acad70a03ac18dd6e1fb76f4fd..316a5cf6736a0c93a19a687f70ceaf8a3384ee2e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77\347\224\250SQL\345\207\275\346\225\260\346\216\245\345\217\243\350\277\233\350\241\214\351\200\273\350\276\221\350\247\243\347\240\201.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4\275\277\347\224\250SQL\345\207\275\346\225\260\346\216\245\345\217\243\350\277\233\350\241\214\351\200\273\350\276\221\350\247\243\347\240\201.md"
@@ -10,8 +10,8 @@ openGauss可以通过调用SQL函数,进行创建、删除、推进逻辑复
>为避免安全风险,请保证启用SSL连接。
-- 设置GUC参数[wal\_level](zh-cn_topic_0242371497.md#zh-cn_topic_0237124707_zh-cn_topic_0059778393_s2c76f5957066407a959191148f2c780f)=logical。
-- 设置GUC参数[max\_replication\_slots](zh-cn_topic_0242371502.md#section7322161612568)\>每个节点所需的(物理流复制槽数+逻辑复制槽数)。
+- 设置GUC参数[wal\_level](设置.md#zh-cn_topic_0237124707_zh-cn_topic_0059778393_s2c76f5957066407a959191148f2c780f)=logical。
+- 设置GUC参数[max\_replication\_slots](发送端服务器.md#section7322161612568)\>每个节点所需的(物理流复制槽数+逻辑复制槽数)。
物理流复制槽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方法来确保主节点在所有备节点或从备节点收到xlog之前,xlog不会被移除。也就是说物理流复制槽用于支撑集群HA。集群所需要的物理流复制槽数为:备节点加从备的和与主节点之间的比例。例如,假设集群的高可用方案为1主、1备、1从备,则所需物理流复制槽数为2。又例如,假设集群的高可用方案为1主3备,则所需物理流复制槽数为3。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1.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1.md"
index 02b1075fc507ff459350aba2cf804602fef6d5bf..222892c441e04dd859f631f73b2fe9f7ec279667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1.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1.md"
@@ -1,279 +1,279 @@
-# 内存
-
-介绍与内存相关的参数设置。
-
-> **须知:**
->这些参数只能在数据库服务重新启动后生效。
-
-## memorypool\_enable
-
-**参数说明**:设置是否允许使用内存池。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布尔型
-
-- on表示允许使用内存池。
-- off表示不允许使用内存池。
-
-**默认值**:off
-
-## memorypool\_size
-
-**参数说明**:设置内存池大小。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28\*1024~INT\_MAX/2,单位为KB。
-
-**默认值**:512MB
-
-## enable\_memory\_limit
-
-**参数说明:**启用逻辑内存管理模块。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布尔型
-
-- on表示启用逻辑内存管理模块。
-- off表示不启用逻辑内存管理模块。
-
-**默认值:**on
-
-> **须知:**
->若max\_process\_memory-shared buffer-cstore buffers少于2G,openGauss强制把enable\_memory\_limit设置为off。
-
-## max\_process\_memory
-
-**参数说明:**设置一个数据库节点可用的最大物理内存。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2\*1024\*1024~INT\_MAX,单位为KB。
-
-**默认值:**非从备数据库节点自动适配,公式为(物理内存大小)\*0.6/\(1+主节点个数\),当结果不足2GB时,默认取2GB。从备节点默认为12GB。
-
-**设置建议:**
-
-数据库节点上该数值需要根据系统物理内存及单节点部署主数据库节点个数决定。建议计算公式如下:物理内存大小 \* 系数 / 主节点个数,系数通常建议为0.8。该系数的目的在于预留内存供操作系统内核使用,尽可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因数据库内存膨胀导致物理节点OOM。节点的物理内存越小, 系数应越小。例如, 128GB物理内存的节点可以使用0.9作为系数, 而32GB的节点可能只适合0.7作为系数。
-
-## enable\_memory\_context\_control
-
-**参数说明:**启用检查内存上下文是否超过给定限制的功能。仅适用于DEBUG版本。
-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布尔型
-
-- on表示启用最大内存上下文限制检查功能。
-- off表示关闭最大内存上下文限制检查功能。
-
-**默认值:**off
-
-## uncontrolled\_memory\_context
-
-**参数说明:**启用检查内存上下文是否超过给定限制的功能时,设置不受此功能约束。仅适用于DEBUG版本。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查询时会在参数值的最前面添加标题含义字符串“MemoryContext white list:"。
-
-**取值范围**:字符串
-
-**默认值:**空
-
-## shared\_buffers
-
-**参数说明:**设置openGauss使用的共享内存大小。增加此参数的值会使openGauss比系统默认设置需要更多的System V共享内存。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6 \~ 1073741823 ,单位为8KB。
-
-改变BLCKSZ的值会改变最小值。
-
-**默认值:**数据库节点为1GB。如果操作系统支持的共享内存小于32MB,则在初始化数据存储区时会自动调整为操作系统支持的最大值。
-
-**设置建议:**
-
-建议设置shared\_buffers值为内存的40%以内。行存列存分开对待。行存设大,列存设小。列存:\(单服务器内存/单服务器数据库节点个数\)\*0.4\*0.25。
-
-如果设置较大的shared\_buffers需要同时增加checkpoint\_segments的值,因为写入大量新增、修改数据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周期。
-
-## bulk\_write\_ring\_size
-
-**参数说明:**数据并行导入使用的环形缓冲区大小。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6384 \~ 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2GB
-
-**设置建议:**建议导入压力大的场景中增加数据库节点中此参数配置。
-
-## standby\_shared\_buffers\_fraction
-
-**参数说明:**备实例所在服务器使用shared\_buffers内存缓冲区大小的比例。
-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双精度类型,0.1\~1.0
-
-**默认值:**0.3
-
-## temp\_buffers
-
-**参数说明:**设置每个数据库会话使用的LOCAL临时缓冲区的大小。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在每个会话的第一次使用临时表之前可以改变temp\_buffers的值,之后的设置将是无效的。
-
-一个会话将按照temp\_buffers给出的限制,根据需要分配临时缓冲区。如果在一个并不需要大量临时缓冲区的会话里设置一个大的数值,其开销只是一个缓冲区描述符的大小。当缓冲区被使用,就会额外消耗8192字节。
-
-**取值范围:**整型,100\~1073741823,单位为8KB。
-
-**默认值:**1MB
-
-## max\_prepared\_transactions
-
-**参数说明:**设置可以同时处于"预备"状态的事务的最大数目。增加此参数的值会使openGauss比系统默认设置需要更多的System V共享内存。
-
-当openGauss部署为主备双机时,在备机上此参数的设置必须要高于或等于主机上的,否则无法在备机上进行查询操作。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0\~536870911。
-
-**默认值:**800
-
-> **说明:**
->为避免在准备步骤失败,此参数的值不能小于max\_connections。
-
-## work\_mem
-
-**参数说明:**设置内部排序操作和Hash表在开始写入临时磁盘文件之前使用的内存大小。ORDER BY,DISTINCT和merge joins都要用到排序操作。Hash表在散列连接、散列为基础的聚集、散列为基础的IN子查询处理中都要用到。
-
-对于复杂的查询,可能会同时并发运行好几个排序或者散列操作,每个都可以使用此参数所声明的内存量,不足时会使用临时文件。同样,好几个正在运行的会话可能会同时进行排序操作。因此使用的总内存可能是work\_mem的好几倍。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64\~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64MB
-
-**设置建议:**
-
-依据查询特点和并发来确定,一旦work\_mem限定的物理内存不够,算子运算数据将写入临时表空间,带来5-10倍的性能下降,查询响应时间从秒级下降到分钟级。
-
-- 对于串行无并发的复杂查询场景,平均每个查询有5-10关联操作,建议work\_mem=50%内存/10。
-- 对于串行无并发的简单查询场景,平均每个查询有2-5个关联操作,建议work\_mem=50%内存/5。
-- 对于并发场景,建议work\_mem=串行下的work\_mem/物理并发数。
-
-## query\_mem
-
-**参数说明:**设置执行作业所使用的内存。如果设置的query\_mem值大于0,在生成执行计划时,优化器会将作业的估算内存调整为该值。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0,或大于32M的整型,默认单位为KB。如果设置值为负数或小于32M,将设置为默认值0,此时优化器不会根据该值调整作业的估算内存。
-
-**默认值:**0
-
-## query\_max\_mem
-
-**参数说明:**设置执行作业所能够使用的最大内存。如果设置的query\_max\_mem值大于0,当作业执行时所使用内存超过该值时,将报错退出。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0,或大于32M的整型,默认单位为KB。如果设置值为负数或小于32M,将设置为默认值0,此时不会根据该值限制作业的内存使用。
-
-**默认值:**0
-
-## maintenance\_work\_mem
-
-**参数说明:**设置在维护性操作(比如VACUUM、CREATE INDEX、ALTER TABLE ADD FOREIGN KEY等)中可使用的最大的内存。该参数的设置会影响VACUUM、VACUUM FULL、CLUSTER、CREATE INDEX的执行效率。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024\~INT\_MAX,单位为KB。
-
-**默认值:**128MB
-
-**设置建议:**
-
-- 建议设置此参数的值大于[work\_mem](#zh-cn_topic_0237124699_zh-cn_topic_0059777577_sd27c81d651ce4d2585febca76c4cc34e),可以改进清理和恢复数据库转储的速度。因为在一个数据库会话里,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维护性操作可以执行,并且在执行维护性操作时不会有太多的会话。
-- 当[自动清理](自动清理.md)进程运行时,[autovacuum\_max\_workers](自动清理.md#zh-cn_topic_0237124730_zh-cn_topic_0059778244_s76932f79410248ba8923017d19982673)倍数的内存将会被分配,所以此时设置maintenance\_work\_mem的值应该不小于[work\_mem](#zh-cn_topic_0237124699_zh-cn_topic_0059777577_sd27c81d651ce4d2585febca76c4cc34e)。
-- 如果进行大数据量的cluster等,可以在session中调大该值。
-
-## psort\_work\_mem
-
-**参数说明:**设置列存表在进行局部排序中在开始写入临时磁盘文件之前使用的内存大小。带partial cluster key的表、带索引的表插入,创建表索引,删除表和更新表都会用到。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 **须知:**
->同样,好几个正在运行的会话可能会同时进行表的局部排序操作。因此使用的总内存可能是psort\_work\_mem的好几倍。
-
-**取值范围:**整型64\~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512MB
-
-## max\_loaded\_cudesc
-
-**参数说明:**设置列存表在做扫描时,每列缓存cudesc信息的个数。增大设置会提高查询性能,但也会增加内存占用,特别是当列存表的列非常多时。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 **须知:**
->max\_loaded\_cudesc设置过高时,有可能引起内存分配不足。
-
-**取值范围:**100\~1073741823。
-
-**默认值:**1024
-
-## max\_stack\_depth
-
-**参数说明:**设置openGauss执行堆栈的最大安全深度。需要这个安全界限是因为在服务器里,并非所有程序都检查了堆栈深度,只是在可能递规的过程,比如表达式计算这样的过程里面才进行检查。
-
-该参数属于SU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设置原则:
-
-- 数据库需要预留640KB堆栈深度,因此此参数的最佳设置是等于操作系统内核允许的最大值(就是ulimit -s的设置)- 640KB。
-- 如果设置此参数的值大于实际的内核限制,则一个正在运行的递归函数可能会导致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进程崩溃。在openGauss能够检测内核限制的操作系统上(SLES上),将自动限制设置为一个不安全的值。
-- 因为并非所有的操作都能够检测,所以建议用户在此设置一个明确的值。
-
-**取值范围:**整型,100\~INT\_MAX,单位为KB。
-
-**默认值:**2MB
-
-> **说明:**
->默认值2MB,这个值相对比较小,不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但是可能会因为该值较小,导致无法执行复杂的函数。
-
-## cstore\_buffers
-
-**参数说明:**设置列存所使用的共享缓冲区的大小。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6384~1073741823,单位为KB。
-
-**默认值:**1GB
-
-**设置建议**:
-
-列存表使用cstore\_buffers设置的共享缓冲区,几乎不用shared\_buffers。因此在列存表为主的场景中,应减少shared\_buffers,增加cstore\_buffers。
-
-## bulk\_read\_ring\_size
-
-**参数说明:**并行导出,使用的环形缓冲区大小。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256\~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16MB
-
+# 内存
+
+介绍与内存相关的参数设置。
+
+> **须知:**
+>这些参数只能在数据库服务重新启动后生效。
+
+## memorypool\_enable
+
+**参数说明**:设置是否允许使用内存池。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布尔型
+
+- on表示允许使用内存池。
+- off表示不允许使用内存池。
+
+**默认值**:off
+
+## memorypool\_size
+
+**参数说明**:设置内存池大小。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28\*1024~INT\_MAX/2,单位为KB。
+
+**默认值**:512MB
+
+## enable\_memory\_limit
+
+**参数说明:**启用逻辑内存管理模块。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布尔型
+
+- on表示启用逻辑内存管理模块。
+- off表示不启用逻辑内存管理模块。
+
+**默认值:**on
+
+> **须知:**
+>若max\_process\_memory-shared buffer-cstore buffers少于2G,GaussDB KernelopenGauss强制把enable\_memory\_limit设置为off。
+
+## max\_process\_memory
+
+**参数说明:**设置一个数据库节点可用的最大物理内存。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2\*1024\*1024~INT\_MAX,单位为KB。
+
+**默认值:**非从备数据库节点自动适配,公式为(物理内存大小)\*0.6/\(1+主节点个数\),当结果不足2GB时,默认取2GB。从备节点默认为12GB。
+
+**设置建议:**
+
+数据库节点上该数值需要根据系统物理内存及单节点部署主数据库节点个数决定。建议计算公式如下:物理内存大小 \* 系数 / 主节点个数,系数通常建议为0.8。该系数的目的在于预留内存供操作系统内核使用,尽可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因数据库内存膨胀导致物理节点OOM。节点的物理内存越小, 系数应越小。例如, 128GB物理内存的节点可以使用0.9作为系数, 而32GB的节点可能只适合0.7作为系数。
+
+## enable\_memory\_context\_control
+
+**参数说明:**启用检查内存上下文是否超过给定限制的功能。仅适用于DEBUG版本。
+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布尔型
+
+- on表示启用最大内存上下文限制检查功能。
+- off表示关闭最大内存上下文限制检查功能。
+
+**默认值:**off
+
+## uncontrolled\_memory\_context
+
+**参数说明:**启用检查内存上下文是否超过给定限制的功能时,设置不受此功能约束。仅适用于DEBUG版本。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查询时会在参数值的最前面添加标题含义字符串“MemoryContext white list:"。
+
+**取值范围**:字符串
+
+**默认值:**空
+
+## shared\_buffers
+
+**参数说明:**设置openGauss使用的共享内存大小。增加此参数的值会使GaussDB KernelopenGauss比系统默认设置需要更多的System V共享内存。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6 \~ 1073741823 ,单位为KB。
+
+shared\_buffers需要设置为BLCKSZ的整数倍,BLCKSZ目前设置为8KB,即shared\_buffers需要设置为8KB整数倍。改变BLCKSZ的值会改变最小值。
+
+**默认值:**数据库节点为1GB。如果操作系统支持的共享内存小于32MB,则在初始化数据存储区时会自动调整为操作系统支持的最大值。
+
+**设置建议:**
+
+建议设置shared\_buffers值为内存的40%以内。行存列存分开对待。行存设大,列存设小。列存:\(单服务器内存/单服务器数据库节点个数\)\*0.4\*0.25。
+
+如果设置较大的shared\_buffers需要同时增加checkpoint\_segments的值,因为写入大量新增、修改数据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周期。
+
+## bulk\_write\_ring\_size
+
+**参数说明:**数据并行导入使用的环形缓冲区大小。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6384 \~ 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2GB
+
+**设置建议:**建议导入压力大的场景中增加数据库节点中此参数配置。
+
+## standby\_shared\_buffers\_fraction
+
+**参数说明:**备实例所在服务器使用shared\_buffers内存缓冲区大小的比例。
+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双精度类型,0.1\~1.0
+
+**默认值:**0.3
+
+## temp\_buffers
+
+**参数说明:**设置每个数据库会话使用的LOCAL临时缓冲区的大小。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在每个会话的第一次使用临时表之前可以改变temp\_buffers的值,之后的设置将是无效的。
+
+一个会话将按照temp\_buffers给出的限制,根据需要分配临时缓冲区。如果在一个并不需要大量临时缓冲区的会话里设置一个大的数值,其开销只是一个缓冲区描述符的大小。当缓冲区被使用,就会额外消耗8192字节。
+
+**取值范围:**整型,100\~1073741823,单位为8KB。
+
+**默认值:**1MB
+
+## max\_prepared\_transactions
+
+**参数说明:**设置可以同时处于"预备"状态的事务的最大数目。增加此参数的值会使GaussDB KernelopenGauss比系统默认设置需要更多的System V共享内存。
+
+当GaussDB KernelopenGauss部署为主备双机时,在备机上此参数的设置必须要高于或等于主机上的,否则无法在备机上进行查询操作。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0\~536870911。
+
+**默认值:**800
+
+> **说明:**
+>为避免在准备步骤失败,此参数的值不能小于max\_connections。
+
+## work\_mem
+
+**参数说明:**设置内部排序操作和Hash表在开始写入临时磁盘文件之前使用的内存大小。ORDER BY,DISTINCT和merge joins都要用到排序操作。Hash表在散列连接、散列为基础的聚集、散列为基础的IN子查询处理中都要用到。
+
+对于复杂的查询,可能会同时并发运行好几个排序或者散列操作,每个都可以使用此参数所声明的内存量,不足时会使用临时文件。同样,好几个正在运行的会话可能会同时进行排序操作。因此使用的总内存可能是work\_mem的好几倍。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64\~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64MB
+
+**设置建议:**
+
+依据查询特点和并发来确定,一旦work\_mem限定的物理内存不够,算子运算数据将写入临时表空间,带来5-10倍的性能下降,查询响应时间从秒级下降到分钟级。
+
+- 对于串行无并发的复杂查询场景,平均每个查询有5-10关联操作,建议work\_mem=50%内存/10。
+- 对于串行无并发的简单查询场景,平均每个查询有2-5个关联操作,建议work\_mem=50%内存/5。
+- 对于并发场景,建议work\_mem=串行下的work\_mem/物理并发数。
+
+## query\_mem
+
+**参数说明:**设置执行作业所使用的内存。如果设置的query\_mem值大于0,在生成执行计划时,优化器会将作业的估算内存调整为该值。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0,或大于32M的整型,默认单位为KB。如果设置值为负数或小于32M,将设置为默认值0,此时优化器不会根据该值调整作业的估算内存。
+
+**默认值:**0
+
+## query\_max\_mem
+
+**参数说明:**设置执行作业所能够使用的最大内存。如果设置的query\_max\_mem值大于0,当作业执行时所使用内存超过该值时,将报错退出。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0,或大于32M的整型,默认单位为KB。如果设置值为负数或小于32M,将设置为默认值0,此时不会根据该值限制作业的内存使用。
+
+**默认值:**0
+
+## maintenance\_work\_mem
+
+**参数说明:**设置在维护性操作(比如VACUUM、CREATE INDEX、ALTER TABLE ADD FOREIGN KEY等)中可使用的最大的内存。该参数的设置会影响VACUUM、VACUUM FULL、CLUSTER、CREATE INDEX的执行效率。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024\~INT\_MAX,单位为KB。
+
+**默认值:**128MB
+
+**设置建议:**
+
+- 建议设置此参数的值大于[work\_mem](#zh-cn_topic_0283136786_zh-cn_topic_0237124699_zh-cn_topic_0059777577_sd27c81d651ce4d2585febca76c4cc34e),可以改进清理和恢复数据库转储的速度。因为在一个数据库会话里,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维护性操作可以执行,并且在执行维护性操作时不会有太多的会话。
+- 当[自动清理](zh-cn_topic_0289900634.md)进程运行时,[autovacuum\_max\_workers](zh-cn_topic_0289900634.md#zh-cn_topic_0283137694_zh-cn_topic_0237124730_zh-cn_topic_0059778244_s76932f79410248ba8923017d19982673)倍数的内存将会被分配,所以此时设置maintenance\_work\_mem的值应该不小于[work\_mem](#zh-cn_topic_0283136786_zh-cn_topic_0237124699_zh-cn_topic_0059777577_sd27c81d651ce4d2585febca76c4cc34e)。
+- 如果进行大数据量的cluster等,可以在session中调大该值。
+
+## psort\_work\_mem
+
+**参数说明:**设置列存表在进行局部排序中在开始写入临时磁盘文件之前使用的内存大小。带partial cluster key的表、带索引的表插入,创建表索引,删除表和更新表都会用到。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 **须知:**
+>同样,好几个正在运行的会话可能会同时进行表的局部排序操作。因此使用的总内存可能是psort\_work\_mem的好几倍。
+
+**取值范围:**整型64\~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512MB
+
+## max\_loaded\_cudesc
+
+**参数说明:**设置列存表在做扫描时,每列缓存cudesc信息的个数。增大设置会提高查询性能,但也会增加内存占用,特别是当列存表的列非常多时。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 **须知:**
+>max\_loaded\_cudesc设置过高时,有可能引起内存分配不足。
+
+**取值范围:**100\~1073741823。
+
+**默认值:**1024
+
+## max\_stack\_depth
+
+**参数说明:**设置GaussDB KernelopenGauss执行堆栈的最大安全深度。需要这个安全界限是因为在服务器里,并非所有程序都检查了堆栈深度,只是在可能递规的过程,比如表达式计算这样的过程里面才进行检查。
+
+该参数属于SU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设置原则:
+
+- 数据库需要预留640KB堆栈深度,因此此参数的最佳设置是等于操作系统内核允许的最大值(就是ulimit -s的设置)- 640KB。
+- 如果设置此参数的值大于实际的内核限制,则一个正在运行的递归函数可能会导致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进程崩溃。在GaussDB KernelopenGauss能够检测内核限制的操作系统上(SLES上),将自动限制设置为一个不安全的值。
+- 因为并非所有的操作都能够检测,所以建议用户在此设置一个明确的值。
+
+**取值范围:**整型,100\~INT\_MAX,单位为KB。
+
+**默认值:**2MB
+
+> **说明:**
+>默认值2MB,这个值相对比较小,不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但是可能会因为该值较小,导致无法执行复杂的函数。
+
+## cstore\_buffers
+
+**参数说明:**设置列存所使用的共享缓冲区的大小。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6384~1073741823,单位为KB。
+
+**默认值:**1GB
+
+**设置建议**:
+
+列存表使用cstore\_buffers设置的共享缓冲区,几乎不用shared\_buffers。因此在列存表为主的场景中,应减少shared\_buffers,增加cstore\_buffers。
+
+## bulk\_read\_ring\_size
+
+**参数说明:**并行导出,使用的环形缓冲区大小。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zh-cn_topic_0289899927.md#zh-cn_topic_0283137176_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256\~2147483647,单位为KB。
+
+**默认值:**16MB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3.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3.md"
index 62a25c768bc5a1dc479b1f0a0da3f2bdeef84dea..2f296bfa8053272ce430b910140613bf68ddb7db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3.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06\205\345\255\230-23.md"
@@ -89,9 +89,9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整型,16 \~ 1073741823 ,单位为8KB。
+**取值范围:**整型,16 \~ 1073741823 ,单位为KB。
-改变BLCKSZ的值会改变最小值。
+shared\_buffers需要设置为BLCKSZ的整数倍,BLCKSZ目前设置为8KB,即shared\_buffers需要设置为8KB整数倍。改变BLCKSZ的值会改变最小值。
**默认值:**数据库节点为1GB。如果操作系统支持的共享内存小于32MB,则在初始化数据存储区时会自动调整为操作系统支持的最大值。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44\207\346\234\272\345\244\204\344\272\216need-repair(WAL)\347\212\266\346\200\201\351\227\256\351\242\230.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44\207\346\234\272\345\244\204\344\272\216need-repair(WAL)\347\212\266\346\200\201\351\227\256\351\242\230.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7b0e5476242b74dd4cbf7ac16ec22468e3fc89c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44\207\346\234\272\345\244\204\344\272\216need-repair(WAL)\347\212\266\346\200\201\351\227\256\351\242\230.md"
+++ /dev/null
@@ -1,14 +0,0 @@
-# 备机处于need repair\(WAL\)状态问题
-
-## 问题现象
-
-openGauss备机出现Standby Need repair\(WAL\)故障。
-
-## 原因分析
-
-因网络故障、磁盘满等原因造成主备实例连接断开,主备日志不同步,导致数据库集群在启动时异常。
-
-## 处理分析
-
-通过gs\_ctl build -D 命令对故障节点进行重建,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参见openGauss工具参考中的build参数。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55\230\345\202\250\350\277\207\347\250\213\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55\230\345\202\250\350\277\207\347\250\213\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index ff50c41495b8ccf2e89a11b59fc0d7eccc7ca6b1..f2e38de3995b95be51e735676e26208124e46002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55\230\345\202\250\350\277\207\347\250\213\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55\230\345\202\250\350\277\207\347\250\213\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 -1,6 +1,6 @@
# 存储过程支持自治事务
-存储过程支持自治事务,标识符为PRAGMA AUTONOMOUS\_TRANSACTION,执行的函数块中使用start transaction和commit/rollback包含执行的sql,其余语法与[CREATE PROCEDURE](zh-cn_topic_0242370574.md)创建存储过程类似,一个简单例子如下:
+存储过程支持自治事务,标识符为PRAGMA AUTONOMOUS\_TRANSACTION,执行的函数块中使用start transaction和commit/rollback包含执行的sql,其余语法与[CREATE PROCEDURE](CREATE-PROCEDURE.md)创建存储过程类似,一个简单例子如下:
```
--创建表。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0\270\350\247\201\346\225\205\351\232\234\345\256\232\344\275\215\346\241\210\344\276\213.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0\270\350\247\201\346\225\205\351\232\234\345\256\232\344\275\215\346\241\210\344\276\213.md"
index c82a06753ee729ed691ea9edf7394d605c106f7e..568259c39710f2c866fdfb22f8c3e749861eee81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0\270\350\247\201\346\225\205\351\232\234\345\256\232\344\275\215\346\241\210\344\276\213.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0\270\350\247\201\346\225\205\351\232\234\345\256\232\344\275\215\346\241\210\344\276\213.md"
@@ -4,7 +4,7 @@
- **[TPCC运行时,注入磁盘满故障,TPCC卡住的问题](TPCC运行时-注入磁盘满故障-TPCC卡住的问题.md)**
-- **[备机处于need repair\(WAL\)状态问题](备机处于need-repair(WAL)状态问题.md)**
+- **[备机处于need repair\(WAL\)状态问题](备机处于need-repair_WAL_状态问题.md)**
- **[内存不足问题](内存不足问题.md)**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1\266\350\241\214\345\257\274\345\205\245.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1\266\350\241\214\345\257\274\345\205\245.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213dd54c4cee2a45116dbe7d5aada36b9f09cb4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1\266\350\241\214\345\257\274\345\205\245.md"
+++ /dev/null
@@ -1,52 +0,0 @@
-# 并行导入
-
-openGauss提供了并行导入功能,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大量数据导入。介绍openGauss并行导入的相关参数。
-
-## raise\_errors\_if\_no\_files
-
-**参数说明:**导入时是否区分“导入文件记录数为空”和“导入文件不存在”。raise\_errors\_if\_no\_files=TRUE,则“导入文件不存在”的时候,openGauss将抛出“文件不存在的”错误。
-
-该参数属于SU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布尔型
-
-- on表示导入时区分“导入文件记录数为空”和“导入文件不存在”。
-- off表示导入时不区分“导入文件记录数为空”和“导入文件不存在”。
-
-**默认值:**off
-
-## partition\_mem\_batch
-
-**参数说明:**为了优化对列存分区表的批量插入,在批量插入过程中会对数据进行缓存后再批量写盘。通过partition\_mem\_batch可指定缓存个数。该值设置过大,将消耗较多系统内存资源;设置过小,将降低系统列存分区表批量插入性能。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1\~ 65535
-
-**默认值:**256
-
-## partition\_max\_cache\_size
-
-**参数说明:**为了优化对列存分区表的批量插入,在批量插入过程中会对数据进行缓存后再批量写盘。通过partition\_max\_cache\_size可指定数据缓存区大小。该值设置过大,将消耗较多系统内存资源;设置过小,将降低列存分区表批量插入性能。
-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
-
-列存分区表:4096\~ INT\_MAX / 2,最小单位为KB。
-
-**默认值:**2GB
-
-## enable\_delta\_store
-
-**参数说明:**为了增强列存单条数据导入的性能和解决磁盘冗余问题,可通过此参数选择是否开启支持列存delta表功能。该参数开启时,数据导入列存表,会根据表定义时指定的[DELTAROW\_THRESHOLD](CREATE-TABLE.md#zh-cn_topic_0237122117_zh-cn_topic_0059778169_lb0b5377e83534b3eac0e425f44b60166)决定数据进入delta表存储还是主表CU存储,当数据量小于DELTAROW\_THRESHOLD时,数据进入delta表。该参数影响的操作包括insert,copy,vacuum,vacuum full,vacuum deltamerge重分布等所有涉及列存表数据移动的操作。
-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
-
-- on表示开启列存delta表功能。
-- off表示不开启列存delta表功能。
-
-**默认值:**off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4\200\345\217\221\344\272\272\345\221\230\351\200\211\351\241\271.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4\200\345\217\221\344\272\272\345\221\230\351\200\211\351\241\271.md"
index ac3c08266e3bebd75d700c5510d5dc962ec158a6..a09ce753e008c0478087dc83c22fe44b053144a9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4\200\345\217\221\344\272\272\345\221\230\351\200\211\351\241\271.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4\200\345\217\221\344\272\272\345\221\230\351\200\211\351\241\271.md"
@@ -623,7 +623,7 @@ set rewrite_rule=none; --关闭所有可选查询重写规则
## enable\_opfusion
-**参数说明**:控制是否对简单查询进行查询优化。
+**参数说明**:控制是否对简单增删改查进行优化。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6\252\347\216\257\350\257\255\345\217\245.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6\252\347\216\257\350\257\255\345\217\245.md"
index 7d934bcf42720955ca1783883fbf345b4b158e3b..06904ff62d470db38b57ab8acf5c23a9c84bc495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6\252\347\216\257\350\257\255\345\217\245.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5\276\252\347\216\257\350\257\255\345\217\245.md"
@@ -106,7 +106,7 @@ CREATE TABLE hdfs_t1 (
interval VARCHAR2(20),
time DATE,
isModified VARCHAR2(10)
-)
+);
INSERT INTO hdfs_t1 VALUES( 8, 'Donald', 'OConnell', 'DOCONNEL', '650.507.9833', to_date('21-06-1999', 'dd-mm-yyyy'), 'SH_CLERK'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345\257\271\350\261\241\345\207\275\346\225\260.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345\257\271\350\261\241\345\207\275\346\225\260.md"
index faf4419decfb91f5adedc92a78e04937c7b0a9aa..51e7d9bbb0325f4bd7181593dad8f75a469414ff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345\257\271\350\261\241\345\207\275\346\225\260.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345\257\271\350\261\241\345\207\275\346\225\260.md"
@@ -451,6 +451,12 @@
备注:pg\_relation\_filepath类似于pg\_relation\_filenode,但是它返回关系的整个文件路径名(相对于openGauss的数据目录PGDATA)。
+- pg_filenode_relation(tablespace oid, filenode oid)
+
+ 描述:获取对应的tablespace和relfilenode所对应的表名。
+
+ 返回值类型:regclass
+
- pg_partition_filenode(partition_oid)
描述:获取到指定分区表的oid锁对应的filenode。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7\273\204\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7\273\204\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index 1f74d8b12f7ff4c0b52b6068e1a1541b82522925..7cb725eb74c6daccd79e6ef5b55cee72a35630c5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7\273\204\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5\260\347\273\204\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 -1,94 +1,92 @@
-# 数组表达式
-
-## IN
-
-_expression _**IN **_\(value \[, ...\]\)_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表达式列表。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与表达式列表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列表中的内容符合左侧表达式的结果,则IN的结果为true。如果没有相符的结果,则IN的结果为false。
-
-示例如下: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IN (10000, 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
-> **说明:**
->如果表达式结果为null,或者表达式列表不符合表达式的条件且右侧表达式列表返回结果至少一处为空,则IN的返回结果为null,而不是false。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 NOT IN
-
-_expression _**NOT IN**_ \(value \[, ...\]\)_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表达式列表。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与表达式列表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在列表中的内容没有符合左侧表达式结果的内容,则NOT IN的结果为true。如果有符合的内容,则NOT IN的结果为false。
-
-示例如下: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NOT IN (10000, 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 **说明:**
->如果查询语句返回结果为空,或者表达式列表不符合表达式的条件且右侧表达式列表返回结果至少一处为空,则NOT IN的返回结果为null,而不是false。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提示:在所有情况下X NOT IN Y等价于NOT\(X IN Y\)。
-
-## ANY/SOME \(array\)
-
-_expression operator _**ANY **_\(array expression\)_
-
-_expression operator _**SOME **_\(array expression\)_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 SOME (array[10000,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 ANY (array[10000,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数组表达式,它必须产生一个数组值。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使用操作符对数组表达式的每一行结果都进行计算和比较,比较结果必须是布尔值。
-
-- 如果对比结果至少获取一个真值,则ANY的结果为true。
-- 如果对比结果没有真值,则ANY的结果为false。
-
-> **说明:**
->如果结果没有真值,并且数组表达式生成至少一个值为null,则ANY的值为NULL,而不是false。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SOME是ANY的同义词。
-
-## ALL \(array\)
-
-_expression operator _**ALL **_\(array expression\)_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数组表达式,它必须产生一个数组值。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使用操作符对数组表达式的每一行结果都进行计算和比较,比较结果必须是布尔值。
-
-- 如果所有的比较结果都为真值(包括数组不含任何元素的情况),则ALL的结果为true。
-- 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比较结果为假值,则ALL的结果为false。
-
-如果数组表达式产生一个NULL数组,则ALL的结果为NULL。如果左边表达式的值为NULL ,则ALL的结果通常也为NULL\(某些不严格的比较操作符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另外,如果右边的数组表达式中包含null元素并且比较结果没有假值,则ALL的结果将是NULL\(某些不严格的比较操作符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而不是真。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 ALL (array[10000,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 数组表达式
+
+## IN
+
+*expression* **IN** *\(value \[, ...\]\)*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表达式列表。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与表达式列表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列表中的内容符合左侧表达式的结果,则IN的结果为true。如果没有相符的结果,则IN的结果为false。
+
+示例如下: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IN (10000, 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
+如果表达式结果为null,或者表达式列表不符合表达式的条件且右侧表达式列表返回结果至少一处为空,则IN的返回结果为null,而不是false。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 NOT IN
+
+*expression* **NOT IN** *\(value \[, ...\]\)*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表达式列表。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与表达式列表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在列表中的内容没有符合左侧表达式结果的内容,则NOT IN的结果为true。如果有符合的内容,则NOT IN的结果为false。
+
+示例如下: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NOT IN (10000, 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如果查询语句返回结果为空,或者表达式列表不符合表达式的条件且右侧表达式列表返回结果至少一处为空,则NOT IN的返回结果为null,而不是false。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 **说明:**
+>在所有情况下X NOT IN Y等价于NOT\(X IN Y\)。
+
+## ANY/SOME \(array\)
+
+*expression operator* **ANY** *\(array expression\)*
+
+*expression operator* **SOME** *\(array expression\)*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 SOME (array[10000,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 ANY (array[10000,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数组表达式,它必须产生一个数组值。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使用操作符对数组表达式的每一行结果都进行计算和比较,比较结果必须是布尔值。
+
+- 如果对比结果至少获取一个真值,则ANY的结果为true。
+- 如果对比结果没有真值,则ANY的结果为false。
+- 如果结果没有真值,并且数组表达式生成至少一个值为null,则ANY的值为NULL,而不是false。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 **说明:**
+>SOME是ANY的同义词。
+
+## ALL \(array\)
+
+*expression operator* **ALL** *\(array expression\)*
+
+右侧括号中的是一个数组表达式,它必须产生一个数组值。左侧表达式的结果使用操作符对数组表达式的每一行结果都进行计算和比较,比较结果必须是布尔值。
+
+- 如果所有的比较结果都为真值(包括数组不含任何元素的情况),则ALL的结果为true。
+- 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比较结果为假值,则ALL的结果为false。
+
+如果数组表达式产生一个NULL数组,则ALL的结果为NULL。如果左边表达式的值为NULL ,则ALL的结果通常也为NULL\(某些不严格的比较操作符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另外,如果右边的数组表达式中包含null元素并且比较结果没有假值,则ALL的结果将是NULL\(某些不严格的比较操作符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而不是真。这样的处理方式和SQL返回空值的布尔组合规则是一致的。
+
+```
+postgres=# SELECT 8000+500 < ALL (array[10000,9000])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7\245\345\277\227\345\233\236\346\224\276.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7\245\345\277\227\345\233\236\346\224\276.md"
index 7f12f97e5dd4e61bac1adcabe411bfb6b3717d20..d9218485f563d8e91640c4d0904df4ef0886c9e1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7\245\345\277\227\345\233\236\346\224\276.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27\245\345\277\227\345\233\236\346\224\276.md"
@@ -50,8 +50,6 @@
**参数说明:**查询实际回放线程个数,该参数为只读参数。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重设参数.md#zh-cn_topic_0237121562_zh-cn_topic_0059777490_t91a6f212010f4503b24d7943aed6d846)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
**取值范围**:整型,1\~2147483647
该参数受参数:recovery_max_workers及参数:recovery_parse_workers影响,上述任意一参数值大于0时,该参数值将重新计算。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35\241\344\273\266\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35\241\344\273\266\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index cc24be8d09f0e499828353c288f8eda5b7a619e6..91c5dc6a328c4cf478c99bca3358c23fa58456b0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35\241\344\273\266\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6\235\241\344\273\266\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 -196,7 +196,7 @@
```
postgres=# SELECT nvl(null,1);
- NVL
+ nvl
-----
1
(1 row)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24\250\346\210\267\350\207\252\345\256\232\344\271\211\345\207\275\346\225\260\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24\250\346\210\267\350\207\252\345\256\232\344\271\211\345\207\275\346\225\260\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index 5e2803d67b02cea2cba8e06ac6ed517672504b5e..8a138f98afaa17b1d8249cd4f34d7087458fc87b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24\250\346\210\267\350\207\252\345\256\232\344\271\211\345\207\275\346\225\260\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24\250\346\210\267\350\207\252\345\256\232\344\271\211\345\207\275\346\225\260\346\224\257\346\214\201\350\207\252\346\262\273\344\272\213\345\212\241.md"
@@ -1,6 +1,6 @@
# 用户自定义函数支持自治事务
-自治事务可以在函数中定义,标识符为PRAGMA AUTONOMOUS\_TRANSACTION,执行的函数块中使用包含start transaction和commit/rollback的sql,其余语法与[CREATE FUNCTION](zh-cn_topic_0242370568.md)创建函数语法类似,一个简单的用例如下:
+自治事务可以在函数中定义,标识符为PRAGMA AUTONOMOUS\_TRANSACTION,执行的函数块中使用包含start transaction和commit/rollback的sql,其余语法与[CREATE FUNCTION](CREATE-FUNCTION.md)创建函数语法类似,一个简单的用例如下:
```
--创建表。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56\200\345\215\225\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56\200\345\215\225\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index 85c9a002231123acdb8f1078180e7aa13345f3ec..324be54d01f5421f04f991133249f14f3817f496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56\200\345\215\225\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56\200\345\215\225\350\241\250\350\276\276\345\274\217.md"
@@ -1,104 +1,129 @@
-# 简单表达式
-
-## 逻辑表达式
-
-逻辑表达式的操作符和运算规则,请参见[逻辑操作符](逻辑操作符.md)。
-
-## 比较表达式
-
-常用的比较操作符,请参见[操作符](操作符.md)。
-
-除比较操作符外,还可以使用以下句式结构:
-
-- BETWEEN操作符
-
- a BETWEEN x_ _ AND y等效于a \>= x AND a <= y
-
- a NOT BETWEEN_ _ x AND y等效于a < x OR a \> y
-
-- 检查一个值是不是null,可使用:
-
- expression_ _IS NULL
-
- expression IS NOT NULL
-
- 或者与之等价的句式结构,但不是标准的:
-
- expression_ _ ISNULL
-
- expression NOTNULL
-
- > **须知:**
- >不要写expression=NULL或expression<\>\(!=\)NULL,因为NULL代表一个未知的值,不能通过该表达式判断两个未知值是否相等。
-
-
-## 示例
-
-```
-postgres=# SELECT 2 BETWEEN 1 AND 3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 >= 1 AND 2 <= 3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 NOT BETWEEN 1 AND 3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 < 1 OR 2 > 3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NOT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NOT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DISTINCT FROM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NOT DISTINCT FROM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
-## 伪列
-### ROWNUM
-ROWNUM是一个伪列, 它返回一个数字表示从查询中获取结果的行编号,第一行的ROWNUM为1, 第二行的为2,依此类推。ROWNUM的返回类型为BIGINT。ROWNUM可以用于限制查询返回的总行数, 例如下面查询用于从Students表中返回最多10条记录。
-```sql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rownum <= 10;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简单表达式
+
+## 逻辑表达式
+
+逻辑表达式的操作符和运算规则,请参见[逻辑操作符](zh-cn_topic_0289900814.md)。
+
+## 比较表达式
+
+常用的比较操作符,请参见[操作符](zh-cn_topic_0289900672.md)。
+
+除比较操作符外,还可以使用以下句式结构:
+
+- BETWEEN操作符
+
+ a BETWEEN x_ _ AND y等效于a \>= x AND a <= y
+
+ a NOT BETWEEN_ _ x AND y等效于a < x OR a \> y
+
+- 检查一个值是不是null,可使用:
+
+ expression_ _IS NULL
+
+ expression IS NOT NULL
+
+ 或者与之等价的句式结构,但不是标准的:
+
+ expression_ _ ISNULL
+
+ expression NOTNULL
+
+ > **须知:**
+ >不要写expression=NULL或expression<\>\(!=\)NULL,因为NULL代表一个未知的值,不能通过该表达式判断两个未知值是否相等。
+
+
+- is distinct from/is not distinct from
+ - is distinct from
+
+ A和B的数据类型、值不完全相同时为true。
+
+ A和B的数据类型、值完全相同时为false。
+
+ 将空值视为相同。
+
+ - is not distinct from
+
+ A和B的数据类型、值不完全相同时为false。
+
+ A和B的数据类型、值完全相同时为true。
+
+ 将空值视为相同。
+
+
+
+## 伪列
+
+ROWNUM
+
+ROWNUM是一个伪列, 它返回一个数字,表示从查询中获取结果的行编号。第一行的ROWNUM为1, 第二行的为2,依此类推。
+
+ROWNUM的返回类型为BIGINT。ROWNUM可以用于限制查询返回的总行数, 例如下面语句限制查询从Students表中返回最多10条记录。
+
+```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rownum <= 10;
+```
+
+## 示例
+
+```
+postgres=# SELECT 2 BETWEEN 1 AND 3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 >= 1 AND 2 <= 3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 NOT BETWEEN 1 AND 3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 < 1 OR 2 > 3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NOT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NOT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DISTINCT FROM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t
+(1 row)
+
+postgres=# SELECT 2+2 IS NOT DISTINCT FROM NULL AS RESULT;
+ result
+----------
+ f
+(1 row)
+```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73\237\350\256\241\344\277\241\346\201\257\345\207\275\346\225\260.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73\237\350\256\241\344\277\241\346\201\257\345\207\275\346\225\260.md"
index 065805f324f081ffeb80785488b232df4ffe5e67..80d0f30c958de1c4ce8d4528f3f5fd158bd894ff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73\237\350\256\241\344\277\241\346\201\257\345\207\275\346\225\260.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47\273\237\350\256\241\344\277\241\346\201\257\345\207\275\346\225\260.md"
@@ -1,4 +1,4 @@
-# 统计信息函数
+# 统计信息函数
统计信息函数根据访问对象分为两种类型:针对某个数据库进行访问的函数,以数据库中每个表或索引的OID作为参数,标识需要报告的数据库;针对某个服务器进行访问的函数,以一个服务器进程号为参数,其范围从1到当前活跃服务器的数目。
@@ -22,7 +22,7 @@
- pg\_stat\_get\_function\_total\_time\(oid\)
- 描述:该函数花费的总挂钟时间,以微秒为单位。包括花费在此函数调用上的时间。
+ 描述:该函数花费的总挂钟时间,以微秒为单位。包括花费在此函数调用其它函数上的时间。
返回值类型:bigint
@@ -58,15 +58,15 @@
- pg\_stat\_get\_xact\_function\_self\_time\(oid\)
- 描述:在当前事务中仅花费在此功能上的时间,不包括花费在调用函数上的时间。
+ 描述:在当前事务中仅花费在此函数上的时间,不包括花费在此函数内部调用其它函数上的时间。
返回值类型:bigint
- pg\_stat\_get\_xact\_function\_total\_time\(oid\)
- 描述:当前事务中该函数所花费的总挂钟时间(以微秒为单位),包括花费在此函数调用上的时间。
+ 描述:当前事务中该函数所花费的总挂钟时间(以微秒为单位),包括花费在此函数内部调用其它函数上的时间。
- 返回值类型:
+ 返回值类型:bigint
- pg\_stat\_get\_wal\_senders\(\)
@@ -78,160 +78,160 @@
**表 1** 返回字段说明
-
- 字段名称
+
+ 字段名称
|
- 字段类型
+ | 字段类型
|
- 字段说明
+ | 字段说明
|
- pid
+ | pid
|
- bigint
+ | bigint
|
- walsender的线程号。
+ | walsender的线程号。
|
- sender_pid
+ | sender_pid
|
- integer
+ | integer
|
- walsender的pid相对的轻量级线程号。
+ | walsender的pid相对的轻量级线程号。
|
- local_role
+ | local_role
|
- text
+ | text
|
- 主节点类型。
+ | 主节点类型。
|
- peer_role
+ | peer_role
|
- text
+ | text
|
- 备节点类型。
+ | 备节点类型。
|
- peer_state
+ | peer_state
|
- text
+ | text
|
- 备节点状态。
+ | 备节点状态。
|
- state
+ | state
|
- text
+ | text
|
- walsender状态。
+ | walsender状态。
|
- catchup_start
+ | catchup_start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catchup启动时间。
+ | catchup启动时间。
|
- catchup_end
+ | catchup_end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catchup结束时间。
+ | catchup结束时间。
|
- sender_sent_location
+ | sender_sent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主节点发送位置。
+ | 主节点发送位置。
|
- sender_write_location
+ | sender_write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主节点落盘位置。
+ | 主节点落盘位置。
|
- sender_flush_location
+ | sender_flush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主节点flush磁盘位置。
+ | 主节点flush磁盘位置。
|
- sender_replay_location
+ | sender_replay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主节点redo位置。
+ | 主节点redo位置。
|
- receiver_received_location
+ | receiver_received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备节点接收位置。
+ | 备节点接收位置。
|
- receiver_write_location
+ | receiver_write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备节点落盘位置。
+ | 备节点落盘位置。
|
- receiver_flush_location
+ | receiver_flush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备节点flush磁盘位置。
+ | 备节点flush磁盘位置。
|
- receiver_replay_location
+ | receiver_replay_location
|
- text
+ | text
|
- 备节点redo磁盘位置。
+ | 备节点redo磁盘位置。
|
- sync_percent
+ | sync_percent
|
- text
+ | text
|
- 同步百分比。
+ | 同步百分比。
|
- sync_state
+ | sync_state
|
- text
+ | text
|
- 同步状态。
+ | 同步状态。
|
- sync_priority
+ | sync_priority
|
- text
+ | text
|
- 同步复制的优先级。
+ | 同步复制的优先级。
|
- sync_most_available
+ | sync_most_available
|
- text
+ | text
|
- 最大可用模式设置。
+ | 最大可用模式设置。
|
- channel
+ | channel
|
- text
+ | text
|
- walsender信道信息。
+ | walsender信道信息。
|
@@ -247,41 +247,41 @@
**表 2** 返回值说明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说明
+ | 返回参数说明
|
- local_role
+ | local_role
|
- text
+ | text
|
- 本地角色。
+ | 本地角色。
|
- static_connections
+ | static_connections
|
- integer
+ | integer
|
- 连接统计。
+ | 连接统计。
|
- db_state
+ | db_state
|
- text
+ | text
|
- 数据库状态。
+ | 数据库状态。
|
- detail_information
+ | detail_information
|
- text
+ | text
|
- 详细信息。
+ | 详细信息。
|
@@ -419,19 +419,19 @@
- pg\_stat\_get\_tuples\_hot\_updated\(oid\)
- 描述:热更新的行数表。
+ 描述:表热更新的行数。
返回值类型:bigint
- pg\_stat\_get\_live\_tuples\(oid\)
- 描述:活行数表。
+ 描述:表活行数。
返回值类型:bigint
- pg\_stat\_get\_dead\_tuples\(oid\)
- 描述:死行数表。
+ 描述:表死行数。
返回值类型:bigint
@@ -473,13 +473,13 @@
- pg\_stat\_get\_partition\_live\_tuples\(oid\)
- 描述:活行数表分区。
+ 描述:分区表活行数。
返回值类型:bigint
- pg\_stat\_get\_partition\_dead\_tuples\(oid\)
- 描述:死行数表分区。
+ 描述:分区表死行数。
返回值类型:bigint
@@ -589,62 +589,62 @@
**表 3** 返回参数说明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说明
+ | 返回参数说明
|
- nodename
+ | nodename
|
- name
+ | name
|
- 节点名称。
+ | 节点名称。
|
- nspname
+ | nspname
|
- name
+ | name
|
- 名称空间名称。
+ | 名称空间名称。
|
- relname
+ | relname
|
- name
+ | name
|
- 表、索引、视图等对象名称。
+ | 表、索引、视图等对象名称。
|
- partname
+ | partname
|
- name
+ | name
|
- 分区名称。
+ | 分区名称。
|
- n_dead_tuples
+ | n_dead_tuples
|
- bigint
+ | bigint
|
- 表分区内的死行数。
+ | 表分区内的死行数。
|
- n_live_tuples
+ | n_live_tuples
|
- bigint
+ | bigint
|
- 表分区内的活行数。
+ | 表分区内的活行数。
|
- changes_since_analyze
+ | changes_since_analyze
|
- bigint
+ | bigint
|
- analyze产生改变的数量。
+ | analyze产生改变的数量。
|
@@ -660,76 +660,76 @@
**表 4** 返回值参数说明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说明
+ | 返回参数说明
|
- nspname
+ | nspname
|
- text
+ | text
|
- 名称空间名称。
+ | 名称空间名称。
|
- relname
+ | relname
|
- text
+ | text
|
- 表、索引、视图等对象名称。
+ | 表、索引、视图等对象名称。
|
- nodename
+ | nodename
|
- text
+ | text
|
- 节点名称。
+ | 节点名称。
|
- doanalyze
+ | doanalyze
|
- Boolean
+ | Boolean
|
- 是否执行analyze。
+ | 是否执行analyze。
|
- anltuples
+ | anltuples
|
- bigint
+ | bigint
|
- analyze tuple数量。
+ | analyze tuple数量。
|
- anlthresh
+ | anlthresh
|
- bigint
+ | bigint
|
- analyze阈值。
+ | analyze阈值。
|
- dovacuum
+ | dovacuum
|
- Boolean
+ | Boolean
|
- 是否执行vacuum。
+ | 是否执行vacuum。
|
- vactuples
+ | vactuples
|
- bigint
+ | bigint
|
- vacuum tuple数量。
+ | vacuum tuple数量。
|
- vacthresh
+ | vacthresh
|
- bigint
+ | bigint
|
- vacuum阈值。
+ | vacuum阈值。
|
@@ -749,7 +749,7 @@
- pg\_stat\_get\_last\_data\_changed\_time\(oid\)
- 描述:insert/update/delete, exchange/truncate/drop partition在该表上最后一次操作的时间,[PG\_STAT\_ALL\_TABLES](zh-cn_topic_0242385969.md)视图last\_data\_changed列的数据是通过该函数求值,在表数量很大的场景中,通过视图获取表数据最后修改时间的性能较差,建议直接使用该函数获取表数据的最后修改时间。
+ 描述:insert/update/delete, exchange/truncate/drop partition在该表上最后一次操作的时间,[PG\_STAT\_ALL\_TABLES](zh-cn_topic_0289900450.md)视图last\_data\_changed列的数据是通过该函数求值,在表数量很大的场景中,通过视图获取表数据最后修改时间的性能较差,建议直接使用该函数获取表数据的最后修改时间。
返回值类型:timestamptz
@@ -767,7 +767,7 @@
- pg\_stat\_get\_activity\(integer\)
- 描述:返回一个关于带有特殊PID的后台进程的记录信息,当参数为NULL时,则返回每个活动的后台进程的记录。返回结果是[PG\_STAT\_ACTIVITY](zh-cn_topic_0242385966.md)视图中的一个子集,不包含connection\_info列。
+ 描述:返回一个关于带有特殊PID的后台进程的记录信息,当参数为NULL时,则返回每个活动的后台进程的记录。返回结果是[PG\_STAT\_ACTIVITY](zh-cn_topic_0289899849.md)视图中的一个子集,不包含connection\_info列。
示例:
@@ -791,133 +791,133 @@
**表 5** 返回参数说明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类型
|
- 返回参数说明
+ | 返回参数说明
|
- datid
+ | datid
|
- oid
+ | oid
|
- 用户会话在后台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 | 用户会话在后台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
- pid
+ | pid
|
- bigint
+ | bigint
|
- 后台线程ID。
+ | 后台线程ID。
|
- sessionid
+ | sessionid
|
- bigint
+ | bigint
|
- 会话ID。
+ | 会话ID。
|
- usesysid
+ | usesysid
|
- oid
+ | oid
|
- 登录该后台的用户名。
+ | 登录该后台的用户名。
|
- application_name
+ | application_name
|
- text
+ | text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应用名。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应用名。
|
- state
+ | state
|
- text
+ | text
|
- 该后台当前总体状态。
+ | 该后台当前总体状态。
|
- query
+ | query
|
- text
+ | text
|
- 该后台的最新查询。如果state状态是active(活跃的),此字段显示当前正在执行的查询。所有其他情况表示上一个查询。
+ | 该后台的最新查询。如果state状态是active(活跃的),此字段显示当前正在执行的查询。所有其他情况表示上一个查询。
|
- waiting
+ | waiting
|
- Boolean
+ | Boolean
|
- 如果后台当前正等待锁则为true。
+ | 如果后台当前正等待锁则为true。
|
- xact_start
+ | xact_start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启动当前事务的时间,如果没有事务是活跃的,则为null。
- 如果当前查询是首个事务,则这列等同于query_start列。
+ | 启动当前事务的时间,如果没有事务是活跃的,则为null。
+ 如果当前查询是首个事务,则这列等同于query_start列。
|
- query_start
+ | query_start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开始当前活跃查询的时间,如果state的值不是active,则这个值是上一个查询的开始时间。
+ | 开始当前活跃查询的时间,如果state的值不是active,则这个值是上一个查询的开始时间。
|
- backend_start
+ | backend_start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该过程开始的时间,即当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时。
+ | 该过程开始的时间,即当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时。
|
- state_change
+ | state_chang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上次状态改变的时间。
+ | 上次状态改变的时间。
|
- client_addr
+ | client_addr
|
- inet
+ | inet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客户端的IP地址。如果此字段是null,它表明通过服务器机器上UNIX套接字连接客户端或者这是内部进程,如autovacuum。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客户端的IP地址。如果此字段是null,它表明通过服务器机器上UNIX套接字连接客户端或者这是内部进程,如autovacuum。
|
- client_hostname
+ | client_hostname
|
- text
+ | text
|
- 客户端的主机名,这个字段是通过client_addr的反向DNS查找得到。这个字段只有在启动log_hostname且使用IP连接时才非空。
+ | 客户端的主机名,这个字段是通过client_addr的反向DNS查找得到。这个字段只有在启动log_hostname且使用IP连接时才非空。
|
- client_port
+ | client_port
|
- integer
+ | integer
|
- 客户端用于与后台通讯的TCP端口号,如果使用Unix套接字,则为-1。
+ | 客户端用于与后台通讯的TCP端口号,如果使用Unix套接字,则为-1。
|
- enqueue
+ | enqueue
|
- text
+ | text
|
- 该字段暂不支持。
+ | 该字段暂不支持。
|
- query_id
+ | query_id
|
- bigint
+ | bigint
|
- 查询语句的ID。
+ | 查询语句的ID。
|
@@ -925,7 +925,7 @@
- pg\_stat\_get\_activity\_with\_conninfo\(integer\)
- 描述:返回一个关于带有特殊PID的后台进程的记录信息,当参数为NULL时,则返回每个活动的后台进程的记录。返回结果是[PG\_STAT\_ACTIVITY](zh-cn_topic_0242385966.md)视图中的一个子集。
+ 描述:返回一个关于带有特殊PID的后台进程的记录信息,当参数为NULL时,则返回每个活动的后台进程的记录。返回结果是[PG\_STAT\_ACTIVITY](zh-cn_topic_0289899849.md)视图中的一个子集。
返回值类型:setofrecord
@@ -933,139 +933,139 @@
**表 6** 返回值说明
-
- 返回值
+
+ 返回值
|
- 返回值类型
+ | 返回值类型
|
- 返回值说明
+ | 返回值说明
|
- datid
+ | datid
|
- oid
+ | oid
|
- 用户会话在后台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 | 用户会话在后台连接到的数据库OID。
|
- pid
+ | pid
|
- bigint
+ | bigint
|
- 后台线程ID。
+ | 后台线程ID。
|
- sessionid
+ | sessionid
|
- bigint
+ | bigint
|
- 会话ID。
+ | 会话ID。
|
- usesysid
+ | usesysid
|
- oid
+ | oid
|
- 登录该后台的用户名。
+ | 登录该后台的用户名。
|
- application_name
+ | application_name
|
- text
+ | text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应用名。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应用名。
|
- state
+ | state
|
- text
+ | text
|
- 改后台当前总体状态
+ | 改后台当前总体状态
|
- query
+ | query
|
- text
+ | text
|
- 该后台的最新查询。如果state状态是active(活跃的),此字段显示当前正在执行的查询。所有其他情况表示上一个查询。
+ | 该后台的最新查询。如果state状态是active(活跃的),此字段显示当前正在执行的查询。所有其他情况表示上一个查询。
|
- waiting
+ | waiting
|
- Boolean
+ | Boolean
|
- 如果后台当前正等待锁则为true
+ | 如果后台当前正等待锁则为true
|
- xact_start
+ | xact_start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启动当前事务的时间,如果没有事务是活跃的,则为null。如果当前查询是首个事务,则这列等同于query_start列。
+ | 启动当前事务的时间,如果没有事务是活跃的,则为null。如果当前查询是首个事务,则这列等同于query_start列。
|
- query_start
+ | query_start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开始当前活跃查询的时间,如果state的值不是active,则这个值是上一个查询的开始时间。
+ | 开始当前活跃查询的时间,如果state的值不是active,则这个值是上一个查询的开始时间。
|
- backend_start
+ | backend_start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该过程开始的时间,即当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时。
+ | 该过程开始的时间,即当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时。
|
- state_change
+ | state_chang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
- 上次状态改变的时间。
+ | 上次状态改变的时间。
|
- client_addr
+ | client_addr
|
- inet
+ | inet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客户端的IP地址。如果此字段是null,它表明通过服务器机器上UNIX套接字连接客户端或者这是内部进程,如autovacuum
+ | 连接到该后台的客户端的IP地址。如果此字段是null,它表明通过服务器机器上UNIX套接字连接客户端或者这是内部进程,如autovacuum
|
- client_hostname
+ | client_hostname
|
- text
+ | text
|
- 客户端的主机名,这个字段是通过client_addr的反向DNS查找得到。这个字段只有在启动log_hostname且使用IP连接时才非空。
+ | 客户端的主机名,这个字段是通过client_addr的反向DNS查找得到。这个字段只有在启动log_hostname且使用IP连接时才非空。
|
- client_port
+ | client_port
|
- integer
+ | integer
|
- 客户端用于与后台通讯的TCP端口号,如果使用Unix套接字,则为-1。
+ | 客户端用于与后台通讯的TCP端口号,如果使用Unix套接字,则为-1。
|
- enqueue
+ | enqueue
|
- text
+ | text
|
- 该字段暂不支持。
+ | 该字段暂不支持。
|
- query_id
+ | query_id
|
- bigint
+ | bigint
|
- 查询语句的ID。
+ | 查询语句的ID。
|
- connection_info
+ | connection_info
|
- text
+ | text
|
- json格式字符串,记录当前连接数据库的驱动类型、驱动版本号、当前驱动的部署路径、进程属主用户等信息。
+ | json格式字符串,记录当前连接数据库的驱动类型、驱动版本号、当前驱动的部署路径、进程属主用户等信息。
|
@@ -1079,62 +1079,62 @@
函数返回字段说明如下:
-
- 名称
+
+ 名称
|
- 类型
+ | 类型
|
- 描述
+ | 描述
|
- userid
+ | userid
|
- oid
+ | oid
|
- 用户id。
+ | 用户id。
|
- min_curr_iops
+ | min_curr_iops
|
- int4
+ | int4
|
- 当前该用户io在数据库节点中的最小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当前该用户io在数据库节点中的最小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max_curr_iops
+ | max_curr_iops
|
- int4
+ | int4
|
- 当前该用户io在数据库节点中的最大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当前该用户io在数据库节点中的最大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min_peak_iops
+ | min_peak_iops
|
- int4
+ | int4
|
- 该用户io峰值中,数据库节点的最小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该用户io峰值中,数据库节点的最小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max_peak_iops
+ | max_peak_iops
|
- int4
+ | int4
|
- 该用户io峰值中,数据库节点的最大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该用户io峰值中,数据库节点的最大值。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io_limits
+ | io_limits
|
- int4
+ | int4
|
- 用户指定的资源池所设置的io_limits。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用户指定的资源池所设置的io_limits。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io_priority
+ | io_priority
|
- text
+ | text
|
- 该用户所设io_priority。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该用户所设io_priority。对于行存,以万次/s为单位;对于列存,以次/s为单位。
|
@@ -1146,15 +1146,9 @@
返回值类型:bigint
-- pg\_stat\_get\_function\_time\(oid\)
-
- 描述:该函数花费的总挂钟时间,单位为微秒。包括在这个函数调用所花费的时间。
-
- 返回值类型:bigint
-
- pg\_stat\_get\_function\_self\_time\(oid\)
- 描述:只有在此功能所花费的时间。在所谓的功能所花费的时间被排除在外。
+ 描述:只有在此函数上所花费的时间。此函数调用其它函数上花费的时间被排除在外。
返回值类型:bigint
@@ -1310,13 +1304,13 @@
- gs\_get\_stat\_session\_cu\(text, int, int, int\)
- 描述:获取openGauss所有运行session的CU命中统计信息。
+ 描述:获取数据库openGauss所有运行session的CU命中统计信息。
返回值类型:record
- gs\_get\_stat\_db\_cu\(text, text, int, int, int\)
- 描述:获取openGauss一个数据库的CU命中统计信息。
+ 描述:获取GaussDB KernelopenGauss一个数据库的CU命中统计信息。
返回值类型:record
@@ -1416,76 +1410,76 @@
返回信息如下:
-
- 属性
+
+ 属性
|
- 属性值
+ | 属性值
|
- 描述
+ | 描述
|
- name
+ | name
|
- class_a:workload_a1
+ | class_a:workload_a1
|
- class和workload名称
+ | class和workload名称
|
- class
+ | class
|
- class_a
+ | class_a
|
- Class控制组名称
+ | Class控制组名称
|
- workload
+ | workload
|
- workload_a1
+ | workload_a1
|
- Workload控制组名称
+ | Workload控制组名称
|
- type
+ | type
|
- DEFWD
+ | DEFWD
|
- 控制组类型(Top、CLASS、BAKWD、DEFWD、TSWD)
+ | 控制组类型(Top、CLASS、BAKWD、DEFWD、TSWD)
|
- gid
+ | gid
|
- 87
+ | 87
|
- 控制组id
+ | 控制组id
|
- shares
+ | shares
|
- 30
+ | 30
|
- 占父节点CPU资源的百分比
+ | 占父节点CPU资源的百分比
|
- limits
+ | limits
|
- 0
+ | 0
|
- 占父节点CPU核数的百分比
+ | 占父节点CPU核数的百分比
|
- rate
+ | rate
|
- 0
+ | 0
|
- Timeshare中的分配比例
+ | Timeshare中的分配比例
|
- cpucores
+ | cpucores
|
- 0-3
+ | 0-3
|
- CPU核心数
+ | CPU核心数
|
@@ -1509,104 +1503,104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 属性
+
+ 属性
|
- 属性值
+ | 属性值
|
- 描述
+ | 描述
|
- resourcepool_oid
+ | resourcepool_oid
|
- 10
+ | 10
|
- 资源池的oid(逻辑同负载等价)
+ | 资源池的oid(逻辑同负载等价)
|
- commit_counter
+ | commit_counter
|
- 4
+ | 4
|
- 前端事务commit数量
+ | 前端事务commit数量
|
- rollback_counter
+ | rollback_counter
|
- 1
+ | 1
|
- 前端事务rollback数量
+ | 前端事务rollback数量
|
- resp_min
+ | resp_min
|
- 949
+ | 949
|
- 前端事务最小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前端事务最小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resp_max
+ | resp_max
|
- 201891
+ | 201891
|
- 前端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前端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resp_avg
+ | resp_avg
|
- 43564
+ | 43564
|
- 前端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前端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resp_total
+ | resp_total
|
- 217822
+ | 217822
|
- 前端事务总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前端事务总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bg_commit_counter
+ | bg_commit_counter
|
- 910
+ | 910
|
- 后端事务commit数量
+ | 后端事务commit数量
|
- bg_rollback_counter
+ | bg_rollback_counter
|
- 0
+ | 0
|
- 后端事务rollback数量
+ | 后端事务rollback数量
|
- bg_resp_min
+ | bg_resp_min
|
- 97
+ | 97
|
- 后端事务最小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后端事务最小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bg_resp_max
+ | bg_resp_max
|
- 678080687
+ | 678080687
|
- 后端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后端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bg_resp_avg
+ | bg_resp_avg
|
- 327847884
+ | 327847884
|
- 后端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后端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bg_resp_total
+ | bg_resp_total
|
- 298341575300
+ | 298341575300
|
- 后端事务总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后端事务总响应时间(单位:微秒)
|
@@ -1618,83 +1612,83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 Stat_name属性
+
+ Stat_name属性
|
- 属性值
+ | 属性值
|
- 描述
+ | 描述
|
- DB_TIME
+ | DB_TIME
|
- 1062385
+ | 1062385
|
- 所有线程端到端的墙上时间(WALL TIME)消耗总和(单位: 微秒)
+ | 所有线程端到端的墙上时间(WALL TIME)消耗总和(单位: 微秒)
|
- CPU_TIME
+ | CPU_TIME
|
- 311777
+ | 311777
|
- 所有线程CPU时间消耗总和(单位: 微秒)
+ | 所有线程CPU时间消耗总和(单位: 微秒)
|
- EXECUTION_TIME
+ | EXECUTION_TIME
|
- 380037
+ | 380037
|
- 消耗在执行器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执行器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PARSE_TIME
+ | PARSE_TIME
|
- 6033
+ | 6033
|
- 消耗在SQL解析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SQL解析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PLAN_TIME
+ | PLAN_TIME
|
- 173356
+ | 173356
|
- 消耗在执行计划生成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执行计划生成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REWRITE_TIME
+ | REWRITE_TIME
|
- 2274
+ | 2274
|
- 消耗在查询重写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查询重写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PL_EXECUTION_TIME
+ | PL_EXECUTION_TIME
|
- 0
+ | 0
|
- 消耗在PL/SQL执行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PL/SQL执行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PL_COMPILATION_TIME
+ | PL_COMPILATION_TIME
|
- 557
+ | 557
|
- 消耗在SQL编译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SQL编译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NET_SEND_TIME
+ | NET_SEND_TIME
|
- 1673
+ | 1673
|
- 消耗在网络发送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网络发送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DATA_IO_TIME
+ | DATA_IO_TIME
|
- 426622
+ | 426622
|
- 消耗在数据读写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消耗在数据读写上的时间总和(单位: 微秒)
|
@@ -1702,7 +1696,7 @@
- DBE\_PERF.get\_global\_instance\_time\(\)
- 描述:提供openGauss各个关键阶段的时间消耗,仅在数据库主节点上支持查询,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提供整个数据库openGauss各个关键阶段的时间消耗,仅在数据库主节点上支持查询,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1732,7 +1726,7 @@
- get\_instr\_rt\_percentile\(\)
- 描述:获取CCN节点SQL 响应时间P80,P95分布信息,openGauss统一的信息在CCN节点上,其他节点查询为0。
+ 描述:获取CCN节点SQL 响应时间P80,P95分布信息,数据库openGauss统一的信息在CCN节点上,其他节点查询为0。
返回值类型:record
@@ -1750,31 +1744,31 @@
- DBE\_PERF.get\_global\_os\_threads\(\)
- 描述:提供openGauss中所有正常节点下的线程状态信息,仅在数据库主节点上支持查询,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提供整个数据库openGauss中所有正常节点下的线程状态信息,仅在数据库主节点上支持查询,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DBE\_PERF.get\_summary\_workload\_sql\_count\(\)
- 描述:提供openGauss中不同负载SELECT,UPDATE,INSERT,DELETE,DDL, DML,DCL计数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提供整个数据库openGauss中不同负载SELECT,UPDATE,INSERT,DELETE,DDL, DML,DCL计数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DBE\_PERF.get\_summary\_workload\_sql\_elapse\_time\(\)
- 描述:提供openGauss中不同负载SELECT,UPDATE,INSERT,DELETE,响应时间信息(TOTAL,AVG, MIN, MAX),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提供整个数据库openGauss中不同负载SELECT,UPDATE,INSERT,DELETE,响应时间信息(TOTAL,AVG, MIN, MAX),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DBE\_PERF.get\_global\_workload\_transaction\(\)
- 描述:获取openGauss内所有节点上的事务量信息,事务时间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获取数据库openGauss内所有节点上的事务量信息,事务时间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DBE\_PERF.get\_global\_session\_stat\(\)
- 描述:获取openGauss节点上的会话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获取数据库openGauss节点上的会话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1786,7 +1780,7 @@
- DBE\_PERF.get\_global\_session\_time\(\)
- 描述:提供openGauss各节点各个关键阶段的时间消耗,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提供整个数据库openGauss各节点各个关键阶段的时间消耗,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1816,7 +1810,7 @@
- create\_wlm\_session\_info\(int flag\)
- 描述:将当前内存中记录的TopSQL查询语句级别相关统计信息清理,当传入的参数大于0时,会将这部分信息归档到gs\_wlm\_session\_query\_info\_all中,否则不会归档。该函数只有管理员用户可以执行。
+ 描述:将当前内存中记录的TopSQL查询语句级别相关统计信息清理。该函数只有管理员用户可以执行。
返回值类型:int
@@ -1980,6 +1974,12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pg\_catalog.plancache\_status\(\)
+
+ 描述:显示所有主节点上GPC缓存的计划状态信息。具体返回字段见[GLOBAL\_PLANCACHE\_STATUS](zh-cn_topic_0297927201.md)
+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 DBE\_PERF.get\_global\_active\_session\(\)
描述:显示所有节点上的ACTIVE SESSION PROFILE内存中的样本的汇总
@@ -1988,7 +1988,7 @@
- DBE\_PERF.get\_global\_session\_stat\_activity\(\)
- 描述:汇聚openGauss内各节点上正在运行的线程相关的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汇聚数据库openGauss内各节点上正在运行的线程相关的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2084,7 +2084,7 @@
- DBE\_PERF.get\_summary\_statio\_all\_tables\(\)
- 描述:统计openGauss内数据库中每个表I/O的统计,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统计数据库openGauss内数据库中每个表I/O的统计,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2120,7 +2120,7 @@
- DBE\_PERF.get\_summary\_statio\_sys\_tables\(\)
- 描述:openGauss内汇聚命名空间中所有系统表的IO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数据库openGauss内汇聚命名空间中所有系统表的IO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2132,7 +2132,7 @@
- DBE\_PERF.get\_summary\_statio\_user\_indexes\(\)
- 描述:openGauss内汇聚命名空间中所有用户关系表索引的IO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数据库openGauss内汇聚命名空间中所有用户关系表索引的IO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2150,13 +2150,13 @@
- DBE\_PERF.get\_summary\_statio\_user\_tables\(\)
- 描述:openGauss内汇聚命名空间中所有用户关系表的IO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数据库openGauss内汇聚命名空间中所有用户关系表的IO状态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DBE\_PERF.get\_stat\_db\_cu\(\)
- 描述:视图查询openGauss各个节点,每个数据库的CU命中情况,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视图查询数据库openGauss各个节点,每个数据库的CU命中情况,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2372,19 +2372,19 @@
- DBE\_PERF.get\_statement\_responsetime\_percentile\(\)
- 描述:获取openGaussSQL响应时间P80,P95分布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获取数据库openGaussSQL响应时间P80,P95分布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DBE\_PERF.get\_summary\_user\_login\(\)
- 描述:统计openGauss各节点用户登入登出次数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统计数据库openGauss各节点用户登入登出次数信息,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DBE\_PERF.get\_global\_record\_reset\_time\(\)
- 描述:汇聚openGauss统计信息重置(重启,主备倒换,数据库删除)时间,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 描述:汇聚数据库openGauss统计信息重置(重启,主备倒换,数据库删除)时间,查询该函数必须具有sysadmin权限。
返回值类型:record
@@ -2426,74 +2426,136 @@
- DBE\_PERF.global\_threadpool\_status\(\)
- 描述:显示在所有节点上的线程池中工作线程及会话的状态信息。函数返回信息具体字段[GLOBAL\_THREADPOOL\_STATUS](zh-cn_topic_0245374746.md)字段。
+ 描述:显示在所有节点上的线程池中工作线程及会话的状态信息。函数返回信息具体字段[GLOBAL\_THREADPOOL\_STATUS](zh-cn_topic_0289900218.md)字段。
返回值类型:record
+- remote\_bgwriter\_stat\(\)
+
+ 描述:显示整个集群所有实例的bgwriter线程刷页信息,候选buffer链中页面个数,buffer淘汰信息(本节点除外、DN上不可使用)。
+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 **表 7** remote\_bgwriter\_stat参数说明
+
+
+ 参数
+ |
+ 类型
+ |
+ 描述
+ |
+
+
+ node_name
+ |
+ text
+ |
+ 实例名称。
+ |
+
+ bgwr_actual_flush_total_num
+ |
+ bigint
+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bgwriter线程总计刷脏页数量。
+ |
+
+ bgwr_last_flush_num
+ |
+ integer
+ |
+ bgwriter线程上一批刷脏页数量。
+ |
+
+ candidate_slots
+ |
+ integer
+ |
+ 当前候选buffer链中页面个数。
+ |
+
+ get_buffer_from_list
+ |
+ bigint
+ |
+ buffer淘汰从候选buffer链中获取页面的次数。
+ |
+
+ get_buf_clock_sweep
+ |
+ bigint
+ |
+ buffer淘汰从原淘汰方案中获取页面的次数。
+ |
+
+
+
+
- remote\_ckpt\_stat\(\)
描述:用于显示整个集群所有实例的检查点信息和各类日志刷页情况(本节点除外)。
返回值类型:record
- **表 7** remote\_ckpt\_stat参数说明
+ **表 8** remote\_ckpt\_stat参数说明
-
- 参数
+
+ 参数
|
- 类型
+ | 类型
|
- 描述
+ | 描述
|
- node_name
+ | node_name
|
- text
+ | text
|
- 实例名称。
+ | 实例名称。
|
- ckpt_redo_point
+ | ckpt_redo_point
|
- text
+ | text
|
- 当前实例的检查点。
+ | 当前实例的检查点。
|
- ckpt_clog_flush_num
+ | ckpt_clog_flush_num
|
- int8
+ | int8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clog刷盘页面数。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clog刷盘页面数。
|
- ckpt_csnlog_flush_num
+ | ckpt_csnlog_flush_num
|
- int8
+ | int8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csnlog刷盘页面数。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csnlog刷盘页面数。
|
- ckpt_multixact_flush_num
+ | ckpt_multixact_flush_num
|
- int8
+ | int8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multixact刷盘页面数。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multixact刷盘页面数。
|
- ckpt_predicate_flush_num
+ | ckpt_predicate_flush_num
|
- int8
+ | int8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predicate刷盘页面数。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predicate刷盘页面数。
|
- ckpt_twophase_flush_num
+ | ckpt_twophase_flush_num
|
- int8
+ | int8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twophase刷盘页面数。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twophase刷盘页面数。
|
@@ -2505,92 +2567,92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表 8** remote\_double\_write\_stat参数说明
+ **表 9** remote\_double\_write\_stat参数说明
-
- 参数
+
+ 参数
|
- 类型
+ | 类型
|
- 描述
+ | 描述
|
- node_name
+ | node_name
|
- text
+ | text
|
- 实例名称。
+ | 实例名称。
|
- curr_dwn
+ | curr_dwn
|
- int8
+ | int8
|
- 当前双写文件的序列号。
+ | 当前双写文件的序列号。
|
- curr_start_page
+ | curr_start_page
|
- int8
+ | int8
|
- 当前双写文件恢复起始页面。
+ | 当前双写文件恢复起始页面。
|
- file_trunc_num
+ | file_trunc_num
|
- int8
+ | int8
|
- 当前双写文件复用的次数。
+ | 当前双写文件复用的次数。
|
- file_reset_num
+ | file_reset_num
|
- int8
+ | int8
|
- 当前双写文件写满后发生重置的次数。
+ | 当前双写文件写满后发生重置的次数。
|
- total_writes
+ | total_writes
|
- int8
+ | int8
|
- 当前双写文件总的I/O次数。
+ | 当前双写文件总的I/O次数。
|
- low_threshold_writes
+ | low_threshold_writes
|
- int8
+ | int8
|
- 低效率写双写文件的I/O次数(一次I/O刷页数量少于16页面)。
+ | 低效率写双写文件的I/O次数(一次I/O刷页数量少于16页面)。
|
- high_threshold_writes
+ | high_threshold_writes
|
- int8
+ | int8
|
- 高效率写双写文件的I/O次数(一次I/O刷页数量多于一批,421个页面)。
+ | 高效率写双写文件的I/O次数(一次I/O刷页数量多于一批,421个页面)。
|
- total_pages
+ | total_pages
|
- int8
+ | int8
|
- 当前刷页到双写文件区的总的页面个数。
+ | 当前刷页到双写文件区的总的页面个数。
|
- low_threshold_pages
+ | low_threshold_pages
|
- int8
+ | int8
|
- 低效率刷页的页面个数。
+ | 低效率刷页的页面个数。
|
- high_threshold_pages
+ | high_threshold_pages
|
- int8
+ | int8
|
- 高效率刷页的页面个数。
+ | 高效率刷页的页面个数。
|
@@ -2602,71 +2664,71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表 9** remote\_pagewriter\_stat参数说明
+ **表 10** remote\_pagewriter\_stat参数说明
-
- 参数
+
+ 参数
|
- 类型
+ | 类型
|
- 描述
+ | 描述
|
- node_name
+ | node_name
|
- text
+ | text
|
- 实例名称。
+ | 实例名称。
|
- pgwr_actual_flush_total_num
+ | pgwr_actual_flush_total_num
|
- int8
+ | int8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总计刷脏页数量。
+ | 从启动到当前时间总计刷脏页数量。
|
- pgwr_last_flush_num
+ | pgwr_last_flush_num
|
- int4
+ | int4
|
- 上一批刷脏页数量。
+ | 上一批刷脏页数量。
|
- remain_dirty_page_num
+ | remain_dirty_page_num
|
- int8
+ | int8
|
- 当前预计还剩余多少脏页。
+ | 当前预计还剩余多少脏页。
|
- queue_head_page_rec_lsn
+ | queue_head_page_rec_lsn
|
- text
+ | text
|
- 当前实例的脏页队列第一个脏页的recovery_lsn。
+ | 当前实例的脏页队列第一个脏页的recovery_lsn。
|
- queue_rec_lsn
+ | queue_rec_lsn
|
- text
+ | text
|
- 当前实例的脏页队列的recovery_lsn。
+ | 当前实例的脏页队列的recovery_lsn。
|
- current_xlog_insert_lsn
+ | current_xlog_insert_lsn
|
- text
+ | text
|
- 当前实例XLog写入的位置。
+ | 当前实例XLog写入的位置。
|
- ckpt_redo_point
+ | ckpt_redo_point
|
- text
+ | text
|
- 当前实例的检查点。
+ | 当前实例的检查点。
|
@@ -2678,78 +2740,78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表 10** remote\_recovery\_status参数说明
+ **表 11** remote\_recovery\_status参数说明
-
- 参数
+
+ 参数
|
- 类型
+ | 类型
|
- 描述
+ | 描述
|
- node_name
+ | node_name
|
- text
+ | text
|
- 节点的名称,包含主机和备机。
+ | 节点的名称,包含主机和备机。
|
- standby_node_name
+ | standby_node_name
|
- text
+ | text
|
- 备机名称。
+ | 备机名称。
|
- source_ip
+ | source_ip
|
- text
+ | text
|
- 主机的IP地址。
+ | 主机的IP地址。
|
- source_port
+ | source_port
|
- int4
+ | int4
|
- 主机的端口号。
+ | 主机的端口号。
|
- dest_ip
+ | dest_ip
|
- text
+ | text
|
- 备机的IP地址。
+ | 备机的IP地址。
|
- dest_port
+ | dest_port
|
- int4
+ | int4
|
- 备机的端口号。
+ | 备机的端口号。
|
- current_rto
+ | current_rto
|
- int8
+ | int8
|
- 备机当前的日志流控时间,单位秒。
+ | 备机当前的日志流控时间,单位秒。
|
- target_rto
+ | target_rto
|
- int8
+ | int8
|
- 备机通过GUC参数设置的预期流控时间,单位秒。
+ | 备机通过GUC参数设置的预期流控时间,单位秒。
|
- current_sleep_time
+ | current_sleep_time
|
- int8
+ | int8
|
- 为了达到这个预期主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单位微秒
+ | 为了达到这个预期主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单位微秒
|
@@ -2761,176 +2823,176 @@
返回值类型:record
- **表 11** remote\_redo\_stat参数说明
+ **表 12** remote\_redo\_stat参数说明
-
- 参数
+
+ 参数
|
- 类型
+ | 类型
|
- 描述
+ | 描述
|
- node_name
+ | node_name
|
- text
+ | text
|
- 实例名称。
+ | 实例名称。
|
- redo_start_ptr
+ | redo_start_pt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的起始点。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的起始点。
|
- redo_start_time
+ | redo_start_time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的起始UTC时间。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的起始UTC时间。
|
- redo_done_time
+ | redo_done_time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的结束UTC时间。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的结束UTC时间。
|
- curr_time
+ | curr_time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的当前UTC时间。
+ | 当前实例的当前UTC时间。
|
- min_recovery_point
+ | min_recovery_point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日志的最小一致性点位置。
+ | 当前实例日志的最小一致性点位置。
|
- read_ptr
+ | read_pt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日志的读取位置。
+ | 当前实例日志的读取位置。
|
- last_replayed_read_ptr
+ | last_replayed_read_pt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的日志回放位置。
+ | 当前实例的日志回放位置。
|
- recovery_done_ptr
+ | recovery_done_pt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启动完成时的回放位置。
+ | 当前实例启动完成时的回放位置。
|
- read_xlog_io_counter
+ | read_xlog_io_counte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读取回放日志的io次数计数。
+ | 当前实例读取回放日志的io次数计数。
|
- read_xlog_io_total_dur
+ | read_xlog_io_total_du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读取回放日志的io总时延。
+ | 当前实例读取回放日志的io总时延。
|
- read_data_io_counter
+ | read_data_io_counte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读取数据页面的io次数计数。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读取数据页面的io次数计数。
|
- read_data_io_total_dur
+ | read_data_io_total_du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读取数据页面的io总时延。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读取数据页面的io总时延。
|
- write_data_io_counter
+ | write_data_io_counte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写数据页面的io次数计数。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写数据页面的io次数计数。
|
- write_data_io_total_dur
+ | write_data_io_total_du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写数据页面的io总时延。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写数据页面的io总时延。
|
- process_pending_counter
+ | process_pending_counte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日志分发线程的同步次数计数。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日志分发线程的同步次数计数。
|
- process_pending_total_dur
+ | process_pending_total_du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日志分发线程的同步总时延。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日志分发线程的同步总时延。
|
- apply_counter
+ | apply_counte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回放线程的同步次数计数。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回放线程的同步次数计数。
|
- apply_total_dur
+ | apply_total_du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回放线程的同步总时延。
+ | 当前实例回放过程中回放线程的同步总时延。
|
- speed
+ | speed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速率。
+ | 当前实例日志回放速率。
|
- local_max_ptr
+ | local_max_ptr
|
- int8
+ | int8
|
- 当前实例启动成功后本地收到的回放日志的最大值。
+ | 当前实例启动成功后本地收到的回放日志的最大值。
|
- primary_flush_ptr
+ | primary_flush_ptr
|
- int8
+ | int8
|
- 主机落盘日志的位置。
+ | 主机落盘日志的位置。
|
- worker_info
+ | worker_info
|
- text
+ | text
|
- 当前实例回放线程信息,若没有开并行回放则该值为空。
+ | 当前实例回放线程信息,若没有开并行回放则该值为空。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51\224\231\350\257\257\346\215\225\350\216\267\350\257\255\345\217\245.md"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51\224\231\350\257\257\346\215\225\350\216\267\350\257\255\345\217\245.md"
index cb070d9d4a552a942e672618d20cbe38a42b54e4..1c45662b7384ea1f5b928cceee2e0b16c61b3ef5 100644
--- "a/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51\224\231\350\257\257\346\215\225\350\216\267\350\257\255\345\217\245.md"
+++ "b/content/zh/docs/Developerguide/\351\224\231\350\257\257\346\215\225\350\216\267\350\257\255\345\217\245.md"
@@ -107,6 +107,6 @@ SELECT merge_db(1, 'dennis');
--删除FUNCTION和TABLE
DROP FUNCTION merge_db;
-DROP TABLE db ;
+DROP TABLE db;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Releasenotes/\347\211\271\346\200\247\344\273\213\347\273\215.md" "b/content/zh/docs/Releasenotes/\347\211\271\346\200\247\344\273\213\347\273\215.md"
index b850a404e16de443c65a6ff8b54e86af2ce7390f..bf6a1891d1ffad456e3d4b3c6e4eab7e4048fb38 100644
--- "a/content/zh/docs/Releasenotes/\347\211\271\346\200\247\344\273\213\347\273\215.md"
+++ "b/content/zh/docs/Releasenotes/\347\211\271\346\200\247\344\273\213\347\273\215.md"
@@ -57,7 +57,7 @@ openGauss 1.0.1定位为Update版本,与原来1.0.0版本特性功能保持兼
外键表示了两个关系之间的相关联系。以另一个关系的外键作主关键字的表被称为主表,具有此外键的表被称为主表的从表,外键建立了主表和从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 UPSERT(insert on conflict do)。
+- UPSERT(insert on conflict do)
当插入遇到约束错误时,直接返回或者改为执行UPDATE。
diff --git a/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heckos.md b/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heckos.md
index ae4ce3e997747a83500772d6cddee319c8bb2a15..0732db3a8568734c20054e7a786c4c33b6cc53d6 100644
--- a/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heckos.md
+++ b/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heckos.md
@@ -37,11 +37,11 @@ gs\_checkos工具来帮助检查操作系统、控制参数、磁盘配置等内
列表编号。格式:-i A、-i B1、-i A1 -i A2或-i A1,A2。
- 取值范围:A1...A14、B1...B7
+ 取值范围:A1...A14、B1...B8
> **说明:**
>A1...A14 表示只检查操作系统参数,并不设置。
- >B1...B7 表示将参数系统参数设置为期望值。
+ >B1...B8 表示将参数系统参数设置为期望值。
>A和B不能同时输入。
详细的检查项请参见[表1](#zh-cn_topic_0237152331_zh-cn_topic_0059778883_t5348bfc47f50450687012eacb1a1ba4e)。
@@ -256,9 +256,17 @@ gs\_checkos工具来帮助检查操作系统、控制参数、磁盘配置等内
欧拉系统属性检查:检查设置欧拉系统文件/usr/lib/systemd/system/systemd-logind.service,/etc/systemd/logind.conf中配置项RemoveIPC属性值是否为no,当不为no时,对其进行修改设置。
|
+B8
+ |
+设置sshd服务应用pam模块(Set Session Process)
+ |
+远程设备继承系统默认资源:修改/etc/pam.d/sshd服务文件,添加配置项session required pam_limits.so,来控制用户使用的资源。
+ |
+
+
> **说明:**
>- A6选项检查标准来自配置文件check\_list.conf下\[/etc/sysctl.conf\]、\[SUGGEST:/etc/sysctl.conf\]域:
> 若\[/etc/sysctl.conf\]下参数值与系统实际参数值不同,A6检查提示Abnormal,可以使用B1参数进行设置。
diff --git a/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tl.md b/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tl.md
index db0f7387265faaf3433f8c7c84a00bf060288c8c..f2e8f5af4f5abe6e5d0b32eb677354c1cc3000ab 100644
--- a/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tl.md
+++ b/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ctl.md
@@ -134,12 +134,10 @@ gs\_ctl参数可分为如下几类:
|
-t, --timeout=SECS
|
-这个参数同时控制如下两个功能:
-
+ | 等待数据库启动、关闭或者主备切换完成的最大秒数。
|
取值范围:整型(秒)。
-默认值:
-
+默认值:等待数据库启动、关闭或者主备切换完成:60秒。
|
-V , --version
diff --git a/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postuninstall.md b/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postuninstall.md
index dcb7c58f3db231de18fd5b9b7ee6c3b0f0c1686b..5bd5af353f39d9dd61da6c53679dc2b2ffb9c9eb 100644
--- a/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postuninstall.md
+++ b/content/zh/docs/Toolreference/gs_postuninstall.md
@@ -61,15 +61,14 @@ openGauss提供了gs\_postuninstall工具来帮助清理准备openGauss环境阶
删除操作系统用户所在的用户组(选择此选项必须指定--delete-user参数)。
-- -l
+- -l
- 指定日志文件名及路径。在内部会自动给日志名添加一个时间戳。
+ 指定日志文件名及路径。在内部会自动给日志名添加一个时间戳。
- - 当既不明确指定-l,又不在XML文件中配置gaussdbLogPath时,默认值为“$GAUSSLOG/om/gs\_postuninstall-YYYY-MMDD\_hhmmss.log”。
- - 当不明确指定-l,但在XML文件中配置了gaussdbLogPath时,默认值为“gaussdbLogPath/用户名/om/gs\_postuninstall-YYYY-MMDD\_hhmmss.log”。
+ 当既不明确指定-l,又不在XML文件中配置gaussdbLogPath时,默认值为:“/var/log/gaussdb/om/gs_local-YYYY-MMDD_hhmmss.log”。
- > **说明:**
- >由于在执行gs\_postuninstall后,系统会自动删除openGauss相关目录(包含$GAUSSLOG目录)。因此建议用户通过该参数指定日志文件到非openGaussopenGauss相关路径。
+ > **说明:**
+ >由于在执行gs\_postuninstall后,系统会自动删除openGauss相关目录(包含$GAUSSLOG目录)。因此建议用户通过该参数指定日志文件到非openGaussopenGauss相关路径。
- -?, --help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completing-the-installation.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completing-the-installation.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98ece32f0065e6009206ce14322e8b24a263996e..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completing-the-installation.md
+++ /dev/null
@@ -1 +0,0 @@
-这篇文档描述如何完成安装openGauss。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configurations-during-installation.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configurations-during-installation.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661f3261d73cfc058fd3ae85149209f442fa0ae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configurations-during-installation.md
+++ /dev/null
@@ -1 +0,0 @@
-这篇文档描述在安装openGauss过程中如何配置。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starting-installation.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starting-installation.md
deleted file mode 100644
index 95b515658620c331bd8033d2b97de440e014a3d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starting-installation.md
+++ /dev/null
@@ -1 +0,0 @@
-这篇文档描述如何开始安装openGauss。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07\206\345\244\207\350\275\257\347\241\254\344\273\26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07\206\345\244\207\350\275\257\347\241\254\344\273\26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index d1ecdd394681521426fb0fc47359927e0954e8b3..1b9b0934e616164096140cc638c5999c6975d30f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07\206\345\244\207\350\275\257\347\241\254\344\273\26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07\206\345\244\207\350\275\257\347\241\254\344\273\26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 -243,9 +243,9 @@ openGauss的软件依赖要求如[表 软件依赖要求](#table1212531681911)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若防火墙未关闭,请执行步骤4;
+若防火墙状态显示为active \(running\),则表示防火墙未关闭,请执行步骤4;
-若防火墙已关闭,则无需再关闭防火墙。
+若防火墙状态显示为inactive \(dead\),则无需再关闭防火墙。
4.关闭防火墙并禁止开机重启。
@@ -277,13 +277,16 @@ cp /usr/share/zoneinfo/$地区/$时区 /etc/localtime
使用date -s命令将各主机的时间设置为统一时间,举例如下。
```
-date -s Mon May 11 16:42:11 CST 2020
+date -s "Sat Sep 27 16:00:07 CST 2020"
```
> **说明:**
>可以通过date命令查询主机时区。
-### 关闭swap交换内存
+### (可选)关闭swap交换内存
+
+> **说明:**
+>关闭swap交换内存是为了保障数据库的访问性能,避免把数据库的缓冲区内存淘汰到磁盘上。 如果服务器内存比较小,内存过载时,可打开swap交换内存保障正常运行。
在各数据库节点上,使用swapoff -a命令将交换内存关闭。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3\345\273\272XML\351\205\215\347\275\256\346\226\207\344\273\266.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3\345\273\272XML\351\205\215\347\275\256\346\226\207\344\273\266.md"
index 0acda67b15d75f5f70fc482e078a7272840234d5..25a0689e2009edef60c17b489397f2211b03970f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3\345\273\272XML\351\205\215\347\275\256\346\226\207\344\273\266.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3\345\273\272XML\351\205\215\347\275\256\346\226\207\344\273\266.md"
@@ -203,6 +203,8 @@
+
+
@@ -212,34 +214,40 @@
**表 1** 参数说明
-实例类型
+实例类型
|
-参数
+ | 参数
|
-说明
+ | 说明
|
-DBnode
+ | DBnode
|
-dataNum
+ | dataNum
|
-当前主机上需要部署的数据库节点个数。
+ | 当前主机上需要部署的数据库节点个数。
|
-dataPortBase
+ | dataPortBase
|
-数据库节点的基础端口号,默认值40000。
+ | 数据库节点的基础端口号,默认值40000。
|
-dataNode1
+ | dataListenIp1
|
-用于指定当前主机上的数据库节点的数据存储目录。此目录为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目录。应规划到数据盘上。
+ | 监听的IP地址。未设置时,使用对应主机上的backIp1生成。
+第一个IP是主节点所在主机IP,第二个IP是备节点所在主机IP。
|
-dataNode1_syncNum
+ | dataNode1
|
-可选参数,用于指定当前集群中同步模式的节点数目。取值范围为0~数据库备机节点数。
+ | 用于指定当前主机上的数据库节点的数据存储目录。此目录为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目录。应规划到数据盘上。
+ |
+
+dataNode1_syncNum
+ |
+可选参数,用于指定当前集群中同步模式的节点数目。取值范围为0~数据库备机节点数。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index bc0d0351d47a251d9deeeb88682de48f8a96cbf3..efbd68047baab9ba5cabcd4f72344a6675c541a5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5\256\211\350\243\205\347\216\257\345\242\203.md"
@@ -89,7 +89,7 @@ export LD_LIBRARY_PATH={packagePath}/script/gspylib/clib:$LD_LIBRARY_PATH
9.使用gs\_preinstall准备好安装环境。若为共用环境需加入\-\-sep-env-file=ENVFILE参数分离环境变量,避免与其他用户相互影响,ENVFILE为用户自行指定的环境变量分离文件的路径。
-- 采用交互模式执行前置,并在执行过程中自动创建root用户互信和openGauss用户互信:
+- 采用交互模式执行前置,并在执行过程中自动创建操作系统root用户互信和omm用户互信:
```
./gs_preinstall -U omm -G dbgrp -X /opt/software/openGauss/cluster_config.xml
```
@@ -122,7 +122,7 @@ omm为数据库管理员(也是运行openGauss的操作系统用户),dbgrp
 **说明:**
- 此模式要求用户确保在执行前,已经建立了各节点root用户互信和openGauss用户互信。
-
+
- root用户互信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建议用户在执行完安装后,立即删除各主机上root用户的互信。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md"
index f47b2ecbcedfae5bba4eb6175266a4ffd46b60b1..fe6495f5becc8f5f3f0af460db604d9928e8f11d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10\235\345\247\213\345\214\226\346\225\260\346\215\256\345\272\223.md"
@@ -1,6 +1,9 @@
# 初始化数据库
-使用SQL创建新的数据库
+使用SQL创建新的数据库。
+
+> **说明:**
+>为确保安全,首次登录后请修改omm初始密码。
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时,指定数据库的字符集为GBK。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51\252\214\350\257\201.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51\252\214\350\257\201.md"
index ea89c8515497a6c4d37b2312ac3ef6c54835f49f..d9f8a1def7f88898099b09ec4ff7c914abf15a3b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51\252\214\350\257\201.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11\350\243\205\351\252\214\350\257\201.md"
@@ -9,7 +9,7 @@ openGauss数据库已安装。
## 操作步骤
1. 以omm用户身份登录服务器。
-2. 执行如下命令检查数据库状态是否正常,“cluster\_state ”显示“Normal”表示数据库可正常使用
+2. 执行如下命令检查数据库状态是否正常,“cluster\_state ”显示“Normal”表示数据库可正常使用。
```
gs_om -t status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71\345\231\250\345\256\211\350\243\205.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71\345\231\250\345\256\211\350\243\205.md"
index 6a8021917d21772abde9e2d5eebebfe9682caf2e..4284ba28c68421f886522c33c803a1530b7660f9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71\345\231\250\345\256\211\350\243\205.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5\256\271\345\231\250\345\256\211\350\243\205.md"
@@ -1,61 +1,64 @@
-# 容器安装
+# 容器安装
本章节主要介绍通过Docker安装openGauss,方便DevOps用户的安装、配置和环境设置。
-## 支持的架构和操作系统版本
+## 支持的架构和操作系统版本
- x86-64 CentOS 7.6
- ARM64 openEuler 20.03 LTS
-## 配置准备
+## 配置准备
-- 使用 buildDockerImage.sh脚本构建docker镜像,buildDockerImage.sh是一个方便使用的shell脚本,提供MD5的检查。
-
-- 容器安装代码下载地址 [https://gitee.com/opengauss/openGauss-server/blob/master/docker/dockerfiles.zip](https://gitee.com/opengauss/openGauss-server/blob/master/docker/dockerfiles.zip)
+使用 buildDockerImage.sh脚本构建docker镜像,buildDockerImage.sh是一个方便使用的shell脚本,提供MD5的检查。
-## 创建openGauss docker镜像
+## 创建openGauss docker镜像
 **说明:**
-- 安装前需要提供openGauss二进制安装包,放到 dockerfiles/文件夹,不需要解压。二进制包可以从 [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下载,确保有正确的yum源,如果你手动解压安装包会导致运行失败。
-
-- openGauss源码包下载路径:https://gitee.com/opengauss/openGauss-server/repository/archive/master.zip
-
-- 当容器为centos环境时,需要预先从网络下载gosu-amd64文件并放到dockerfiles/ 文件夹下面,该文件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tianon/gosu/releases/download/1.12/gosu-amd64](https://github.com/tianon/gosu/releases/download/1.12/gosu-amd64)。
-
-- 当容器为openeuler环境时,需要预先从网络下载gosu-arm64文件并放到dockerfiles/ 文件夹下面,该文件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tianon/gosu/releases/download/1.12/gosu-arm64](https://github.com/tianon/gosu/releases/download/1.12/gosu-arm64)。
-
-- 安装前需要从华为开源镜像站获取openEuler\_aarch64.repo文件,并放到openGauss-server-master/docker/SingleInstance/dockerfiles/1.0.1文件夹下面。openEuler\_aarch64.repo获取方法:
- ```
- wget -O openEuler_aarch64.repo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repository/conf/openeuler_aarch64.repo
- ```
+- 安装前需要提供openGauss二进制安装包,解压后将以bz2结尾的包\(openGauss-X.X.X-CentOS-64bit.tar.bz2\),放到 dockerfiles/文件夹。二进制包可以从 [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下载,确保有正确的yum源。
+
+- 运行buildDockerImage.sh脚本时,如果不指定-i参数,此时默认提供MD5检查,需要您手动将校验结果写入md5\_file\_amd64文件。
+ ```
+ ## 修改md5校验文件内容
+ cd /soft/openGauss-server/docker/dockerfiles/1.0.1
+ md5sum openGauss-1.0.1-CentOS-64bit.tar.bz2
+ ## 将校验信息写入校验文件md5_file_amd64中
+ echo "58b9a029719f2d9d32b7d619c850735c openGauss-1.0.1-CentOS64bit.tar.bz2" > md5_file_amd64
+ ```
+
+- 安装前需要从华为开源镜像站获取openEuler\_aarch64.repo文件,并放到openGauss-server-master/docker/dockerfiles/1.0.1文件夹下面。openEuler\_aarch64.repo获取方法:
+ ```
+ wget -O openEuler_aarch64.repo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repository/conf/openeuler_aarch64.repo
+ ```
在dockerfiles文件夹运行buildDockerImage.sh脚本。
```
-[root@localhost dockerfiles]$ ./buildDockerImage.sh -h
-Usage: buildDockerImage.sh -v [version] [-i] [Docker build option]
-Builds a Docker Image for openGauss.
+[root@ecs-complie dockerfiles]# ./buildDockerImage.sh
+Usage: buildDockerImage.sh -v [version] [-i] [Docker build option]
+Builds a Docker Image for openGauss
Parameters:
--v: version to build
-Choose one of: 1.0.1 SingleInstance
--i: ignores the MD5 checksums
+ -v: version to build
+ Choose one of: 1.0.0 1.0.1
+ -i: ignores the MD5 checksums
+
+LICENSE UPL 1.0
```
-## 环境变量
+## 环境变量
为了更灵活的使用openGuass镜像,可以设置额外的参数。未来我们会扩充更多的可控制参数,当前版本支持以下变量的设定。
**GS\_PASSWORD**
-使用openGauss镜像的时候,必须设置该参数。该参数值不能为空或者不定义。该参数设置了openGauss数据库的超级用户omm以及测试用户gaussdb的密码。openGauss安装时默认会创建omm超级用户,该用户名暂时无法修改。测试用户gaussdb是在docker-entry point.sh中自定义创建的用户。
+使用openGauss镜像的时候,必须设置该参数。该参数值不能为空或者不定义。该参数设置了openGauss数据库的超级用户omm以及测试用户gaussdb的密码。openGauss安装时默认会创建omm超级用户,该用户名暂时无法修改。测试用户gaussdb是在entrypoint.sh中自定义创建的用户。
openGauss镜像配置了本地信任机制,因此在容器内连接数据库无需密码,但是如果要从容器外部(其它主机或者其它容器)连接则必须要输入密码。
**openGauss的密码有复杂度要求**
-密码长度8个字符以上,必须同时包含英文字母、数字、以及特殊符号。
+密码长度8个字符以上,必须同时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以及特殊符号(特殊符号仅包含"\#?!@$%^&\*-",并且"!$&"需要用转义符"\\"进行转义)。
**GS\_NODENAME**
@@ -69,22 +72,22 @@ openGauss镜像配置了本地信任机制,因此在容器内连接数据库
指定数据库端口,默认为5432。
-## 开启实例
+## 开启实例
```
-$ docker run --name opengauss --privileged=true -d -e GS_PASSWORD=secretpassword@123 opengauss:1.0.1
+$ docker run --name opengauss --privileged=true -d -e GS_PASSWORD=Enmo@123 opengauss:1.0.1
```
-## 从操作系统层面连接数据库
+## 从操作系统层面连接数据库
```
-$ docker run --name opengauss --privileged=true -d -e GS_PASSWORD=secretpassword@123 -p8888:5432 opengauss:1.0.1
-$ gsql -d postgres -U gaussdb -W'secretpassword@123' -h your-host-ip -p8888
+$ docker run --name opengauss --privileged=true -d -e GS_PASSWORD=Enmo@123 -p8888:5432 opengauss:1.0.1
+$ gsql -d postgres -U gaussdb -W'Enmo@123' -h your-host-ip -p8888
```
-## 数据持久化
+## 数据持久化
```
-$ docker run --name opengauss --privileged=true -d -e GS_PASSWORD=secretpassword@123 -v /opengauss:/var/lib/opengauss opengauss:1.0.1
+$ docker run --name opengauss --privileged=true -d -e GS_PASSWORD=Enmo@123 -v /opengauss:/var/lib/opengauss opengauss:1.0.1
```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6\211\247\350\241\214\345\256\211\350\243\205.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6\211\247\350\241\214\345\256\211\350\243\205.md"
index 6575f42e4351211b1d1b17f5acdaa76a97362fc9..b78997826f39935b3df113704efd8831b1baf1b8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6\211\247\350\241\214\345\256\211\350\243\205.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46\211\247\350\241\214\345\256\211\350\243\205.md"
@@ -35,8 +35,8 @@
设置的密码要符合复杂度要求:
- - 最少包含8个字符;
- - 不能和用户名、当前密码(ALTER)、或当前密码反序相同;
+ - 最少包含8个字符。
+ - 不能和用户名、当前密码(ALTER)、或当前密码反序相同。
- 至少包含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数字,非字母数字字符(限定为\~!@\#$%^&\*\(\)-\_=+\\|\[\{\}\];:,<.\>/?)四类字符中的三类字符。
安装过程中会生成ssl证书,证书存放路径为\{gaussdbAppPath\}/share/sslcert/om,其中\{gaussdbAppPath\}为集群openGauss配置文件中指定的程序安装目录。
diff --git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50\216\267\345\217\226\345\256\211\350\243\205\345\214\205.md"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50\216\267\345\217\226\345\256\211\350\243\205\345\214\205.md"
index 17bbb21db1ab5430354594322fd93d7689dff9d3..4deb86fd868882be3c26b502fdb0ddbe9ec76074 100644
--- "a/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50\216\267\345\217\226\345\256\211\350\243\205\345\214\205.md"
+++ "b/content/zh/docs/installation/\350\216\267\345\217\226\345\256\211\350\243\205\345\214\205.md"
@@ -4,58 +4,61 @@ openGauss开源社区上提供了安装包的获取方式。
## 操作步骤
-1. 从openGauss开源社区下载对应平台的安装包。
+1. 从openGauss开源社区下载对应平台的安装包。
- a.通过[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登录openGauss开源社区下载对应平台安装包。
+ a.通过[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https://opengauss.org/zh/download.html)登录openGauss开源社区下载对应平台安装包。
- **图1** 开源网站openGauss Server页面
+ **图1** 开源网站openGauss Server页面
- 
+ 
- **图2** 开源网站openGauss Connectors页面
+ **图2** 开源网站openGauss Connectors页面
- .png)
+ .png)
- **表 1** openGauss Connectors安装包说明
+ **表 1** openGauss Connectors安装包说明
-
- 安装包名称
- |
- 说明
- |
-
-
- JDBC
- |
- 用于Linux的JDBC驱动安装包。
- |
-
- ODBC
- |
- 用于Linux的ODBC驱动安装包。
- |
-
- libpq
- |
- 用于Linux的libpq库。
- |
-
-
-
+
- b.选择所需安装包单击“下载”。
+ 安装包名称
+ |
+ 说明
+ |
+
+
+ JDBC
+ |
+ 用于Linux的JDBC驱动安装包。
+ |
+
+ ODBC
+ |
+ 用于Linux的ODBC驱动安装包。
+ |
+
+ libpq
+ |
+ 用于Linux的libpq库。
+ |
+
+
+
-2. 检查安装包。
- 解压安装包,检查安装目录及文件是否齐全。在安装包所在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 b.选择所需安装包单击“下载”。
+
+2. 检查安装包。
+
+ 解压安装包,检查安装目录及文件是否齐全。在安装包所在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
```
tar -zxvf openGauss-1.0.1-openEuler-64bit.tar.gz
ls -1b
```
-
+
执行ls命令,显示类似如下信息:
-
+
```
total 50M
drwxr-xr-x 14 root root 4.0K Jul 6 11:03 lib
diff --git a/content/zh/menu/index.md b/content/zh/menu/index.md
index ed6fee32a35df863a52de9d16420958341341831..e5f7a012a08fca0b29acac58fcae5df9a697a262 100644
--- a/content/zh/menu/index.md
+++ b/content/zh/menu/index.md
@@ -71,7 +71,6 @@ headless: true
- [基于开销的清理延迟]({{<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基于开销的清理延迟.md" >}})
- [后端写进程]({{<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后端写进程.md" >}})
- [异步IO]({{<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异步IO.md" >}})
- - [并行导入]({{<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并行导入.md" >}})
- [预写式日志]({{<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预写式日志.md" >}})
- [设置]({{<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设置.md" >}})
- [检查点]({{<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检查点.md" >}})
@@ -118,7 +117,7 @@ headless: true
- [等待事件]({{<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等待事件.md" >}})
- [Query]({{<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Query-22.md" >}})
- [系统性能快照]({{<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系统性能快照.md" >}})
- - [FAQ]({{< relref "./docs/Quickstart/FAQ.md" >}})
+ - [FAQ]({{< relref "./docs/Quickstart/FAQ.md" >}})
- [安装指南]({{< relref "./docs/Installation/Installation.md" >}})
- [安装概述]({{< relref "./docs/Installation/安装概述.md" >}})
- [安装准备]({{< relref "./docs/Installation/安装准备.md" >}})
@@ -1155,7 +1154,6 @@ headless: true
- [基于开销的清理延迟]({{<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基于开销的清理延迟.md" >}})
- [后端写进程]({{<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后端写进程.md" >}})
- [异步IO]({{<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异步IO.md" >}})
- - [并行导入]({{<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并行导入.md" >}})
- [预写式日志]({{<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预写式日志.md" >}})
- [设置]({{<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设置.md" >}})
- [检查点]({{< relref "./docs/Developerguide/检查点.m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